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3月15日 星期三

    图书馆博物馆双向互动的时代到了

    本报记者 张隽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3月15日   17 版)

        ■本报记者 张隽

        图书馆和博物馆(下文简称“两馆”),永存与保护着中华文明发展流程的历史遗产与文化瑰宝,是珍贵的国家文化资源,在还原历史环境、追溯国家记忆、加强社会认同上具有重要价值。图书馆与博物馆关系一直非常紧密,两馆在新时代应如何开展更广阔的合作?

        3月6日,“以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双向互动推动全民阅读”2023角楼论坛首场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在北京市东城区角楼图书馆召开。本次论坛探讨在新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下,图书馆和博物馆合作与互动,旨在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与社会文化机构合作,发挥资源优势,优势互补,经验共享,助力推动全民阅读。

        原故宫博物院单霁翔院长发来祝贺视频,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李东来、副主任陈坚,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国家博物馆图书馆原馆长、研究馆员肖飞,首都图书馆馆长毛雅君,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杨丹丹,河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栋,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馆长樊亚玲等参会并做主题演讲。

        图书馆“巴别塔”

        将书籍以另一种方式展现

        “我来东莞17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12年,书能明理,对人百益无一害的唯书也。今年疫情让好多产业倒闭,农民工也无事可做了,选择了回乡。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虽万般不舍,然生活所迫,余生永不忘你——东莞图书馆,愿你越办越兴旺,识惠东莞,识惠外来民工。”这是湖北籍农民工吴桂春在2020年6月24日给“东莞图书馆读者留言表”上写下的一段文字。

        在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原东莞图书馆馆长李东来的精心策划下,参照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里的卢卡斯·凡·瓦尔肯伯奇1594年创作油画《巴别塔》,2002年9月动工、建筑面积44654平米的东莞图书馆新馆于2005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该馆的旋转楼梯就像“巴别塔”联通着天堂,而东莞图书馆连接的是知识和文明。

        在当下,图书馆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李东来告诉记者,东莞图书馆的功能定位是知识积累、有序组织、系统提供和平等服务。图书馆的要素应包括场所、文献、专业、情怀、机制、馆员与读者。在一切加速碎片化的今天,图书馆所留存的对人类命运的整体关注和人类知识体系整体认知,使得图书馆人的情怀和专业独树一帜。他认为,人们到图书馆里来阅读、来参与活动、交流思想,也是为了获取信息、激发感悟。图书馆人既是信息传播者、知识服务者、阅读推广人,也应该追求将图书馆工作与艺术方式连接起来,让读者通过观看、触摸、参与而有感悟和认知,从而了解图书馆。图书馆巴别塔,则是另一种呈现。

        据李东来介绍,2018年,东莞图书馆成立了巴别塔兴趣小组。以书为砖,用书装饰旋转楼梯,在“大小环境”两个维度下,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呈现出书的内涵意蕴。大,即远观为塔,提供视觉观赏,可作为读者打卡拍照的背景;小,即近观是书,读者可阅读到详细的文献信息,起到阅读推广的效果。一个个书脊图拼接起来,就像一本本真实的图书排列在书架上,成为了一个与图书馆连接的界面,让读者触摸,给读者想象。

        东莞图书馆巴别塔底部环绕着一圈书架作塔基,读者可以在此阅读书籍,借阅。李东来谈到,塔基拉近了图书馆巴别塔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读者参与感,借此与读者产生更多的联系,促进阅读推广。图书馆巴别塔是有感知的知识之塔,伴随读者的触摸与参与不断成长。

        李东来表示,希望我们建设的图书馆能体现更好的职业精神,有更好的对于人类文明的认识,有更好的对社会公平意识的关注。而这些应该在一个具象的图书馆里得以展现,“巴别塔”的意义就在于将图书馆里的书籍以另一种方式展现,读者来到图书馆后,可以有一个可观赏、可触摸、可引发思考的艺术装置。

        图书馆界要向博物馆界

        学习、借鉴文创开发和经营

        2016年,原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确定或备案的154家文创试点单位以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为主力阵容。截止2021年,三馆的全国总量已过万家(10080家),其中:博物馆6183家(含非国有博物馆1989家)、美术馆682家、公共图书馆3215家。

        2008年1月,《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指出,要研究制定博物馆、纪念馆文化产品经营收入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其依托文物藏品、陈列展示推出各类文化产品,拓展和延伸文化传播功能。2010年1月,《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依托藏品和展览,开发独具特色、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2011年1月,《文化部 财政部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文财务发〔2011〕5号)出台。

        文创发展成为两馆的行业共识,博物馆走在了前面。2010年2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工作座谈会”上,发布了《关于加强博物馆文化产品开发倡议书》。2010年11月,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国际博协第22届大会上作题为“博物馆功能和职能的加强与完善”的发言。2013年5月21日,由首都博物馆联合若干博物馆发起,经中国博物馆协会批准,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协会文创产品专业委员会。

        2017年9月12日,“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成立暨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培训班”在国家图书馆举行,通过了《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章程(暂行)》。2019年1月8日,国家图书馆携手“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及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光明网、中国文化报支持)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共同启动了全国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联盟“品牌发展计划”。2021年11月26日,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典籍文创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国家图书馆举行。

        两馆在“后疫情流行”时代文创发展现状怎样?据河北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栋介绍,至今全国还有三成多的图书馆并没有按照试点单位的工作要求开发文创产品。至今超过七成的文创试点图书馆还仅仅停留在文创产品上(实际上仅作为礼品),没有把文创产品变成文创商品,供读者消费,所以没有文创经营收入。

        全国有72家博物馆、纪念馆全部按照试点工作要求进行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实现了全覆盖,达到100%;全部实现了由文创产品到文创商品的转化,有文创经营收入的试点单位实现了全覆盖,达到100%。刘栋表示,这充分说明博物馆界对文创开发经营工作的重视程度、热情度普遍较高。博物馆界在文创产品的开发和经营方面均走在了图书馆界的前面,图书馆界需要向博物馆界学习、借鉴,从工作导向上应该进行追赶。

        刘栋认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活动已上升为文化文物事业单位的专业活动及其附属活动,是文化文物事业单位的职能工作之一,是“分内事”,而不是可做可不做、可有可无的工作,凸显了文创工作在制度设计中的重要性,肯定了文创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在求同存异中找到最佳的两馆“融合发展”方案

        读懂一个城市,最好的方式是走进当地的图书馆与博物馆。近十年,逛图书馆和博物馆成为了一种文化新时尚,一个城市的图书馆与博物馆已然成为当地的坐标和网红打卡地。图书馆和博物馆在备受关注的背景下,面临一个紧要问题:如何在求同存异中找到最佳的“融合发展”方法,开展双向互动,使文献、文物“活”起来,尽可能广泛地向公众展示其价值,推动博物馆与图书馆高质量发展。

        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馆长樊亚玲谈到,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图书馆、博物馆对社会公众的教育工作。尤其是青少年教育,2020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要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效果。那么,如何让社会公众更好地走进博物、利用博物馆,掌握并了解历史文化知识?西城区公共图书馆(含街道馆)着手与北京李大钊故居管理处开展双向互动研究,以期探索“图书馆+博物馆”的新形式。

        据樊亚玲介绍,目前,西城区已形成由2个区级公共图书馆(西城区图书馆、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19家街道图书馆为骨架支撑,154家实体书店为依托,51家公共阅读空间为特色,5处24小时夜读书房为亮点的多元立体的“书香西城”阅读服务网络。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和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均是西城区政府兴办的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全年免费开放。西城区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157万册件,年举办读者活动累计近1300场,年接待读者78万人次。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内基于读者年龄及文献载体打造不同主题阅读空间,年举办读者活动累计近780场,年接待读者25万人次。在2017年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中,西城区图书馆和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均被文化部评定为一级图书馆。

        西城区公共图书馆与北京李大钊故居形成了“5+1”图博合作新形式。即:在机制、资源、技术、人员、活动五方面融合下,打造出一个西城区文化品牌。北京李大钊故居管理处与西城区公共图书馆同隶属于区文旅局,经常开展讲座、诵读、展览等活动合作。建立协作协调活动通报机制,以月报的形式将图书馆相关文献的目录传递通报,博物馆相关展览信息、学术活动信息等进行通报,促进图博两馆的合作。北京李大钊故居管理处、西城区公共图书馆、学校三方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联合研发活动课程,提高学生在图书馆和博物馆学习的获得感,让学习变得更加有效,更能拓展到后续的个人信息素养提升中来。

        樊亚玲表示,图书馆、博物馆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机构,肩负着为社会公众和青少年儿童传播历史知识、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职责。在即将的实践过程中,“5+1”的图博合作形式,可适用于任何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复制和移植,两馆应积极协作开展好馆藏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这对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博物馆文化品位以及社会影响力提升、推动区域文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与会代表认为,本次论坛将助推图书馆、博物馆双方在公共文化服务、文旅融合等方面的进一步合作,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与效能。图博系统间的双向互动,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首都城市文化底蕴和品质,推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促进全民阅读事业的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

        “2023角楼论坛”由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主办,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北京市石景山区图书馆、北京市海淀区图书馆承办,河北大学管理学院、中文在线及图书馆报协办支持。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