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栋
学术出版作为出版业的核心板块,在推进出版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家大学出版社,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依然是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服务科技发展需求,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凭借母体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深耕学术出版。近年相继策划出版了“大飞机出版工程”“海洋强国出版工程”“东京审判出版工程”“核能与核技术出版工程”“能源与环境出版工程”“精准医学出版工程”“黄河流域水利碑刻集成”“中华博物通考”等大型学术出版项目,在推动大学学科建设、助力提升学科影响力的同时,力争在新时代出版高质量发展中有新的突破,更好地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为全社会服务。
以大众化夯实学术出版与读者需求的桥梁
学术出版既要兼顾图书的学术内涵,也要致力将这些稍显艰深的内容推广到普通读者手中。上海交大社力求将合适的学术图书打造成面向普通读者的大众读物,在2022年启动市场遴选重点图书项目,将学术文化类图书作为主要支持方向,合力推动学术图书的大众化和品牌化。入选2022年“中国好书”月度榜单、光明书榜的《六千里运河,二十一座城》就是经过编辑不断打磨,从一本研究城市文化的学术专著成功转变成可读性强、具有较好市场表现的学术文化类好书。
学术出版大众化,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将专业学术资源向大众普及的途径,从而提高大众对科学知识的关注与兴趣,进而推进学术出版普及化。
以国际化提升学术出版国际话语权
学术出版国际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一环,也是学术发展的自身要求。学术出版国际化通过输出国内的优秀学术图书,向国外展示中国文化经典和新时代中国优秀的学术成果,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与对话。上海交大社拥有良好的国际合作平台,连续多年获“重点文化出口企业”荣誉。2022年,8种图书入选全国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3种图书入选中宣部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4种图书入选中宣部丝路书香项目,在全国大学社排名前列,上海地区出版社排名第一。目前不仅有学术出版系统化的版权输出,还与海外知名学术出版机构联合设立出版中心,为上海交大社外向型选题开发和优秀学术图书的国际化大大提供了便利。
在各类走出去基金的引导下,上海交大社每年近百种的图书版权输出或出版,尤其是优秀学术图书,比如原创类学术著作“大飞机出版工程”“光物理研究前沿系列”“智能医疗器械研究前沿系列”均已整套图书形式输出到国外的著名出版集团。在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的同时,有力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尽绵薄之力。
以数字化推动学术出版融合发展
随着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学术图书素材来源、内容表达,图书呈现、宣传和运营方式等出版环节均发生了革新,积极探索数字学术出版新模式是学术出版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促进融合出版模式的探索,上海交大社在推进制度建设、积极酝酿融合出版平台、制定相关激励政策的同时,一方面积极挖掘传统品牌图书,如基于大飞机出版工程的立体化知识服务平台;另一方面,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主动创新学术出版的融合出版模式,例如给学术图书配套相关解析视频等,探索融合出版的发展模式。
深耕学术出版的数字化融合,推动出版单位实施学术品牌力提升,立足上海交大社优势精耕垂直领域,是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数据库云平台》整合七个学术数据库,发挥了学术出版数据库“集群”优势;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专项规划的《大飞机立体化知识服务平台项目》,以核心出版产品——“大飞机出版工程”系列丛书为基础开发,逐步向学术领域知识的结构化、关联化目标迈进,秉持“内容为王”策略,平台在为航空领域的各类受众或组织提供优质内容和服务的同时,注重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开展调研,进行需求深度分析,努力创新传播手段和方法,加强与相关领域、传播平台的合作,以提升平台资源的被获知度、体验度和影响力。
(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