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4月19日 星期三

    聚焦“数字经济” 中国社科院召开重大成果月度发布会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4月19日   02 版)

        本报讯4月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成果月度发布会”。本次月度发布会聚焦“数字经济”,推选出《数字经济蓝皮书: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数字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机制及实证分析》《人工智能的神话或悲歌》三部重大成果面向社会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高培勇表示,这些成果聚焦数字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深入总结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深刻分析当前中国发展方式的积极转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贡献经验智慧。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局长崔建民主持会议,成果作者代表及研究所代表参加会议。

        李扬主编,沈建光、何德旭副主编的《数字经济蓝皮书: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旨在准确记录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从中总结数字经济的基本运行逻辑,力图全面、系统地展示和刻画数字经济领域由量变到质变,继而为整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的实践历程与内在机制,并对其中的现象、问题及背后的客观规律进行跟踪研究,为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提供贴近实践的政策咨询和对策建议,以深化新技术迅速渗透背景下的经济理论研究。这部著作提出,数字经济对税收制度与政府间税收划分、利率形成机制、专项债风险、中小企业融资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并有助于推动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和城市建设。

        蔡跃洲著《数字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理论机制及实证分析》,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新技术新要素新基建三个不同视角,厘清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内涵,梳理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影响宏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这部著作从数字技术的技术-经济特征出发,着眼于价值创造机制,对其内涵外延及关联事物(如数据要素、新基建等)进行辨析;按照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两条主线展开,提炼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为明确数字经济范围边界、划分“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供理论依据。以数字技术价值创造机制为基础,综合国民经济核算、增长核算和计量分析等工具,构建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测算方法框架。

        赵汀阳著《人工智能的神话或悲歌》是一本科技哲学的文集,多数是关于人工智能问题的,也涉及基因编辑等,较为集中地探讨了现代人工智能的区分、本质、危险、可能的解决办法等问题,具有前沿学术价值。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