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3月22日 星期三

    书香映红心 家风传千里

    ——《红色记忆·家风故事》编辑手记

    马一萍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3月22日   08 版)

        《红色记忆·家风故事》,李泽泉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马一萍

        2021年是主题出版大年,建党100周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原创主题出版一直是浙江大学出版社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们持续关注能够表现时代脉动、反映人民心声的现实题材选题,不断尝试以小切口来表现大主题。

        2021年新学期伊始,我们获悉杭州师范大学纪委在校园内发起了“家风故事”主题征文活动。中华5000年文明史上留下了众多有关家风的美好故事。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我们与杭州师范大学作者团队的思路不谋而合,于是计划以征文为基础出版一部讲述社会中普通共产党员家风故事的书,力求以浅显易懂的故事讲述发生在高校老师、学生身边的家风故事。

        近年来,家风主题图书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系列,有很多畅销的案例,例如,《一诺的家风》《中国家风家训》……如何在众多同类图书中脱颖而出,我们制定了严格的选稿原则。

        一是选取具有普遍影响力且广为人知的故事。这就不得不提曾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杭州师范大学的前身)任教的陈望道先生。1920年的一个春夜,29岁的陈望道正在一间简陋的草房里奋笔疾书。母亲端来了一盘粽子和一碗红糖,让他蘸着红糖吃粽子。过了一会儿,母亲收拾碗筷时发现,粽子没了,红糖却一点没少,而陈望道的嘴巴上满是黑乎乎的墨汁。原来,全神贯注的陈望道竟然蘸着砚台里的墨汁吃掉了粽子。他废寝忘食翻译的那本书,正是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一生注重家风教育,他曾对后代说:“每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都会影响民族大业。”

        二是选择虽然平凡、朴素,但是闪耀着家风光辉的故事。在杭州师范大学的教职工中,邓新文广受同事好评,这位“校园好人”的楷模便是他的母亲。邓母一生淡泊,很容易满足,只要有“剩余”的钱财和时间就去帮助他人。她一生乐善好施,对自己近乎吝啬与苛刻,可对别人却非常慷慨。她常说:“做人要记得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啊!”她用自己近乎苦行的行为,征服了家族中每一个人的心。

        三是所选文章要体现家风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与传承。其实,文化的坚守、家风的传承,并不仅仅体现于修家谱,或者在家里悬挂匾额。更多的是父母——包括祖父母对后代的一种言传身教。例如,教师许占鲁生长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经常教导他们“吃亏是福”、付出总会有回报。“90后”学生马博轩虽然出生在一个重组家庭,但他的妈妈善良、坚强,用温暖的爱成就了一个幸福的家。

        逐一审完近400篇稿件后,我们最终筛选出60篇。然而,新的问题又摆在面前,应该以什么样的顺序将这60余篇文章分类排序,才可以条理清晰地展现给读者呢?作者希望以文章性质来分成:教师篇、教职工篇、学生篇。我们则认为这样分类太过平实,无法突出重点。经过多次讨论,最终决定以党龄作为分类标准,60篇稿件被分为三个部分:上篇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共产党员家风传承故事;中篇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员们奋力拼搏的缩影;下篇则着眼新时代学生对家风传承的理解。

        最初,我们想反映普通党员身边的故事,所以书名、篇名力求平实,但是在编辑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有吸引力的书名能让这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家风故事被更多的人读到,所以,我们又进行了数轮调整,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书名、篇名的修改。

        书名既要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要使标题更形象具体,同时替换与内容不符的标题使之更贴合内容。最终,我们为这本书取名——《红色记忆·家风故事》。

        在为《红色记忆·家风故事》寻找合适的设计师时,我们将目光锁定在有主题出版设计经验的、全国范围内的设计师、设计工作室身上。几经周折,我们联系到了“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选题”、国家出版基金获得者《向北方》一书的设计团队。团队负责人刘俊老师屡次获得装帧设计奖项,在业内具有非常好的口碑。

        我们和刘老师团队就设计理念进行了反复磨合,讨论到凌晨是常有的事情。

        第一稿,设计团队用刻度的方式来体现家风变化过程。但是,我们又不想以某个设计元素去表达它的核心主旨,因为家风本身很抽象,不宜具体化。而是希望可以通过纸张的运用,颜色、排版的形式感传达出一种传统和现代融合的气息,可能这种表达方式更具力量,无声胜有声。

        后来,整本书上卷选用泛黄一点旧一点感觉的纸型,中卷则选择灰色的纸,下卷选用白米色的纸。封面选用中国传统的门楣作为元素,表现对传统的继承;色彩选用对比强烈的红、米、金三色,采用大画面的上下色彩进行分割,增加画面整体力量感。红色代表共产党员一心为公的坚定的革命信念,米色与红色相间,以中国传统庭院墙体的效果彰显家风的标准。为了增加图书封面设计的质感,我们将书名涉及在印章里,同时采用烫金、压凹技术对书名进行工艺处理,整个封面颇具个性且有立体感。

        新书刚下线,我们以最快速度组织杭师大学生举行“读书分享会”,让他们第一时间了解身边的榜样,而他们也成了我们最早一批的新书宣传员,纷纷在公众号和朋友圈分享感受。这种口碑式的评价引起了《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媒体的注意,《红色记忆·家风故事》很快就进入媒体视野,进而登上“百道网·廉政反腐主题书单”;2021年又入选“农家书屋”走进了更多读者的视野。截至目前该书已经重印四次,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红色记忆·家风故事》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其切中时代脉搏,反映了时代浪潮中的一个个鲜活的、平凡的共产党员,无论他们是农民、工人,还是知识分子,都在时代思潮的感染下,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回顾《红色记忆·家风故事》的策划、出版过程,越来越感觉到只有把出版主题与时代、国家、人民紧密结合,才能出版出有筋骨、有温度,被读者认可的精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