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BA”让村民和乡村形成强大的“文化磁场”
近日,贵州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在黔东南州台江县落下帷幕,接地气的“村BA”不仅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观赛,更是带火了当地的特色旅游。当地相关负责人表示,在3天4场的比赛里,台江县累计接待游客达到18.1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516万元。(4月2日《人民日报》)
享誉全国的“村BA”,已经成为一个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三五成群、结伴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不仅带动了住宿、餐饮、商超等行业发展,还促进了苗族银饰、刺绣、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火爆。“三天收入超5500万”犹如一面镜子,生动鲜活地说明在全域旅游时代,只要形成特色和品牌,文化旅游拥有广阔的前景。
场上赛况激烈,球员激情澎湃;场外热情高涨,球迷围得水泄不通。“村BA”的走红,离不开当地村民对篮球运动的热爱;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呼唤许多村民提前几个小时去占位置观看比赛。为了帮助村里组织赛事,台盘村不少在外地务工的青年选择了赶回村里;“村BA”不仅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联结的纽带,促进了村民之间、区域之间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
“村BA”的生命力,就在于一个“村”字。参赛运动员大多是22岁至40岁的村民,有的在当地务农、做点小生意,有的在外务工、专门回村比赛。年龄、职业和能力不是“村BA”衡量一个人能否当球员的依据,发自心底的热爱才是。没有功利与算计,有的是纯粹与质朴,这样的“村BA”更接地气、更打动人心。
“村BA”拒绝了50万元的商业赞助,就是为了在球场上拒绝商业化和过度炒作。这样做看似不够聪明,实际上用心良苦。虽然从赛事组织、球员水平、运动场地等维度来看,“村BA”有诸多不足之处,但球员们的全身心投入、观众们拿着锅碗瓢盆助威呐喊、充满民族特色的场间啦啦队,颁奖仪式上的香米、鲟鱼、麻鸭等特色奖品…… “村BA”保留了浓浓的村味,缩减了运动赛事和民众的距离感与隔阂感。篮球场一直露天开放,不收取门票,不做商业外租,对底线的坚守,或许就意味着希望和未来。
当“村BA”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IP,就具有强大的符号价值。“村BA”不仅是一场篮球赛,它更是一个窗口,让更多人走进真正的乡村,促进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随着“村BA”用体育文化点燃了当地乡村振兴的火把,当地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一些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有了返乡创业就业的想法。
乡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振兴既要有经济的兴旺,更要有文化的繁盛。“多一个球场,少一个赌场;多看名角,少些口角。” “村BA”不仅助力经济发展,也促进了乡村文化繁荣和乡村社会治理,让村民和乡村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文化磁场”,促进了人们与家乡产生更为牢固的情感联结。
武汉市洪山区 杨朝清
8所学校开设的殡葬专业,何以“招不到人”?
预计2035年,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这背后是对包括殡葬领域在内的公共服务供给的挑战。目前,全国开设殡葬类专业的学校只有8所,每年累计能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只有约1000人。(4月5日《南方都市报》)
目前,我国已经有8家学校开设了殡葬专业,每年只能向社会上输出约1000名毕业生。这与殡葬事业的人才需要是严重脱节的。一个方面是,一些学校不愿意开设殡葬专业,导致了殡葬专业教育资源的匮乏;一个方面是,殡葬专业报考的人数不多,即便很少的殡葬专业也面临着“招不到人”的尴尬,一些学校的殡葬专业“座位空空”;一个方面是,大家都认为:殡葬还要开设专门的课程吗?火化工能按个按钮点着火不就行了?
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下属的民政与社会工作学院以例,去年底教育部正式批准这个学校设置了“现代殡葬管理”专业,而且增设为本科专业,该专业学生可以通过就读本科获取管理学学位。而即便有如此好的政策,还是不尽如人意。其问题出在了师资跟不上,没有人主动当“殡葬专业的教师”,而更大的问题是,报考的学生不多,不是到了万不得已,不选择这个专业。
殡葬服务,绝不是“会打开火化炉的按钮”那么简单,殡葬服务是一个系统的事业,是一个系统的服务。尤其是随着人们的诉求越来越多元化的时代,殡葬事业需要更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而以往在殡葬岗位的从业人员多数是“半路出家”,其服务理念、服务技能等等严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让“故人”体体面面地离开这个世界,尊尊严严地离开这个世界,需要殡葬服务提档升级,而殡葬服务提档升级则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因此来说,无论是高校还是职校,开设殡葬专业都是现实的需要。殡葬专业无人问津、后续乏人的主要问题,并非是“回报不够”,事实上这是一个高收入的岗位。主要问题出在了观念上。只有彻底改变观念,才能让殡葬专业冷冷清清的现象得以改变。
需要说的一个问题,就是职业的尊严问题。我们必须敬畏、尊重从事殡葬服务的人员。需要知道的是,有了他们的服务,才有殡葬事业的前行。而现实生活里,人们一说到殡葬从业人员往往有“天生的抵触感”,甚至一些地方的喜宴,主人不邀请“从事殡葬服务的人员”。在参加喜宴的时候,一些人不愿意与殡葬从业人员坐在一个桌子上。就连握个手也感到“犯了忌讳”。而作为殡葬从业人员也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参与社交活动的时候也是“主动回避”,如此社会环境也就自然是尴尬的。
要把“殡葬专业后续乏人”当大事,需要社会多个环节共同努力。要让社会认识到殡葬服务是“高尚的事业”!
江苏省徐州市 郭元鹏
废墟探险直播应遵守法律和安全底线
近年来,标榜着探索城市未知“B面”的废墟探险项目引人关注,在社交平台上有多名以此为主题进行内容创作或探险直播的博主、主播。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这些废墟探险类主播“勇敢”“刺激”的标签下,却暴露出不少问题:被主播探索过的“废墟”成了新晋打卡地,原来的一些设施被破坏,原本完好的门窗被人打碎,墙上画满了各式涂鸦;假扮鬼怪,用各种道具营造恐怖氛围,为博流量而造假……(4月3日《法治日报》)
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未解之谜的好奇,对神秘事物的向往,这些几乎是人的一种本能。现实中,很多人有探索的心思却没有尝试的胆量,便只好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这般现实下,废墟探险直播应运而生,因为直接的冒险和面对未知的刺激,不仅吸引了很多播主的加入,也圈粉了无数的粉丝。
对网友们来说,看废墟探险直播,不仅满足了很多人的好奇心,也成为他们情绪的宣泄口;对播主们而言,因为特立独行,因为与众不同,因为吸粉不少,也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更刺激了他们探险的欲望。如此一来,双方也算是形成了一条产业链,彼此各求所需,平台也有所获利,堪称是一举多得之举。只不过,事情一旦走红走俏,难免会出现一些现实问题,对废墟探险直播而言,亦如此。置于这般现实语境下,对废墟探险直播而言,则应进行必要的引导与规范。
要坚守安全底线。废墟探险直播走红之后,也容易引起很多人的跟风,一些人盲目跟进,铤而走险,却对风险一无所知、毫无准备,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废墟探险的场地不仅有废弃医院、厂房,还有荒郊野岭,这些地方本身并不安全,此外许多还是危房,若没有足够的经验、专业的设备、科学的应对,的确很容易遇到危险,乃至是发生意外。在这样的现实下,对相关博主和平台来说,都应对安全风险进行必要的提示,并进行一定的宣传阐释,避免网友跟风,最大限度地确保安全底线。
要守住法律红线。现实中,一些博主或是没有法律意识,或是法律意识淡薄,可能会有砸玻璃、拆门、拆家具等搞破坏的行为,虽然很多场所是废墟,但还是有产权单位的,这些破坏行为可能因损坏公私财物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甚至是刑法。此外,一些博主为了烘托恐怖气氛,也有游走在法律边缘的感觉。去年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的《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就要求,不得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不得宣扬封建迷信文化习俗和思想、违反科学常识等内容。
废墟探险直播是新生事物,如今也有一定热度,但还是要遵守安全和法律的底线,唯此,这一事物的发展才能行稳致远。
昆明市盘龙区 龙敏飞
“清明代扫”折射传统文化迷失
花100元请人磕个头,花500元哭10分钟。清明节来临之际,网上的各类代扫墓业务又开始忙碌起来。有代扫人称,一个月就接了28单。从媒体公开报道来看,清明代扫墓业务最早出现在2009年,当时福州一家跑腿公司推出了该项服务。十几年过去,多数中国人对扫墓在心理上仍主张亲力亲为,但奈何随着生活方式变化,天各一方、身不由己,通过选择代扫来寄托思念的人也已不再稀奇。(4月5日界面新闻)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在清明节慎终追远、祭奠先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近年来,受疫情影响,各地创新祭扫服务载体,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代客祭扫等方式,有序开展清明节祭扫服务。特别是,花100元请人磕个头,花500元哭10分钟,“清明代扫”业务持续火热,甚至有网友声称成立了工作室,推广“清明代扫”业务。有的网店承诺“一不下跪,二不假哭”,还通过微信“直播”祭拜过程,以示“清明代扫”的真实和诚信。
清明节,是对祖先的一种缅怀,通过扫墓这样一种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感恩之情,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也是家庭、家族向心力的一种集中体现。正因为如此,国家把清明节作为法定节假日,让大家回乡祭祖,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然而,“清明代扫”业务的兴起,把对先人的哀思明码标价,一件很庄严的事情,也可以被商业化,这样的风气,会助长更多的拜金主义,也把清明习俗给功利化了,更违背了国家把清明节作为法定节假日的美好初衷。
既然扫墓是为了缅怀已故亲人,就应该发自内心、亲力亲为,花钱请人扫墓,有不尊重逝去亲人之嫌。如果连对亲人的缅怀都不能“亲为”,那就根本不用去扫墓了。如果确实因工作繁忙,或身在异地不能亲自到坟前扫墓,不妨通过网上祭扫、照片祭拜等方式缅怀逝者,也比雇人代劳真诚。扫墓可以请人代劳,但对逝者的缅怀却无法替代,千万别让便捷的服务,抹去了我们心底最真诚的思念。
可见,如今“清明代扫”走俏,从某种意义上讲,反而折射出了人性亲情的落寞和传统文化的迷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清明祭扫,我们应该以虔诚的心态来看待,能回去就回去吧。要知道,清明祭扫,也是“常回家看看”的一种方式,既向健在的父母尽孝,又向逝去的亲人寄托哀思。
湖北省嘉鱼县 汪昌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