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2月01日 星期三

    德寿宫:一条通往南宋历史文化的幽微小道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2月01日   10 版)

        《德寿宫八百年》,周华诚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年10月第一版,78.00元

        ■成向阳

        公元1162年,南宋王朝第一位皇帝宋高宗赵构退位,且搬出皇宫大内,迁入由宰相府改建的德寿宫居住。自此,德寿宫作为太上皇退养的皇家宫阙进入南宋政治文化史。直至1279年,元军攻入都城临安,这一占地17万平方米、荟萃南宋文化艺术精华的皇家园林毁于兵火,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风云变幻八百年之后,在昔日遗址之上,伴随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行动的展开,一项复原德寿宫的重大文化工程紧锣密鼓地展开。这一汇集当代考古、文保、古建等各行业精英参与的工程,也直接催生了《德寿宫八百年》一书。几乎与考古、重建工程同步,作家周华诚进入考古发掘现场,贴身采访,跟踪记录,并在深入研究相关文献与学术著作的基础上,完成了这部18万余字的《德寿宫八百年》。

        从内容来看,《德寿宫八百年》一书并不是要直接告诉读者德寿宫这座南宋皇帝寝宫八百多年中衍生出来的种种历史故事,而是重在讲述在其湮灭于历史风烟八百多年后的今天,当代人为了保护德寿宫这一历史文化遗存,而在考古发掘、建筑复原、遗址展示、文化保护和价值阐释等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

        该书总共七章三十节,呈总分总结构:第一章“水流云在——雪落德寿宫”以一场历史记载中富有人情味的大雪,引出德寿宫的前世今生和复原德寿宫的缘起。第二章“地下故事——潮湿的遗址”写德寿宫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与攻关策略。第三章“惊鸿留影——宫殿上的仙鹤”以宋徽宗赵佶的一幅《瑞鹤图》引出德寿宫复原的古今科学依据。第四第五第六章则分门别类,从德寿宫遗址出土的石头、瓷片、生活器物等具体文物入手,管窥南宋文化艺术风貌。第七章“解码宋韵——德寿宫的讲述者”则在前六章基础上归纳升华,进一步肯定从德寿宫这一历史遗迹上折射出来的南宋文化价值。

        该书的面世,为后世留下了一份不可多得的德寿宫研究文献,其写作思路与方法更为当代的同类题材写作提供了借鉴。本书的写作过程与工程建设几乎是同步的,但这种“同步性”其实并没有给作者的写作带来多少便利。事实上正相反,同步写作即困难本身——作者在进入写作时眼前并无实际参照物,作为具体表现对象的“德寿宫”并不在场。所以,可以作为写作对象的,只能是眼前这群具体的、鲜活的且与德寿宫有着密切关联的考古工作者、文物保护工作者、古建设计和施工者,以及他们手中发掘出来的或者正在脑子中构想的与德寿宫相关的残片。而即使是这些信息残片,也不可能立即端到眼前来细加观摩,以资写作,要想细看,还必须进入现场,深入考古发掘的底层,获得第一手资料。所以,这个写作过程只能是以行动创造存在,让一个并不“存在”的德寿宫同时在两处“生长”起来。一处是在遗址之上,另一处则是在作者心头和眼前的白纸上。

        为此,作者无数次深入现场,亲身经历了这一重大文物保护、遗址保护和复原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呈现了其中每一个关键时刻具体建设者的艰难抉择与创造性贡献,从而为这一当代重大文化工程的营造史留下了历时性的动态剪影和可资研究的珍贵文献。比如,针对考古挖掘现场的防水问题和遗址展示中的现场保护问题,以及中区大殿的整体设计理念、思路和具体施工细节,作者都在专门章节中以翔实的采访资料和可信的数据予以呈现。这些章节高度写实,且涉及考古挖掘及重建过程中的几乎所有关键难题,资料繁复且专业性极强,但作者却以条分缕析的处理和艺术化的呈现手段,赋予这些冷冰冰的术语和数字以生命的温度,使它们超越了一般非虚构纪实性写作的藩篱,具备了面向未来时空的文献意义。

        《德寿宫八百年》是一部多维度书写、多音部呈现、多种性质文本共同参与的复调式作品。正如那座在湮灭八百多年后,借助无数参与者的集体智慧,汇聚当代各行业顶尖科学技术精华,从遗址上重新一点一点“生长”出来的德寿宫中区大殿一样,周华诚此书的写作同样是在扎实采访与周密考证基础之上,凭借非凡的创造性,捕捉灵感的雨丝风片,整合各种性质的文本,一鳞一羽,聚精微而终得大成。在这本书中,作者至少整合了历史资料、考古成果报告、工程施工计划、技术数据、新闻媒体报道等文字资料,以及与南宋画作、陶瓷、玉器、花木、歌舞、酒水、美食研究等有关的一切可触的资料。

        《德寿宫八百年》一书最值得称道的还是其在解密南宋、认同南宋方面具有的文化意义。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北宋亡后,宋室南渡,宋高宗赵构一手创建了延续152年的南宋王朝。但是,于一般人而言,南宋又是一个被严重遮蔽、误读和忽视的朝代,于是我们一方面对其经济、文化、科技及生活方式的一鳞半爪感到惊奇,另一方面又对其整体风貌和文化生活日常不明就里。而《德寿宫八百年》一书所做的,正是通过解读德寿宫考古发掘出的文物,围绕朝代更迭、帝王轶事、宫廷生活的画卷,带领读者游走于历史与当下,在古今对照与互补之中,揭开南宋文化生活神秘的面纱。

        综上,作为一部与历史遗迹考古与遗址保护、展示复原工程相伴相生的著作,《德寿宫八百年》的整体价值是远远超出它作为一本书的有限体量的。事实上,周华诚以他的创造性写作,打开了一条通往南宋历史文化的幽微小道,并以烛火二三,引领着有意者的寻访之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