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2月01日 星期三

    修炼读书的第三只眼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2月01日   08 版)

        《马大勇心解三国演义》,马大勇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8月,68.00元

        ■陈琛

        读书,人人可为,但你读我读,大不一样,最大差别在于手眼。太专业的书,像天体物理、纳米材料等等,不用说是不好读了,其实“四大名著”这类低门槛的书也不好读,甚至更不好读。到乡下找个不识字的大爷大妈,关羽张飞、武松李逵、孙悟空猪八戒、贾宝玉林黛玉,照样给你说个活色生香、天花乱坠,好像那就是住在他/她村东头的邻居。没点特别的手法眼力,还真不能轻易狮子大开口,说我能有点独到之见。

        马大勇教授这本《心解三国演义》还是足够独到的。说它独到,是因为这里面有着读书的第三只眼。

        提炼出“三国智慧”的概念是本书的第一大亮点。《三国演义》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言人人殊。大勇提出“这就是一部智慧之书”——“在每一个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十字路口,真正决定其发展方向的不是武将的战阵斗杀、金戈铁马、长枪大戟、十荡十决,而是统帅部的运筹帷幄、千里决胜,是大脑的交锋、是智慧的较量。智慧是改变历史、创造历史的最强大的驱动力、最锋利的武器,甚至,它就是不二法门”。

        为了证明这一点,本书以东汉末年最高权力的几次更迭转移为例,从何进低智商的死法改变历史说到王允用连环计击溃了董卓这个庞然大物,从贾诩三寸舌改变历史进程说到三国时代三大战役之首的官渡之战。这一大型个案几乎占了全书一半的篇幅,但因为以各色人等的智慧面影穿插其间,读来并无冗赘疲倦之感,反而愈来愈兴味淋漓。书中的叙述当然是以小说原著为蓝本的,但是“重讲”的过程中加了很多的剪裁与拆洗,那就给了读者一种“熟悉的陌生”或曰“陌生的熟悉”,让人体会到讲述者雄视阔步、挥麈快谈的风范。

        作为“三国智慧”概念的延伸,本书特设“智慧人物点评”一编,在这里最能看出作者“知人论世”眼光的“独”与“毒”。诸葛亮是古今完人,智慧符号,本书却对他“另眼相看”,以为他在魏延问题的处理上犯下了“权术驾驭”“胸有成见”两大弊病,从而导致不得不以极端手段解决矛盾,那就造成了他与魏延身后的蜀国人才梯队建设黄茅白苇,一片荒芜,作者痛切地说:“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一个系统单位,如果有了人才而没有被发现,有了人才没有被摆在合适的平台上,有了人才而把他毁掉、杀掉,这个国家民族、系统单位的衰落和灭亡就是早早晚晚、不可避免的一个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诸葛亮要为蜀国的提前灭亡负有一份沉甸甸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些论断既鞭辟入里,又弦外有音,足为一种“资治”的有益参考。作为课程的“三国智慧与领导力”能走上清华、中欧、德勤、上海高金这样的顶级平台,获得无数商界精英的好评,绝非偶然。

        对于庞统这位与“卧龙”并称的绝世高手,本书特别指出他“被名利的毒火蒙蔽了双眼”,因而是位被炒作出来的“虚士”;对于贾诩这位“死跑龙套的”小配角,本书则又从军事智慧、政治智慧、人生智慧角度对他致以“三维”敬意,甚至称他为“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可免于刑戮”(孔子赞南容语)的百分百智囊;对于于禁这位更不知名的“群演”,本书则拿他“无言的结局”引出“人固不易知也”的深刻命题。凡此种种,没有把厚书读薄、薄书读透的本事,是不可能生出这样令人拍案叫绝的见地的。

        有卓越的见解,还得有合适的方式传播,不能茶壶里煮饺子——道(倒)不出来。作者自谦这本书常常会借鉴评书或单口相声的讲法,有时候过于贪图“可听性”,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一大优点。遥想当年,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品三国”,有人就批评他把学术讲得像评书。其实把学术讲得像评书,甚至像相声有什么不好? 陈平原先生在《作为学科的文学史》一书中专设《文学如何教育——关于文学课堂的追怀、重构与阐释》一章,对鲁迅为代表的那些“课堂内外的笑声”极致推崇,其实,这也应该是每个“嘴力劳动者”的共同追求。而从口头落实到纸面,大勇在小标题上也颇下了一番工夫,诸如“刘备摔孩子的技术分析”“关羽可能很好色”“一顶帽子引发的血案”“玻璃心吕布”“骂不过,就动刀”“置之死地而后死”“诸葛亮的阴森一笑”“姓马名岱字丁林”“相当于高铁”等等,不看正文,也有解颐之效,让人陡生“欲知其所以然”的兴趣。这又是值得体悟的聪慧与苦心。

        有一次与大勇酒边闲谈,不知怎么说起“金批水浒”,他称金圣叹是“天下第一会读书人”“能从没有字的地方读出字来”。这部《心解三国演义》可说是颇得“金氏心传”的“马氏心解”,是很好地呈现了作者自己的读史阅世之“心”的,而读者也必从本书的披读过程中增进自己的史心、文心,乃至用世为治之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