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3年01月18日 星期三

    契约文书入《八闽文库》是学术进步

    刘志伟 《 中华读书报 》( 2023年01月18日   08 版)

        刘志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近些年契约文书的收集、编辑、出版蔚然成风,不过,把契约文书编入像《八闽文库》这种大型的地方文献丛书的,在我所知,并不多见。

        我们常常说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而这种传统长期以来都是由大量传世的文献作为载体。但是,过去在文字使用的传统上,一直存在一种偏见,即只有士人留下的文字才能登上大雅之堂。日常生活中的文字传统,历来都不能登堂入室,未能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以文人学者的书写为核心,列入典籍文献,编入文库,入藏书楼的,都是上层的、国家的、帝王将相的、读书人的、有高深学问的学者笔下的文字。那些看起来凌乱、细碎的民间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都被学界所看不起,没有进入文库之列。

        虽然从梁启超创导新史学以来,一代代学人呼吁了一百年,要把民间的,反映日常生活的文字纳入史学研究的视野。但这种呼吁,不要说在政府、社会,甚至在学界,都应者寥寥。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从梁启超的呼吁到顾颉刚等学者的大力提倡,从民俗学运动到后来社会经济史研究的领域,重视民间文书的收集、整理、研究,也一直是我们的坚持。

        傅衣凌先生、梁方仲先生等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开创者们,他们从开创社会经济史研究传统的那一刻起,就开宗明义地把民间文书作为主要的追求,呼吁开创新史学,尤其是社会经济史研究,要注重这些在民间日常生活、经济活动里留下来的记录。前两年郑振满教授带我们去永安,到黄历乡看傅衣凌先生开始利用乡村契约做研究的地方,我们当时感觉就是一次朝圣之行。

        我们多年一直在沿着老一辈学者开拓的这条路走下去,尤其是厦门大学的几代学者,从傅先生、杨国桢老师、郑振满、陈支平等到现在更年轻一代的学者,他们的努力现在已经成果蔚然。几代学者的接续努力,终于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不管是国家社科基金,还是到学校资源的投入、社会人士的关注,民间文书研究都已经成为显学。所以,《福建民间契约文书》被列入福建省政府古籍整理出版工程《八闽文库》,还专门召开高规格的发布会和研讨会,不禁让人感慨这是几代学者努力的一个标志性的成果,也让人想跟郑振满、宋怡明在永泰,在更广大的乡村中去看他们的研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