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4月19日 星期三

    美学教科书里的“记忆缝合”

    张翼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4月19日   18 版)

        “绍兴鲁迅故里历史街区中,一条条窄窄的青石板路,一溜溜粉墙黛瓦,一家家街边售卖土特产的百年老店,一处处街上各类民俗文化活动……这些都是鲁迅青少年时期社会生活场景的生动展现,透过这些‘活’起来的城市景观,游赏者仿佛能够切身品味到鲁迅笔下风物,感受到鲁迅当年的真实生活情境。”这段话不是新闻报道,不少景区解说词,而是出自一本2022年12月出版的讲风景园林美学的大学教科书,一部住建部“十四五”规划教材、教育部相关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风景园林美学十五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这段引文后面还有更长的内容,讲述鲁迅故里历史街区的各种“美”法,以及背后的审美追求、美学根底和文化源流等。如果不仔细去查证搜寻,当初的建设者、现在的管理者或经营者可能都未必知道这件“小事”,但这的确是不容忽略的细节,一个主打文化旅游的街区建起来了,景点运作起来了,商业繁荣人流如潮,成为网红或热门打卡地,这就是成功吗? 未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浮现的容颜,才能够真正彰显出一个历史街区、一种经营思路、一种文化追求是不是经得起风吹雨打。

        学者是从“美学”的角度去考量的,绍兴这处历史街区的美,被概括成品味大先生笔下风物、品尝百年前的人世百态,堪称“记忆缝合,抚今追昔”。沉浸感和代入感源自历史生活本身的朴拙深厚,不去刻意拔高或者涂抹,不去选择性呈现一种单调的金碧辉煌或者阳光普照,而是把生活本身复杂多面的原真景观真实地呈现,让后来人能够看到历史本身的丰富和斑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真实的未必都是美丽或美好,但虚假却一定是经不起岁月沉淀的。

        绍兴鲁迅故里历史街区所呈现出来的美,是一种殷实的充实,会让人觉得不虚此行,重要的是让人们看到从经典版本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传递出来的那种鲁迅式的家国情怀,丝毫没有“念经”的灌输意味,反倒是一如多年未曾谋面、却从未忘却的故人,相见莞尔、一笑而过。也正因此,这样的街区本身就不是一个仅供消费的场所,而是一个具有文化熏陶、社会风尚和精神锤炼的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间,是名副其实的可以休憩、游走、轻松交谈、用心体味的城市客厅。

        美,也就在这里产生了。如果有更多的城市能够走进美学教科书的景观,那该多好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