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灾害史研究从理论和研究路径上往前推动,将研究中得出的经验为现实社会中预防灾害所借鉴,是目前灾害史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灾害史研究既是一种学术研究,需要在学理上向前迈进,同时由于其特殊性,需要学者总结出一些研究成果为社会所用。周琼教授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成果《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一书(以下简称《救灾机制研究》),洋洋95万字,对灾害史研究的探索有很多值得重视和肯定的地方。
全书由绪论、八章正文和结论组成。第一章谈了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及其特点,第二章是清前期官赈制度的建设及发展的基础,第三章至第五章分别是清前期的赈前机制、赈中机制和赈后机制,第六章是清前期官方的灾赈物资,第七章是清前期民间灾赈机制,第八章是清前期灾赈机制的社会效应。从著作结构来看,约占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对清前期重大灾害的研究,包括灾害发生的背景、灾害划分的标准和灾害的具体情况、灾害的特点。清前期灾害发生的具体情况的梳理,灾害等级的准确划分,从而提炼出灾害的阶段性特点。
在对灾害全面研究的基础上,全书大部分的篇幅主要是谈论清前期对灾害的应对,这种应对分为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但作者重点是放在官方的应对上,这是本著作的核心议题,是作者考察清前期灾害史的重要视角。官赈制度是怎样建立、建设和发展的,这种制度有怎样的一套程序,是由什么机构来承担具体工作的,这个机构的功能有哪些,有哪些人员……这在书里都有详细的探索,这些是研究官赈制度最为基本的内容。
官赈机制如何发挥出作用,是作者研究官赈制度的核心。从书中内容可以看出,作者针对赈前的研究重点包括:清朝遭受了重大灾害后是如何报灾的,政府是怎样勘灾定级、确立要救灾的实际人群数和经济受损数的等;赈中,如何解决受灾人们的生活问题,官方的钱粮赈济和粥赈制度、以工代赈制度成了研究重点;赈后,蠲免机制和缓征机制是如何确立、定型和完善的,怎样真正在灾后起作用等则是重点关注对象。研究官赈机制必然会涉及到官方筹措救灾物资,在灾害特别严重的时候,灾赈物资对救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合理分配物资反映出政府的应对机制是否有效,作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十分有意义。
书中对官赈机制的社会效应也进行了讨论。一种制度设立和起作用后,必然既会有积极的影响,也会有消极的影响,我们衡量这一制度是否符合社会要求,要在这两种影响中进行比较,如是积极的影响超过了消极影响,那说明机制的存在有比较合理的一面,从作者的主要笔墨放在积极一面来看,官赈机制的存在有较大的合理性,符合社会的需求。
全书构成了一个全面而又完整的论述体系,议题十分明确和集中。具体来说,作者一是既展现了对灾害本身的研究,也更注意到了社会的救灾机制;二是对社会的救灾机制从制度性上作分析,主要从纵向的制度设立的各个时段的变化特色,到横向的制度本身的几个层面,都进行了详尽的探索;三是对救灾制度的各个机制都进行了专门性的研究,如勘不成灾、赈粥、以工代赈、缓赈、借贷、流民收容等;四是议题十分明确,重大自然灾害的制度性赈灾是成果的主线。最后从制度的社会效应上对救灾措施进行评价。这样扎实的工作,构成一个合理的研究体系,具有极大的学术意义。
同时,本书在很多议题上都有较大的突破,对推进清朝灾害史研究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一个灾荒,因为记录上没有统一标准,不同地域、不同视角的著作,详略差异很大,后人在研究时很难有一个统计上的把握。以往的研究有灾次统计、州县数统计、受灾人口数统计等多种计量方法,但这些统计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因为中国历代对具体的数字记载并不严谨,更多的是一种程度上的表达,并不是实际上的准确数字,不可能真正反映出历史灾荒的全貌,这就常常会使研究失真。
研究清朝前期灾荒史,首先必须要对自然灾害作出定量分析。《救灾机制研究》指出,清朝是以受灾地亩收成分数为标准来判定灾情等级的,乾隆以前对灾荒的划分基本上以六分为分界线,即收成六分至十分者为成灾,五分以下为不成灾。据此,把清代的灾荒分为巨灾、重灾、大灾、常灾、轻灾、微灾六等,分别与收成分数大致对应,指出轻灾和微灾无须赈济,属堪不成灾,这样的划分对具体的研究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我们以通常的灾次为统计标准来研究灾害,就会发现在详细的资料记载下,清朝各个地区各个时间段有着数不清的灾害,然后灾害的救济方式却各不相同,政府在灾害面前是一片混乱。但如果只对大灾以上的灾害进行统计,对典型的灾情进行案例呈现,就能对清前期的灾害特点做出很准确的分析,就能对清朝灾害在时间上、空间上、类型上进行总结,方便对政府救灾机制上的规律性措施进行探索。这样的分类研究,以往学界往往没有注意到,或者忽略掉了,对自然灾害的研究也就不够科学,对灾害应对的方式就难以有准确的把握。
上述这样的新见,翻阅全书,可以说到处都是。又比如书中探讨了灾荒对传统社会道德及心理的影响,指出灾荒对民心及伦理道德会造成冲击,这些在我们以往的研究中是极少有人提到,而恰恰是灾害对社会影响特别重大的地方,是灾害史研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勘灾制度具体的程序和措施,由于受资料等的影响,明清以前一般只能粗线条地概括,而清代的制度,特别是到了乾隆朝,却十分完善。著作中提到了八道程序——确定勘灾人员、划定勘灾区域,查造草册,造报舆图、勘定灾情分数,造报灾区舆图,审户(区别贫富等级),确认家损毁及人口伤亡数,填报赈簿、发放赈粟,处置勘灾结果。这样细致而具体的工作程序,让后人大吃一惊:清前期的勘灾制竟然是如此的完备! 显然如果有灾害来临,有关部门只要按部就班地执行就可以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清政府的组织能力是相当强大的,其救灾效率令人赞叹。再者,由于清政府的制度性措施主要是应对大灾以上级别的自然灾害,而对一般的常灾、小灾,作者认为清朝有“勘不成灾”制度,提出了制度外化的观点。对常灾、小灾,采取就地抚恤、酌量给银米,赋税上实施缓征、分年带征、折征,也会蠲免赋税或积欠钱粮,甚至灾荒对灾民生活产生影响,政府就借贷口粮和种子,实施以工代赈。
如审户、赈粥、以工代赈、灾赈中的借贷和缓征、灾赈物资的筹集和运输等问题,在书中都被作为专题展开专门性的探讨,作者的认识十分深刻,既对各个制度从建立到完善的具体时间和标志梳理清晰,又对这些制度的具体实施及其社会效应铺开进行讨论。
由于篇幅的关系,不再一一举例。这些重点议题,都是清代救灾中的重要制度,是清代整个救灾体系中的一部分。作者在这些问题上新论迭现,有很多独特的见解,其学术成就在今后大家都会感受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