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2月07日 星期三

    这本著作沉淀了作者的个人思考,把现代文学名篇讲得生动、细致、深入。

    生动细致的中国现代文学课

    陈国恩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2月07日   11 版)

        《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温儒敏著,商务印书馆2022年9月出版,78.00元

        我把《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视为现代文学研究“守正创新”实践的一个历史侧影,因为这本著作是温先生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从事教学时撰写的讲稿整理而成。他的讲稿在讲授中不断修订、补充,到现在按照现代文学名篇讲解的学术标准统一整理,实际上沉淀了这几十年过程中他的

        个人思考,留下了时代的影子。除了它今天面向大众阅读和中学语文教学的特定目的,把现代文学名篇讲得生动、细致、深入,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外,我觉得它还包含了值得认真思考的学术史方面的价值。

        从学术史的角度来读这本著作,我认为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思想性艺术性兼顾的名篇观。作为一本现代文学名篇讲解,首先什么是名篇? 从这本著作所选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温先生的文学名篇观念。他所理解的名篇,就是作品写得好,或者是在文学史上发生过重大影响、具有时代性。这些作品的经典地位的确立,标志着文学逐渐回归了它的本身。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有

        一份特别厚重的历史感。二是由思想性统领艺术形式的审美观。这种审美观,重点是从思想与艺术的整体性中把握作品的特点,通过与作家、作品的心灵对话,找到进入艺术世界的通道,这非常考验批评者的思想力和艺术鉴赏水平。用这样的审美观读作品,读出的是批评者与作品引发心灵共鸣的内容,既直指审美对象,也直指批评者自性。比如如何讲《狂人日记》,温儒敏先生抓住其“忧愤深广”,强调其不止“狂”中有“醒”,还弥漫寂寞与悲哀。这对此前关于《狂人日记》的主题及狂人形象究竟是写实还是象征等争议是一个学术回应,接着才讲到《狂人日记》可当一篇寓言或者诗歌来读,切中作品的思想艺术

        特色,也传达出批评者个人的阅读和思考重点。讲徐志摩,他说徐志摩是“跳着溅着的一道生命水”。基于对诗人徐志摩的整体性审美判断,他说:“徐志摩的诗大都是说不上什么‘思想意义’,也不具有‘深刻’的思考,但对于诗歌来说,这本不一定是缺点,生活中本来很多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转化为诗也可能令人感动。”

        三是史论结合、注重细节解析的方法论。《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它所收的各篇名作的讲解,都是把思想意义落实在文学细节的分析上,对作品意义的新理解,建立在对作品细节的具体分析上,体现了整体理解与具体解读

        相互激发、把作品的阐释推向深入的特点。比如把《伤逝》解读为替“五四”式爱情唱的一曲挽歌,他特别用一节篇幅来细读,意在读出“那些被忽略的缝隙”里的意义,强调作品的“挽歌”的调子,明显体现了温儒敏先生在治学方法上,用细节意义强调作品主题的学术创新的自觉追求。四是重视基础教学和文化素质的语文教学观。温儒敏先生近年把精力转向中学语文教材建设,出版了多种语文教育论著。他在这部书中,特别注重选择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并在整理成书过程中预设了中学教师的假想读者,在具体内容方面加强了对中学语文教师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分析和论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