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5月17日 星期三

    马旭的故事何以感动中国

    应肖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5月17日   20 版)

        《爱比天空更辽阔:马旭的故事》,徐鲁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22年8月,38.00元

        《爱比天空更辽阔:马旭的故事》以中国首位女空降兵马旭一生向党、情系家乡、播撒大爱的动人事迹为主题,展现了她对党忠诚、报效祖国的崇高品质,英勇无畏、矢志不渝的革命斗志,不忘初心、回馈人民的奉献精神。马旭在战场上担任军医救死扶伤,她作为首批女空降兵彰显战士本色,她投身医学科研硕果累累。离休后,她悬壶济世,为百姓义诊。耄耋之年,她捐出毕生积蓄1000万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助力家乡人民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她曾获解放勋章、抗美援朝纪念章,也是“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和全国道德模范。

        马旭的故事之所以“感动中国”,感动了亿万观众,首先是她这一生非凡的成长经历和奋斗故事。出生于中医世家的她从小听妈妈唱花木兰的故事,心里渐渐埋下了精忠报国的理想,立志要做一个花木兰那样的人,报效国家。参军后她成为一名医务兵,跟着东北野战军,参加辽沈战役,和英雄人物黄继光在同一部队,身材娇小的她穿着肥大的军装,背着一个红十字的药箱,在战场上冒着枪林弹雨,为伤员包扎。

        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马旭以自己高超的医术,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战士的生命。朝鲜政府为了奖励她,授予她三等功勋章。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马旭到武汉军区总医院工作。

        1961年,中央组建人民解放军空降兵,经过刻苦训练和努力争取,马旭成为了新中国第一批跳伞女兵。在之后的二十多年间,她一共跳伞140多次,创造了新中国的三个世界之最,即新中国第一批跳伞的女兵,跳伞次数最多的女兵,空降跳伞年龄最大的女兵。

        马旭的故事之所以“感动中国”,还在于她和丈夫颜学庸两位老战士“生命不息、追求不止”的坚强意志和奋斗精神。两位老人离休后都酷爱学习,与时俱进,“从不掉队”。马旭在78岁那年,还报考了华中科技大学药学专业的研究生。离退休后,马旭夫妇悬壶济世,常年为贫困百姓义诊,还把毕生积蓄捐赠给家乡,把千万巨资化作阳光雨露,滋养故乡的莘莘学子,鼓励他们学好知识,贡献乡里,报效国家。

        读《爱比天空更辽阔:马旭的故事》,像是在经受一次精神濯洗。一部优秀的和有价值的主题作品,一定不仅仅在于作者的文学技巧如何,而更有赖于作品所展现的某种情怀格局和“道德完整”。

        这部作品之所以打动读者,是因为有情怀格局。作品写出了马旭的的奋斗故事、忠诚信仰和大写人格。在解放战争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马旭是出生入死、勇往直前的钢铁战士;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上,马旭是冲锋陷阵、奋不顾身的“英雄儿女”,是全国人民心中“最可爱的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时期与和平年代里,马旭是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普通劳动者,是用闪亮的初心、艰苦奋斗的本色和忘我无私的奉献“感动中国”的最美奋斗者

        ……

        这部作品之所以打动读者,还因为它用鲜活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可敬可亲的人物形象。《爱比天空更辽阔:马旭的故事》呈现的更多的是从主人公滚烫的奋斗历程和火热的当代创业史中采撷的鲜活故事。马旭的故事不仅时间跨度长,涉及各个时期的史实、人物、事件、地点甚至数据等,也十分密集。作者在查找资料、核对史实的过程中,一定付出了极大的耐心和时间。无论是报告文学、人物传记,还是更宽泛的非虛构文学,其共同的前提都是“文学”。也就是说,仅仅有真实的报告、严谨的纪实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文学作品所应具有的文学品质。《爱比天空更辽阔:马旭的故事》就是这样一部兼具文学味道和严谨纪实的优秀作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