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5月17日 星期三

    走向那属于你的光

    陈天中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5月17日   20 版)

        《北北村的光》,陈天中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23年4月,35.00元

        想写这本书很久了,一直没有下笔。这部小说有我童年生活的影子。我小时候参加过学校的合唱队,那时的我对音乐有一种天然的兴趣。小时候我时常跟着母亲去看戏,除了喜欢戏曲中的打斗场面,也对那咿咿呀呀的唱腔着迷,有时也鹦鹉学舌乱唱。我的音乐老师是位男老师,他觉得我的嗓音条件不错,就把我选进合唱队。他教会我很多唱歌技巧,让我至今受益。也是他,让我从一个胆小内向的男孩逐渐成长为一个喜欢舞台、喜欢唱歌的阳光男孩。许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楚记得那位音乐老师的模样。与其说他教会了我唱歌,不如说他使我找到了自我,重塑了自我。如果没有他,我或许还是一个一直缩在角落里永远不敢走到阳光底下的男孩。每每想到此,我都会默默地从心里感谢这位音乐老师,也一直想写一部关于音乐、关于合唱队的儿童小说。我担心贸然写出来会把心目中的那份美好写偏,于是迟迟不敢下笔。

        儿童文学之所以迷人在于可以让我重回童年,活回过去,可以从孩童的视角去审视这个世界,审视过去,也审视现在和将来。儿童文学除了告诉孩子世界是美好的,也要告诉孩子世界是复杂的,世界有光明也有阴暗。儿童文学不应该只呈现鲜花的芬芳美好,不应该让孩子只吃香甜的糖果点心,还应该让孩子们看到鲜花下面的那些尖刺,让他们也尝尝酸苦生涩的柠檬、青橄榄,如此的生活才是少年儿童眼里真实的生活。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眼神里,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存在无数发展可能,是个未知数,是一张白纸。所以在下笔之前我想之又想,慎之又慎,如履薄冰。该怎么在这张白纸上涂抹,让那些生活在暗影里的孩子们看到阳光? 怎么让他们最终走出阴暗,走进阳光?

        这本书是写给那些生活在自卑世界里的孩子的。这些孩子可能因为家庭原因,也可能经历过什么伤害,他们一直生活在阴影里不敢抬头。孩子的自信大多来源于成人的肯定和鼓励,而成人一味的否定会让孩子怀疑自我,从而变得敏感和自卑。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兴趣对学习或将来就业没有价值,是浪费时间,简单粗暴地加以干涉;有些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总是把自己的孩子和他人做比较,总是批评自己的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久而久之孩子自卑心理就越来越严重,家长的干涉和批评让他们无法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他们完全封闭自己,甚至否定自己,虐待自己……有些孩子因此得了抑郁症,让人扼腕,令人痛心。我希望他们通过读这本书能够重新认识自己,重新找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找到人生的目标,找到活着的价值和意义。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或许很大,也或许很小。有了梦想就有希望,我们没有理由替孩子决定应该有什么梦想,更不应该去扼杀他们的梦想。很多孩子因为拥有某个梦想才觉得生活不孤单,那个梦想就是他的光,他要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拼搏,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们应该默默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去实现梦想,而不是成为他们梦想路上的绊马索、拦路石。很多家长会因为功利思想劝孩子早早向现实低头,让他们放弃梦想随波逐流,这是短视行为。过早干涉他们,阻挠他们,会让他们的成长很痛苦,没有快乐。美国女孩安东尼娅·布里克一直有一个当指挥家的梦想,她出身寒微,一步步突破重重阻碍,她的百折不挠、永不言弃让她成就了自我,成为史上第一位女指挥家。人生不就应该这样吗?活出自己,而不是为别人而活。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应该大胆怀揣着自己的梦想去生活,不要成为别人的复制品,更不要为了所谓的世俗和“历来应该如此”而活着。为自己生命中的光搏一回,只要心怀梦想,那就排除一切干扰勇敢去追梦吧!

        愿少年朋友们能心怀那束光,守住那束光,走向属于你的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