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信仰,而人们的思想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觉醒和深化,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思想的碰撞,既是这种觉醒和深化的过程,也是一种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
翻译过程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想相互碰撞
在翻译领域,译者需要面对不同语言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差异。这些元素的差异不可避免地对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译者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理解的能力,以便更好地传递原著的思想和意义,同时也需要尊重和保留原著的文化特点和风格。我一直认为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需要考虑到儿童读者的接受能力和阅读习惯。首先,译者需要考虑读者的年龄和语言水平。由于儿童读者的语言和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翻译时需要尽可能使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词汇和句式。同时,翻译还需要注意到不同年龄段儿童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喜好的差异来保证翻译质量。
翌平的作品《我的邻居是大象》写的是一座有生命的城市,居住在那里的人的记忆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翌平是我鲁院的同学,也是我的文学路上最好的朋友,所以翻译他的作品几乎是一气呵成。
陆梅的《再见,婆婆纳》是作者回望童年和故乡,慢速回放记忆中的爷爷、外婆和爸爸。作家以漫生野长在早春的乡间草木——婆婆纳为序,重走故乡,一株草、一朵花、一粒尘,揭示和呈现童年最独特的生命精神。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文化背景和差异,例如习俗、传统、历史事件等等。这些元素的翻译又要结合作者的文化背景进行适当的调整,让英文故事更接近原著的语言风格。我是画家,对我来说,把中文翻译成英文或是把英文翻译成中文,就像一场妙趣横生的冒险,我要用全新的叙述方式、新的视角、新的理解来诠释故事和文字。
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还需要译者有一定的语言和文化素养,对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喜好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比如《高小宝的熊时代》的作者高凯,他的童年在中国甘肃东部的黄土高原上度过,他在书中表达生活中真实的儿童的样子,语言轻快、生动,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感。整本书以诗贯文,诗文并情,从形式中彰显内蕴,翻译起来十分棘手。我花了好长时间在他的诗歌翻译上,我的童年是在漠北草原上度过的,所以,我懂高凯的文字以及故事中出现的方言。
翻译中,有时候会遇到许多有地域特征的名词。例如湘女的《会飞的孩子》和张玉清的《懵懂童年》这两本书,初译早已完成,但是为了更接近书中所描绘的风景和场景,许多地方还需要修改。湘女的《会飞的孩子》中,她通过一个外来孩子的视角,展现了中国云南红河地区多彩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民族风情,神秘的民族文化。张玉清以准确的文笔真实记叙了自己的童年往事,从他记忆里的第一个人生片段开笔,写出的都是清晰的留在记忆里的事。要把这些文字真实呈现给英文读者,除了理解原文的含义,还需要跟作者沟通了解原文中涉及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等。为了让英国读者理解中国故事,我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来介绍中国文化和历史,解释中国的习俗和语言,以及传达故事的核心意义。希望通过我的努力,使每一部书的成功都可以为文学作品的发展打开一扇新的门。
版权输出过程中,思想碰撞尤为重要
当给外国出版社介绍我们中国的故事时,译者常常需要从许多不同的角度让西方人理解故事中的中国,并产生共鸣。在英国生活的近二十年里我一直在做同样的一件事,就是和不同出版社的人持续地讲述我们美丽的中国故事。因此,翻译就成了国外出版社购买中文图书版权的重要桥梁。大多数情况,在国外畅销的中文图书(英文版本)大多都是由本土的汉学家翻译。他们既了解本国市场,又熟悉中国文化,因而,他们翻译出来的作品就很容易被当地读者接受。成长背景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对我来说,出生在漠北草原,童年的记忆一直留在了那片广袤的土地上,我最好的青春岁月在广州度过,直到2004年移居伦敦,英语尽管是我的第二语言,但是从小到大我生活在英语的氛围中,语言的沉淀对我的翻译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我通常在翻译中借鉴彼此的优势,取长补短,这样的碰撞通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我愉快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这对于我是一种幸运,对读者也是一种幸运,对文学事业也是一种幸运。
在版权输出领域中,思想碰撞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一本书我都会准备推荐文件,翻译一万字左右的样章,然后约出版社的编辑碰面,一次又一次地聊,许多时候都要花上半年的时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谈成功。这个过程中最让我期待的是当出版社的编辑把故事样章发给不同学校不同年级的孩子和老师,听取孩子们的想法和老师家长们的意见。等出版社把这些意见综合起来给我,我就开始进入正式的翻译。
伦敦书展是多角度、多领域、多层面展示书籍成果的最好平台。随着中国童书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中国出版社、作家、画家在国际出版领域的活跃度不断增高,受到国际出版界的更多关注。中外童书出版的合作模式,也从简单的版权引进与输出,升级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在版权输出领域中,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版权法律和法规存在着不同的规定和标准,因此需要平衡不同文化之间的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可以促进跨文化理解和交流,为版权输出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此时,一个优秀的编辑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常常想起五年前,我与河北少儿出版社的孙卓然总编还有她的团队在北京国际饭店喝下午茶的情景。那一年,我从伦敦飞北京做了几场讲座,下榻在建国门内的国际饭店,我们从下午1点聊到了晚上8点,一直聊“童年中国书系”的稿子。一年后,也就是2019年9月,由翌平主编的“童年中国书系”第一辑(共10册)出版。2020年4月第二辑(共10册)和读者见面。20册图书,20位冰心奖获奖作家。2022年,童年中国书系中的3本书英文版在伦敦书展亮相。同时卡兹班联合英国的汉学家等举办新书发布及座谈会,得到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支持,于芃公参和王芸参赞参加了新书发布会,并发表了讲话,积极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随后,我们的英文版图书,在英国各大书店以及亚马逊销售,实现落地有声。版权输出工作也不像我们想的那么难,只要找准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就可以在越来越多的欧美书店看到我们的图书了。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我每年都积极参与文化输出活动,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和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
“童年中国书系”英文版问世,是中英文化的交流和碰撞
所有的孩子都对他们周围的世界感兴趣,英国出版社不断策划书店读书活动,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沟通交流。不管是在伦敦的哪一家书店,都会看到童年中国书系的英文版。这些年,英文版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亮相于英国的各大社区以及书店,并获得了英国读者的好评。
英文版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品频繁出现,使中外文化的交流有了碰撞,提升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让中国原创作品和世界接轨,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读者了解中国的作家和故事,给世界各国的孩子带来一种新的惊喜。
“童年中国书系”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这个品牌汇聚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成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代表。这个品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儿童文学,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这个品牌也为中国的儿童文学出版和推广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这些作品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儿童文学的蓬勃发展和文化创新的力量,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不同地域和文化环境下的多样性和魅力。
希望未来,“童年中国书系”能够继续推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中国儿童文学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大的魅力和价值。全世界的儿童由于共同阅读的书籍享受着共同的快乐、惊奇和感动。童年是生命的起点。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繁荣发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