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5月17日 星期三

    “《红楼梦》中外国物品的故事”之二

    “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全球化如何影响着刘姥姥的生活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5月17日   15 版)

        ■徐波

        《红楼梦》中提到的倭瓜,出现在最活泼最有趣的“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情节中。曾来打过抽丰的刘姥姥知恩图报,丰收后带着些“枣儿、倭瓜并些野菜”再进荣国府“孝敬姑奶奶、姑娘们尝尝”。在随后贾府的宴席上说酒令儿,也不脱庄稼人“现成的本色儿”:

        刘姥姥两只手比着,也要笑,却又掌住了,说道:“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众人听了,由不的大笑起来。(第40回)

        倭瓜至今是我国北方一些地区对南瓜或南瓜的某个品种的俗称,也写作“窝瓜”。

        扑朔迷离的来源

        南瓜原产美洲,是地理大发现后由欧洲人带到欧洲、再传到世界其他地区的。日本学者星川清亲在其《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一书中,对倭瓜的得名给出了一种解释。他说,南瓜有日本南瓜、西洋南瓜等品种,日本南瓜又叫倭瓜。日本倭瓜的起源地大概是从墨西哥南部到南美洲一带地区,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与其他南瓜品种一起传入欧洲,日本天文十年(1541年)由葡萄牙人从柬埔寨传入日本的丰后或长崎,取名倭瓜。

        但是中国所说倭瓜,与这个日本品种是不是一回事呢? 这个品种是不是从日本引入中国,延续了日本人自己取的这个名字,又演化为对南瓜的一种通称? 它是否表明了南瓜进入中国的一个途径呢?

        关于中国南瓜的起源,有些学者根据我国明中叶以前已有南瓜的记载或疑似信息认为,我国南瓜种植应发生在哥伦布航行新大陆之前,我国有可能是南瓜的原产地之一。他们立论的依据主要是:元末明初贾铭(生卒不详,据载入明时已百岁)所作《饮食须知》和明代兰茂(1397-1476)所著《滇南本草》均著录有南瓜名称,可以证明在元代或明代中期之前,亦即哥伦布航行美洲之前我国即已栽培南瓜。

        但这些说法一直遭到另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明中叶以前的记载并不可靠或另有所指,我国南瓜必是新大陆发现之后辗转传入的。在中国迄今未发现南瓜野生种,因此它不是原产于中国。在哥伦布航行美洲后短短几年间,南瓜就以果实或瓜子的形式传入了欧洲,但到16世纪中叶以后才逐渐走向农田、成为食物、走上餐桌。在新大陆的早期欧洲移民向印第安人学习,也普遍种植、食用南瓜。随着16世纪欧洲早期殖民者来到东南亚,包括南瓜在内的美洲和欧洲农作物开始传入这里,并进一步传到东亚其他国家。例如星川清亲就指出了南瓜从柬埔寨传入日本的时间和途径。这样,南瓜的栽培、消费、观赏等,应该在16世纪中叶即明代中期传入中国。

        近年有学者对上述史料再做考察后明确指出,《饮食须知》可能不是元末明初作品,而是晚明或清初坊间杂抄古书并掺合自己生活经验拼凑而成的,托名元人贾铭,以便销售。该书多有摘抄《本草纲目》的迹象,其关于南瓜的内容主要脱胎于《本草纲目》,不足以作为元代已有南瓜的证据。《滇南本草》则有明清传抄者一再增补,其关于南瓜的记载同样有掇录《本草纲目》相关内容的迹象,其写作时间当在《本草纲目》之后,甚至入清之后。

        中国人、日本人谁先吃到南瓜

        这样看来,李时珍成书于1578年(明万历六年)的《本草纲目》,就成了记载我国南瓜起源史的关键文献。《本草纲目》“菜部第二十八卷”对南瓜是这样介绍的:

        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结瓜正圆,大如西瓜,皮上有棱如甜瓜。一本可结数十颗,其色或绿或黄或红。经霜收置暖处,可留至春。其子如冬瓜子。其肉厚色黄,不可生食,惟去皮瓤瀹(煮烹)食,味如山药。同猪肉煮食更良,亦可蜜煎。

        从李时珍的描述来看,南瓜是从东南亚即南番首先传入闽浙,以后逐渐深入内地并北上传入燕京诸处的。

        有学者考察众多历史文献后指出,对于李时珍这段叙述不能孤立看待、望文生义,而应放在当时我国对外关系的时代背景中去理解。这个过程可能是这样的: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势力大举东来,1511年葡萄牙攻占满剌加(马六甲),1517年葡萄牙使者皮莱资(又译皮莱士)率船抵达广州,以朝贡为名希望觐见皇帝,开通贸易。1520年皮莱资一行获准先后到达南京、北京,但不久后,明廷收到满剌加国王的求援书,控告葡萄牙人已占领其地,于是朝廷在1522年下令驱逐葡人。次年葡人商船再来广州请求通商,遭到拒绝,葡人遂攻掠广东新化,但被守军击退,随后纷纷转到闽浙海岸,建立据点进行走私贸易,也间有武力蛮横掠夺之举,直到1548—1549年明朝出兵铲除,方告结束。这是当时明朝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东南沿海民众遭遇的一大风波。这正是李时珍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不久前的事,李时珍所说“出南番,转入闽浙”,正是指葡萄牙人由南海到东海辗转进犯渗入的过程。在其心目中,南瓜是由这批番商带来的。明人当时称葡萄牙为佛郎机,不知其国所在,误以为在满剌加(马六甲)附近,因而也视为南番。

        前述南瓜传入日本的情况,正可佐证李时珍的叙述。葡萄牙人将南瓜从柬埔寨传入日本时,正是其在我国闽浙沿海势力最盛的时候。而此时葡萄牙人已经把南瓜传进了中国,所以我国南瓜应是先于日本传入的。正是皮莱资一行北上南京和北京后,直接将南瓜作为礼物带到两京的。此时南瓜传到欧洲也只有二十多年,人们对其食用价值的认识尚不够充分,只限于庭园、药圃、温室栽培,供观赏、研究、药用,因此很可能是葡萄牙使者特意从葡国携带这种虽不属贵重却十分新奇堪玩之物或种子作为觐见之礼的。

        “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李时珍的这句话表明,到刘姥姥生活的18世纪中期(亦即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时期),南瓜在她的家乡北京郊区扎根多年了。刘姥姥所说的“倭瓜”显然就是对南瓜的通称。刘姥姥当然不会知道,几百年前开始的全球化进程对她的乡下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

        “倭瓜”之名流行于北方并见诸文献,是清康熙以后的事了。这也正与《红楼梦》的描写相符合。

        其他文学作品中的南瓜

        有趣的是,大体与《本草纲目》同时问世的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中,有一个“刘全进瓜”的故事:唐太宗梦游地府,被十殿阎王送回世间“返本还阳”。唐太宗表示“朕回阳世,无物可酬谢,惟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太宗还阳后出招贤榜,招得刘全,头顶南瓜,服毒而死,一点灵魂直赴阴司,从此阴司方才有了南瓜(第10-11回)。阴司地府百物不缺,惟少南瓜,需人间帝王相赠,看来南瓜虽已一路传播,但毕竟仍属新鲜物事!

        刘全进瓜故事最早见于元代杨显之的杂剧《刘全进瓜》,《西游记》中这个故事即来源于此。但该剧本现已不存,无法得知剧中刘全所进为何瓜,据称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明应王殿有十三幅壁画描绘了这个故事,但笔者未能查到其瓜的品种。

        《西游记》成书后,“刘全进瓜”故事还被一些小说戏剧加以演绎,大都沿袭了所进为南瓜的情节。有趣的是,在云南唱本《唐王游地府》中,这一切都是玉帝安排的:先是由下凡人间的袁天罡送给刘全南瓜种子一粒,刘全种植了南瓜,并赴阴间去献瓜,接着玉帝下旨要求十殿阎王贡献南瓜,这就又把南瓜从地府传播到了天庭。

        晚于曹雪芹的另一位小说大师李汝珍,在《镜花缘》中对倭瓜的价值给出了文学性的赞颂。小说写道,君子国吴氏弟兄说起“天朝”恶风陋习,“其肴不辨味之好丑,惟以价贵的为尊”,尊无益之燕窝而贱有用之倭瓜。其后吴氏弟兄用倭瓜、燕窝等为主人公唐敖一行送行,“……及至把饭吃完,倭瓜早巳干干净净,还剩许多燕窝”(第12回)。

        在李汝珍眼中,有益国计民生的倭瓜,价值远高于用于夸富的燕窝!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