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

    透过稻香村企业的成长史和稻香村品牌价值的塑造史,我们也能了解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演变和苏州糕点饮食行业的整个历史面貌。

    展现稻香村品牌价值塑造历程

    杨华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3月15日   20 版)

        《苏州稻香村史稿》,李峰、王晋玲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22年6月,188.00元

        ■杨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各类企业,在展现努力、活力、实力和创造力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企业史研究逐渐得到学术界的重视。企业史作为经济史的一个分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国外,企业史研究有关注大企业的传统,在国内,企业史研究亦多集中在重点行业。美国著名金融经济史学家赫尔曼·克罗斯(Herman Krooss)曾说过:“企业史是所有历史学科中最让人伤透脑筋的却最具整合性特征的。”近几年来,关于什么是企业史、企业史研究的边界、企业史的研究范式等基本问题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企业史已不局限于企业自身的历史,企业成为观察整个社会、整个区域或国度、整个行业系统的一扇窗口,企业的内史和外史完整地构成了企业史,企业的历史叙事成为了民族国家史、区域史、社会史、行业史等的一条主线,企业史的整合性因而得以体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克罗斯的论断是成立的。如果通读李峰、王晋玲合著的《苏州稻香村史稿》(以下简称《史稿》),读者们可能也会赞成克罗斯的论断。

        《史稿》以八章另加附录共78.4万字的规模,探讨了传统老字号企业稻香村在苏州创立、生存和发展的艰难曲折的历程及其在全国各地创业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作者努力将稻香村的历史放到全国政治经济形势变革的大背景之下和苏州区域经济发展格局、食品产业结构及布局中去考察,试图以一个企业的历史观照民族国家的历史和区域经济演变的基本路径,以企业史印证民族国家史和区域史,反映了作者宏阔的学术视野和良好的学养积累。关于该企业历史的研究,史学界的原有基础较为薄弱,作者在参照已有企业史成果研究范式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的档案史料,采访了企业中长者和相关人员,很多史料在学界是第一次披露和使用,对三个大的历史阶段(晚清时期、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苏州稻香村演变历史细节的挖掘非常深入,对企业管理规章制度的详细内容、生产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产品特征的具体参数、不同时期重要人物创业史迹的分析均能入木三分,展现了中国食品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历程以及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创建的轨迹,从更深入的层面展现了稻香村企业品牌价值成长的面相。

        苏州“稻香村”是经原国内贸易部和商务部先后评审认定的中华老字号。2022年,稻香村集团(苏州)以904的高品牌强度和182.77亿元的品牌价值强势上榜,跃居中华老字号组第5位,其品牌价值增速领跑一众老字号企业,从最初文人墨客吟咏的稻香五里、十里,到当代稻香村人追求的“香飘世界”,这其中品牌成长的历史有哪些奥秘呢?读一读《史稿》,是应该能够得到答案的。一部《史稿》,就是稻香村的品牌价值成长史、品牌价值的塑造史。从具体内容来看,字号流传、商标保护、产品优质、企业改进、精神传承构成了企业品牌价值成长的五个方面,也是企业品牌价值塑造着力的五大方向。

        通读《史稿》的全部内容,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稻香村”字号的诞生和赓续流传,是稻香村品牌价值形成的文化基础。稻香村人延绵不断的商标权意识和前后相接的商标注册程序或手续的完成,是稻香村品牌价值形成的历史基础和法律基础。稻香村脍炙人口的传统和创新的糖果、茶食产品,是稻香村品牌价值形成的物质基础。苏州稻香村经历了企业产生、发展的各个阶段,也经历了多种企业类型的变更和改制,企业的变迁是稻香村品牌价值形成的组织基础。稻香村创业者和管理者的企业家精神、生产人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整个企业所展现的社会责任和所呈现的社会道德榜样,构成了品牌价值形成的精神基础。

        作者李峰教授和王晋玲女士都是富有史学素养和功底的学者,特别是李峰教授长期从事苏州历史文化的研究,目前荣任苏州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在苏州历史文化和江南区域史方面有深厚的学术造诣,这是稻香村企业史的整合性体现最有力的学术支撑。透过稻香村企业的成长史和稻香村品牌价值的塑造史,我们也能了解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演变和苏州糕点饮食行业的整个历史面貌。人们对企业史研究早期阶段的委托研究现象多有微辞,对研究成果的学术性恃有怀疑的态度。《史稿》是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对中华老字号研究的资助项目,稻香村集团也对该项目的研究提供了档案资料等多方面的有力支持。李峰教授并不急功近利,从文献档案到调查采访,广搜博采,既有耐心、虚心和严谨的态度,又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前后五年专注于斯,琢之磨之,《史稿》从初稿到最终付梓,听取各方意见,屡易其稿,这种学者本性的坚守实属难得。这是《史稿》得以屡获好评、频现佳誉的学术基础。作为责任编辑,笔者在编、校过程中与李峰教授交流频繁,常被其严守学术规范的严谨学风和严肃的学术态度所感染、感动。笔者深以为,从总体来看,《史稿》是一部颇见功力的企业史佳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