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自富
“哲学地趋近科学”,是加拿大知名哲学家马里奥·邦格在98岁高龄时出版的《搞科学:在哲学的启示下》一书中,就科学与现代哲学关系问题给出的结论。当下人工智能领域中AlphaFold、ChatGPT等的进展,使当代科学在面对如何发现新知识、处理科技和社会的复杂关系等问题时,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如何选择科学进步的方向和路径,或者说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就继续成为焦点。
邦格1919年出生于阿根廷,1966年起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长期任教,2020年去世。他不仅是哲学家和物理学家中的长寿者,经历了二战和信息革命、互联网的兴起,也是当代哲学“语言学转向”的亲历者,著作等身,而晚年出版的这本小书,无疑是他作为科学实在论者对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这个经久不衰的问题作出的总结。
据他在本书前言中所说,建立一种新的科学研究理论的工作,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写作两卷本《科学研究》期间,而本书也继续整合了他在这之后的一些研究成果,为读者呈现了一位物理学和系统科学背景的科学哲学家的完整观点:即一种相对传统的基于物理实在论、系统唯物论的科学哲学,并将物理实在论的强纲领推广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提出其独特的科学主义主张,为此对历史上和当代的非实在论科学哲学、诠释学、现象学等大加挞伐,似有矫枉过正之嫌,但其积极意义不仅在于恢复近代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哲学传统,同时还吸收融合了现代逻辑和形而上学新思潮的内容。因此,在当代科学实在论发展的潮流中,这无疑是一本观点鲜明、视野开阔、有一定启发意义的作品,值得科学哲学、科学史工作者和爱好者,以及此类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关注和研读。
这本书所覆盖的主题,基本包括了科学哲学的核心内容,例如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成果评价、科学的划界、科学理论的形式和结构、科学与形而上学等,也有两章涉及了科学与社会、技术、政治的关系,并在正文后提供了其他作者关于自由意志和心灵哲学的两篇文章作为附录。其内容的完整性,既可以视为一本科学哲学的简明教科书,也可以为专业人员提供深入研究这个领域若干主题的引导或启发。本书简洁明快,内涵丰富,充分展示了当代物理实在论的理论深度和广度,下面几个主题尤其值得关注和思考。
科学与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研究中绕不开的主题,哲学史上的形而上学从近代科学肇始就以第一哲学、形而上学等名义与科学发生联系并纠缠在一起。无论是欧洲大陆的唯理论者,还是英国的经验论者,以及推动哲学“认识论转向”的康德及之后的哲学家,以及20世纪的现象论、存在主义,都从什么是存在、人类的认识能力、世界本原等各个方面发表见解和陈述理论。近代早期以自然哲学之名义开始科学探索的阶段,很多哲学家本身也是科学家和数学家。亚里士多德传统的形而上学主要包括本体论、神学、普遍科学(第一原理)三个方面,后来也引入了表象与实在、自由意志、心身关系、意义与真理等主题。因此现代形而上学涉及科学研究的基础,特别是当科学逐步远离人们的日常经验和观察,人工智能、基因重组技术、人类大脑计划等深入探究人类自身肉体和精神领域时,外部世界知识如何获得、人类认识能力的限度、技术人造物尤其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等,都构成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挑战。
在本书中,邦格基于物理实在论的立场,从存在论、实在论、唯物论这几个形而上学领域陈述了其理论主张,特点是充分吸收了现代逻辑、系统科学的成果,并在当代认知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背景下,给出了具有较强个人色彩的独特解释。
例如他在存在论方面提出一个精致的层次型存在模型:真实存在——概念存在——语义存在——幻想存在——超实在,并给出了前四个的形式定义,从而为科学的研究对象、表象与实在、语义和真理等问题提供了更完整的讨论视角。
邦格同时旗帜鲜明地运用他根源于唯物主义的物质实在论来驳斥形形色色的反实在论,他认为科学家研究实在,技术专家改变实在,而哲学家怀疑甚至否定实在。并提出本体论同认识论虽然有区别,逻辑上分离,但实际上相互依赖,而基于此观点的物质实在论是唯物论和实在论的融合。由此邦格以他的方式声称驱逐了形形色色的唯心论、反实在论和功能主义,并主张物质实在论本身就是一个科学研究纲领,因此将不再需要引入人类认识能力所不能及的物自体或自在之物,而且坚决否定和批判了多重可能宇宙、缸中之脑、还魂尸、计算主义、诠释学等当代流行的各种本体论学说或哲学纲领。
邦格的实在论以系统唯物论或整体唯物论为特点,他声称融合并包含了所有层次和类别的物质,从而定义了广义的物质概念,克服了历史上素朴唯物论、机械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不足。他认为本体论和认识论相互依赖,将系统唯物论和实在论结合起来称为物质实在论,强调其对科学研究的基础作用,并由此推广到历史学、社会学等领域。
不过,邦格对辨证唯物论的批判忽视了实践的能动作用,而将物理实在论独断地推广到人文社会科学,似乎仍有物理学沙文主义之嫌。
方法论和科学的划界
本书也相对完整地讨论了科学研究方法论、科学理论的形式和结构、科学的划界等传统科学哲学问题。
邦格认为科学研究从确定问题开始,并从行为理论的观点出发,建立了一个如何确定问题的框架:背景、发生器、解答和控制(BGSC框架),由此提出了正问题和逆问题的概念,分析了问题如何选择以及问题体系的结构,重要的是邦格认为传统的标准科学哲学的两个基石——确证论和证伪论都不成立,实验并不能成为相互竞争的假说的最终裁判员,而且按照其坚持的物理实在论立场,类似库恩、费耶阿本德的历史主义或相对主义,也显然不能成立。
邦格认为科学研究计划是原创性研究的开始,这是一个比研究纲领更低层次、更微观的概念,研究计划需要获得资金支持,并由具体研究团队按内部分工执行计划。而对研究计划的评审是确定其科学地位的关键,由此邦格提出了科学划界的标准:科学性,并用之取代确证和证伪标准。科学性指标是精确性、(经验的)可检验性、同以往科学知识总体的相容性这三者的融合,由此邦格建立了一个对研究计划概念分析的框架,包括哲学、知识背景、问题、方法等十个方面,并提出科学研究具有若干哲学前提:科学主义、人道主义、合理性、系统论、实在论和唯物论。
邦格将研究纲领定义为一束研究计划,具有共同的理论、哲学和目的,他列举了数学、生物学、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的不少实例,分析其中一些纲领失败的原因,例如心理学的数字研究纲领不通过实验进行经验验证,以及不能与脑科学兼容,由此从这个角度邦格拒斥了弦理论、多重宇宙论和“万物源于比特”的信息本体论。同时也描述了伪科学的主要特征,并上升到对导致这些伪科学的哲学理论(现象论、行为主义、建构主义和相对主义)的批判,并在研究计划概念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将科学性划界标准进一步细化为哲学、研究方法、目的、成果等九个维度,显然这个比传统科学哲学的要求要严格、完整很多。
但是,用科学性来定义科学划界标准,以及通过形式化来建立精确性,不仅有循环论证之嫌,而且对于人文社会科学是否适用也值得商榷。
公理化和科学主义
科学理论的形式与结构,是科学哲学中对科学家所建立的理论体系的规范性要求,由于语境的复杂性,用自然语言建立的理论陈述往往是直观和启发式的,有些重要的前提或假设并未得到澄清或明示,从而导致歧义和争论。科学史上传统的公理化经常发生在数学领域,其目的往往是意图建立该学科的坚实基础,消除悖论,将学科内部理论陈述严格化和规范化。
邦格在这里将公理化的要求拓展到到整个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并身体力行地建立物理学的公理化体系。在他看来,公理化的主要作用并不是通过形式化来使理论严格化,而是揭示了科学理论直观表述中的默认假设,避免错误的概念推论或实践后果。由此他提出了一个双重公理系统的概念,即每个形式化的数学概念应伴随有语义假说,以确定它的指称和意义。这些语义假说可以被观察和实验推翻,因此这不是约定主义或者工具性的。
邦格认为这种形式化加语义假说的双重公理系统,对于自然科学的哲学研究必不可少,由此得出了一个哲学与科学之间关系的推论:深刻的科学预设了一种亲科学的哲学,因此科学哲学必须具备科学理论陈述那样的严谨性,这个推论简而言之即“科学地哲学化”。
双重公理系统、科学性概念是邦格物理实在论主张的集中表达,由此出发,他阐述了一种独特的科学主义立场:即所有认知问题最好是采用科学进路来解决,科学进路在这里也可以称为“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哲学地趋近科学”,就是采用物理实在论的哲学预设和态度来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并理解其理论成果,
这就是邦格对科学研究中哲学地位的思考。但矛盾之处在于,一方面邦格坚持精确性是科学性划界标准的核心维度,另一方面又认为科学主义并不是在社会科学中采用自然科学的(精密)研究方法,精确性的界限究竟在何处,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结论
邦格主张科学价值中立而技术并不是,但他同时也认为存在着技术与科学高度结合的技术科学。当AlphaFold这样的人工智能软件能独立高效地做出生物学的科学发现,ChatGPT在与人类对话以及帮助人类完成部分智力工作时表现出来的类意识性特征,邦格的物理实在论及其背后的形而上学将面临着挑战:技术人造物的研究计划和纲领是不是具有科学性以及如何评价其成果?人工智能是一种怎样的本体论地位?在拒绝计算主义和数字研究纲领的同时,物理实在论能否找到这些问题的新解释?
本书具有与科学哲学标准教材不同的风格,那就是对逻辑实证主义、功能主义、批判理性主义、诠释学、现象学、反实在论等各种思想的严厉批判,并未给读者留下太多权衡思考的余地。对于不熟悉科学哲学领域的读者,作者广博恣肆的行文风格无疑将带来挑战;但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邦格主张的物理实在论的强纲领,也不会显得天经地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