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但能从中感受到宝钗处在礼教与人性的挣扎之中,甚至能感受到作者本人在其中的挣扎,与文中另一女主角林黛玉对照着看,这种挣扎与迷茫更加明显。学生若能在教师的唤醒之下,从家庭、社会以及作者三个方面去还原历史语境,体会历史的幽微与深邃,感悟作者隐晦、复杂、矛盾的情感意涵,他们的感觉就会慢慢敏感起来,审美意趣也会逐步变得精细,也就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的第三个层次。
■潘红胜 孙琴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要求学生“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选入高中语文统编教材的《红楼梦》就是一本很好的实践教材。它在审美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内容,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审美体验。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学生即使读完了这本书,他们的审美认识很可能是肤浅、模糊、碎片化的,甚至可能是实用功利的,违背了审美教育的初衷。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对母语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引发他们的审美思考,至于能理解中国古代美学精神,最终获得对经典名著的美的享受,就成了摆在高中语文老师面前的重大难题。阅读《红楼梦》,学生们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情节,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本文将以一次以分析薛宝钗形象的教学课堂为例,从“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角度谈谈审美教学的方法,以供同行参考。
学生审美意识不到位
初中教材中曾有一篇朱自清先生的名为《背影》的散文,当年就曾引发过一场关于实用、道德和审美的大讨论。有人认为朱自清的父亲为了给儿子买橘子翻越月台,是一个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不应大肆宣扬,激进者甚至认为这篇课文应该从教科书中撤去。无独有偶,也有学生将打虎的武松理解为一个虐杀珍稀野生动物的人,将移山的愚公理解为一个破坏自然环境的人等等。这种以道德或法律的审判去代替审美的心态,折射到《红楼梦》的几个主要人物身上,就会出现匪夷所思的人物形象评价,如网络上盛行的将林黛玉视为“作精”,将薛宝钗视为“绿茶”,将贾宝玉称为“渣男”等等说法。在学生当中,对人物简单粗暴地贴标签加道德审判的做法比比皆是。这些都是审美意识不到位以及审美理论的缺乏造成的。
面对作品,不能把善完全等于美,把恶完全等于丑。《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十分符合道德,但它并不是一篇美文,我们也无法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安娜·卡列尼娜》写的是安娜出轨的故事,它仍是俄罗斯文学最璀璨的明珠之一。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在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不要急着去做道德评判,不要急着贴标签,而是首先应该从审美的态度出发,运用基本的审美理论,全面地去看待人物乃至作品。
明确审美态度与标准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谈到,审美活动的标准既非认识的客观性,也非道德的规律性,而是个人情感的某种先天普遍性。朱光潜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中明确提出:“实用的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科学的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美感的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孙绍振在《〈背影〉解读的理论基础:审美价值和历史语境》中也提到:“审美价值是以情感为核心的,情感丰富独特的叫做‘美’”。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明确这一点:“审美价值”应成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基本准则。
课堂展示:以薛宝钗形象分析为例谈审美的三个层次
(一)课前准备
在正式课堂之前,师生做了如下准备:
1.学生通读《红楼梦》全篇(百二十回版),写一篇关于薛宝钗的小作文,角度自选,要求有理有据。
2.教师将学生的作文汇总,提炼出主要角度、人物形象关键词以及相应事例。
教学目的:了解学生分析人物的主要角度是否符合审美,引出审美的第一个层次。
(二)展示关键词
学生果然如教师所设想的那样,基本上是分析薛宝钗的人物形象,且大部分是单纯分析她的性格特点,只有少部分学生将她的性格和家庭、社会环境及时代特征联系起来。
主要关键词及相应事例如下:善解人意、关怀他人——给贾母点热闹的戏,帮湘云开螃蟹宴等;
才貌双全——大观园赋诗拔得头筹,给贾宝玉讲《寄生草》等;
聪明能干——协助探春理家等;纯真可爱——羞笼红麝串,扑蝶等;
深情——宝玉挨打前去探望劝慰,为宝玉绣肚兜等;
理性超脱——《咏白海棠》诗及“几曾随流水,岂必委芳尘”句;
受封建礼教毒害——劝告宝玉走仕途之路等;
冷漠冷血——金钏儿投井安慰王夫人,嫁祸黛玉等;
圆滑世故——给贾母点热闹的戏、金钏儿投井安慰王夫人等;
维护封建道德——《凝晖钟瑞》一诗歌颂孝道,“女孩子不认字才好”的言论等;
矛盾——“女子无才便是德”与自身多才多艺的矛盾,宣扬三从四德,疏远宝玉与关心、钟情宝玉的矛盾,冷与热的矛盾等。
(三)文学审美第一层次:美的形式
美的形式即“在感知各种形式因素的基础上,读者借助想象力唤起的某种艺术形象”。这里所说的艺术形象即审美的对象,具体到这次作文就是薛宝钗这个艺术形象。艺术形象不等同于我们生活中的人,而是生活在作品中。上面的关键词就是学生在文本中提炼出来的薛宝钗形象的概括,还提出了相关论据。仔细观察这些论点及论据,不难发现,学生们就同一个论据分析出了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甚至对同一件事产生了截然相反的看法,比如说同样是给贾母点热闹的戏,有的学生认为这是善解人意、关心他人,有的学生却认为这是圆滑。还有宝钗扑蝶不小心在滴翠亭听见小红和坠儿谈及贾芸时,为怕对方发现闲话被自己听到,连忙说自己是找林黛玉这一情节,有的学生认为她就是嫁祸黛玉,有些学生则认为她只是随口提到了黛玉,并没有嫁祸的想法,还有学生认为这里展现了宝钗的急智,赞美她能随机应变。还有的同学认为薛宝钗整个人就是很矛盾的。
由上可见即使立足了文本,学生们对同一件事同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评价,那么哪一种看法是对的呢? 教师是否有必要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呢? 这自然是否定的。以“审美”的态度去阅读文章,首先要破除的就是所谓的“标准”,只要学生获得美的感受,阅读课程就是成功的。
从学生们的作文来看,他们已经较多地谈及“美的形式”,他们已经关注到具体的艺术形象给他们带来的美的感触;在分析形象的过程中,也能谈到表现手法,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它们带来的美的启示。有的学生还谈到,在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作者所运用到的语言艺术,如薛宝钗本人的语言,作者描写薛宝钗时所运用的语言都令他感到美的愉悦。
以上便是人物形象相关的“美的形式”最典型的三个方面:基于文本的人物形象分析即形象的美,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即技巧的美,塑造人物的语言即语言的美。这也是学生们最易体会到的,它们非常重要,但是不能停留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因素。
(四)文学审美第二层次:历史语境
“历史语境”包含着丰富复杂的历史内容,是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特定民族的现实生活的反映,是历史的折光。
作文中有部分学生谈到,薛宝钗也曾热烈过,但最终变成了一个封建淑女,有学生从家庭环境出发,将薛宝钗的家世与林黛玉的相比,和其他小姐、丫鬟的身世相比;也有学生将宝钗置于社会环境之中,认为黛玉是独立于时代,而宝钗是顺应时代,有学生则谈到封建礼教对她的毒害等。不难看出,已经有部分学生意识到,薛宝钗不是一个独立的人物,应将她的性格形成与家庭和时代联系起来。教师需引导学生思考:薛宝钗的家世是怎样的? 她从小受到怎样的教育? 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 对于宝钗这样的女性有怎样的要求? 当学生意识到,一个人物性格的形成有它复杂的家庭和社会及时代的原因,他们对这个人物的认识自然就不会停留于标签化的谩骂,甚而能体会到这个人物可爱与美好。
当然,我们不能满足于此,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作为故事的主角之一,为何薛宝钗如此美好,却没有成为作者情感寄托的终点? 为何作为作者投射的贾宝玉最终选择了林黛玉? 以这些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自发去了解作者、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作者自己对人物的看法。
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1.关于作者
作者是谁? 两个作者以谁为主?
2.关于版本
①选取哪个版本系统,脂评本还是程高本?
举例:是对金钏自杀的态度上,脂评八十回本《石头记》,写薛宝钗劝王夫人的表情是“叹道”,而“增评补图”的百二十回本《石头记》,将两处“叹道”都改成了“笑道”。“叹”表同情,“笑”是冷酷,一字之差,薛宝钗的形象就两样了。至于程高本可能改动了黛玉的死和宝钗嫁给宝玉的时间的先后,造成不少人以为薛宝钗横刀夺爱,是宝黛二人感情的第三者。
不同作者是否会造成人物形象的前后割裂?
3.曹雪芹是一个怎样的人?生活在怎样的时代?
①可向学生介绍红学的分支曹学。
②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宗教有什么特点?
4.曹雪芹想塑造一个怎样的薛宝钗? 作者对薛宝钗的态度有没有在文中体现?
①他对女孩子的立场。
第一章作者谈及创作意图时,就说要为“闺阁昭传”,可以说每一个红楼女儿都凝聚了曹雪芹的一把辛酸泪,这是作者的文本立场。还有哪里体现了作者的这个立场?“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等。
②作者欣赏自己笔下的薛宝钗吗?
赞赏其品格才情:“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等。
贬斥其思想内涵:不讲真话类似虚伪,劝宝玉走仕途经济、宝玉甚至说她“国贼禄鬼”,作者对这些地方的贬斥也是很明显的。
同情叹息其遭遇:“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等。
我们不但能从中感受到宝钗处在礼教与人性的挣扎之中,甚至能感受到作者本人在其中的挣扎,与文中另一女主角林黛玉对照着看,这种挣扎与迷茫更加明显。学生若能在教师的唤醒之下,从家庭、社会以及作者三个方面去还原历史语境,体会历史的幽微与深邃,感悟作者隐晦、复杂、矛盾的情感意涵,他们的感觉就会慢慢敏感起来,审美意趣也会逐步变得精细,也就能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的第三个层次。
(五)文学审美第三层次:象征意蕴
“象征意蕴”即文学作品中形象或意境的象征意味。
在学生对薛宝钗的评语中,有一个词频频出现,即“封建淑女”。他们很难意识到,封建社会并非我国独有,为何只有我们能培育这样一个封建淑女呢? 此外,这样的封建淑女是只有这一个,还是某类人物的代言人呢?薛宝钗是否代表了某种文化人格与哲理内涵? 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是否以自己的不同心境和处境代入其中,从而作出种种不同的解读?
1.薛宝钗的做法最符合我们传统文化里的什么文化哲理?
她从来不偏不倚,关心别人但不深入,没有和任何人深交;她入世但不深,四平八稳,深谙中正平和之道;她从未行差踏错,受所有人欢迎,人人夸赞。如此种种,无不显示她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儒家“中庸”思想的典范人物:讲求统一、秩序、传统;讲究仁爱、礼让、义务;强调人际的和谐;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完成“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等等。“中庸”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进了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构成了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深层的一部分。历史上这种“高士”“君子”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甚至“伪君子”文化也很发达,像文学作品中的刘备、岳不群等。所以薛宝钗并不只是一个文学形象,而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代言人。可让学生由此思考:林黛玉又象征着哪类人、哪种文化人格呢? 贾宝玉与她灵魂契合,是否象征着作者最终的文化和哲学选择呢? 如果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评论的点是否还仅仅人物形象本身上呢? 当然,如果只看文化哲理本身的话,那我们肯定也会失去体悟融解在形象内容之中的意味的。
2.读者的审美层次对理解人物的影响。
我们刚刚看到薛宝钗就是符合“中庸”之道的、具代表性的封建淑女,但是在清代,拥林派实际上占据绝大多数;解放后薛宝钗遭到了严厉的批判,成了封建道德的代言人,人人喊打;八九十年代以后,对她的评价才慢慢变好,这不但显示了社会心理的变化,也表现了我们审美层次的上升、审美角度的多样化。如今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标签化的评价,有其可喜的一面,即更多的人开始阅读经典,但也不无悲哀地显示出,当代许多读者实际上缺乏美学修养。作为教师,不应放任学生中这样的思潮泛滥。
要求学生以“审美”的态度去阅读作品并就此给出三个方向,并非给学生下一个最终结论,只是希望学生的审美心理能够与经典作品的审美结构同步,能够从更多的层面地去领会作品的美感,去欣赏经典作品中的人物,避免单一、功利的审美,从而获取更多的审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