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向社会免费开放”。免费开放为民众提供了普惠性的“福利券”,而在消除入馆门槛之外,博物馆如何才能进一步融入民众日常生活?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此建言。(3月12日中国新闻网)
正如有关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所看到的,时下我们中国博物馆的主要客流是学生、游客以及具有一定知识基础的职场人士,尤其是熟悉网络生态、热爱传统文化的“95后”成为“主力军”。博物馆文化和博物馆教育惠及社会中坚人士的积极现象,当然很值得欣慰,可是,从博物馆转型发展的角度看,这未尝不是一个需要改观的现象,所谓主流观众以外的群体,比如城市老年人口、流动人口,乡村留守人群以及基层干部和教育从业者等,有没有获得更多机会走进博物馆去打开另一重生活?由此也更加凸显了博物馆目前的文化容量、展品吸引力、活动参与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展、融合与接地化,需要从博物馆的定位、布局与内容设计上作出更有力的设计与实践。
不管是综合性的历史文化博物馆,还是专业性较强的小众博物馆,其第一功能应该是一个高度开放包容的公共文化空间,像那种不拒绝任何一个脸色憔悴、衣衫褴褛者的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一样。中国的博物馆事业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而走过了几十年不平凡的历程,量的供给和质的保障上都有了厚实的基础,现在所需要加力推进的,就是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充分展开文化利民、开放惠民的想象空间。
一方面,城市博物馆要向乡村延展触角、伸出臂膀。乡村承载着农耕文明和现代变迁,有诸多的时代遗迹、非遗文化和精神财富需要打捞保存和传承,在这方面,城市博物馆的资源禀赋、技术优势和专业力量完全可以发挥更大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这种城乡互动的可能性会更大。当然要注意的是,帮助乡村建立起更多覆盖面更广的公共博物馆是一方面,城市博物馆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把宝贵的展品和资源、经验送到乡村地区文化单位和学校机关去,也是必选项。
另一方面,城市博物馆要更多地按照城市家具或精神家园的定位来打造博物馆,来设计博物馆的展陈和活动。也就是说要尽可能把博物馆从城市文旅营利性板块中“剥离”出来,真正变成城乡群众、各地游客都可以免费享有的国家公共文化空间。去博物馆和逛公园遛弯一样,能够成为普通老人和小孩舒心共享的甜蜜时刻。这里面其实有一个文旅营销策略或方案的调整问题,一些大城市的高热度免费博物馆或国有收费博物馆一到节假日就一票难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博物馆自觉不自觉地被纳入地方文旅“营业单位”,而不是和城市马路、绿地、公园、户外环境一样,成为城市生命体中一个高度自然、完全打开、笑意盈盈的有机成分,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文化单位,不是一处资源独占的文物仓库,更不是一个城市营销的卖货橱窗。
不管是“旅游要去博物馆”还是“旅游才去博物馆”,这都与新的时代条件下博物馆的定位和使命不甚匹配,“不在博物馆,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这很显然不是行色匆匆的旅行,而是以馆为家的漫步。前提是有闲有钱有心情。想想看,更多的城市离退休老人、外来务工人员、乡村留守老人和儿童能够有机会、有意愿、有闲暇像走亲戚一样大大方方走进博物馆徜徉流连、放松身心、承古开新,该是多么美好的生活愿景呀。只要决心到位、资源到位、韧性到位,一定会实现的。
西安市新城区 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