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安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中小学数字教材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于202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分别为《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出版基本流程》《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数字教材出版活动的基本流程,对中小学数字教材提出了质量要求,给出了检测流程和检测方法,并提出了能够兼容教育领域和出版领域的整体方案(中国新闻网2022年11月1日)。
此前,国家教材委员会发布《全国大中小学教材建设规划(2019-2022年)》,首次对我国教育领域各学段、各学科领域教材建设作系统设计。根据新规,今后,中小学教材不得有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如发现教材内容有错误或出现较大争议应及时修订,义务教育学校不得选用境外教材。高校教材建设将成“双一流”考核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我国教材管理明显加强,但仍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除中小学教材之外,其他教材尚缺乏专门管理办法,管理职责任务还不清晰,编审用标准和程序还不明确,激励保障和监督机制还不完善。迫切需要从国家层面健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健全机制、强化措施、堵塞漏洞,加强激励和保障,推进大中小学教材规范管理。
教材的质量和水平,是教材建设的核心任务,也是决定教材政策推行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要明确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全面推进教材建设理念、机制与方法的创新,形成教材体系建设的合力;另一方面,要坚持整体规划,系统推进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教材的有机衔接,从而建立纵向衔接、横向配合的现代化教材体系。
教材体现国家意志,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载体。正确处理教材的政治思想性与科学性、适切性、相关性的关系问题,处理好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培养个性的关系问题,在解决好教什么、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这一教育核心问题上下功夫,努力推出优质的、一流的统编教材。教材管理要直面教材建设的问题和挑战,健全体制,补齐短板,强化督促检查。同时处理好“严”与“活”的关系,加强激励保障,激发建设活力,切实提升教材质量。
建立健全教材管理制度,是推进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保障。一方面,通过出台教材管理办法,包括各级各类教材管理的规章制度体系和教材编写、审定、出版和选用等环节具体的规章制度,保证教材建设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推动地方和学校完善教材管理配套措施。建立健全地方和学校教材管理的具体规章制度。在教材建设方面,不仅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更要尊重基层教育工作者和教材使用者的建议,还要及时回应社会的关切。唯其如此,才是真正对学生负责,对国家的未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