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1月23日 星期三

    从百年大变局看世界与中国

    刘悦斌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1月23日   10 版)

        《世界百年大变局》,左凤荣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22年9月第一版,78.00元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大判断。这一判断已经被广泛接受,成为一种共识。那么,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如何产生的?它的现状如何? 在这一大变局面前,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这些是大家特别是负有国家治理责任的领导干部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左凤荣教授等著《世界百年大变局》一书对这些问题做了很好的描述和探讨。

        1

        本书对百年大变局做了全面、深刻的论述和分析,既有广度,更有深度。过去百年间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大变局涉及到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思想观念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影响,既是广泛的,也是深刻的,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和人们的生活。本书分为六编,分别论述了国际格局、世界经济重心、科学技术与产业革命、世界思潮、大国关系、国际秩序与全球治理在过去百年间发生的巨变,多角度、全方位呈现了百年大变局各方面的样貌。分开看,是一个个专题论述;合起来看,就是百年来世界大变局的基本全貌。

        本书对世界百年大变局做了客观、平实的叙述:国际格局方面,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曾经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和另一个欧洲强国法国虽然每次都是战胜国,但是损失也非常大,远离战场的美国乘势崛起,而新建立的苏联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战后形成两个阵营,开启了美苏争霸大戏,竞争的结果,是苏联解体,美国一极独霸。但是随着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美国的霸权地位遇到了挑战,其中中国的崛起对国际格局的变化发挥了重大影响。世界经济重心方面,美国超过英国和西欧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战后在美国扶植下欧洲经济迅速恢复,日本也快速崛起,20世纪70年代后,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科学技术与产业革命方面突飞猛进,航空、汽车、原子能、航天、信息技术、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获得长足发展,推动产业进步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世界思潮方面,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平主义、民粹主义等思潮互相激荡,逆历史潮流的反动思潮被淘汰,推动历史进步的思潮影响日益增大。大国关系方面,以中国为中心,分别介绍了中美、中俄、中日、中欧、中印之间关系发展演变的历程及现状。国际秩序与全球治理方面,介绍了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开始成效有限的全球治理,历经以联合国为核心的战后国际秩序创建,到全球与地区一体化并举新格局、全球治理的新趋势与新需求,以及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百年大变局的各个方面彼此之间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影响的,本书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例如,大家都知道战争给人类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这是直接的,但是,战争也间接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本书告诉我们,战争和军备竞赛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不论是汽车、飞机还是核能、计算机,都是如此,而且一直到今天仍是如此。而科技进步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汽车、飞机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核能可以和平利用,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改变了政府治理方式、商品生产和流通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等等。书中专门有一章“美苏的竞争促进了航天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世界是复杂的,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是互相作用的,善恶相因,有时很难一概而论,但这就是人类生活的现实,是历史发展的逻辑,尽管似乎很无奈,但必须要承认。

        2

        本书注重分析和探讨大变局背后的因素和规律性的东西,给人以深刻启示。本书作者都是研究国际战略和国际关系的专家学者,因此对百年大变局并没有停留在现象的描述上,更进而对导致大变局的背后因素做了分析和探讨。

        例如关于苏联的兴衰。本书指出,从1929年开始,苏联依靠计划经济加速进行工业化,迅速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从欧洲弱国变成欧洲强国,但是它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利益甚至农民生命为代价的(农业集体化高潮时期发生的大饥荒夺走了几百万人的生命,尤其是在乌克兰,埋下了日后乌克兰独立和俄乌冲突的种子),特别是它以重工业为中心和基础,重点又在国防工业,因此,虽然在短期内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给欧美资本主义造成强烈冲击,但是导致了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的福祉。另外,苏联没有专注于把自己国家建设好,而是致力于在世界上推广苏联模式,搞世界革命,先后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支持亚非拉国家走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耗资巨大,拖累了自己经济的发展。结果是在与美国的竞争中落了下风,最后导致解体,其中的教训令人唏嘘。当然,如果苏联不是以牺牲农业和农民为代价来大力推进工业化,其工业化的速度可能不会那么快,成就不会那么大。历史的逻辑有时就是这么吊诡。

        3

        本书叙述客观平实,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立论有据,可靠可信,不作偏颇之论,不出惊人之语。

        这里以本书对几种主要思潮的评介为例说明其立论客观公允。本书论述了百年大变局中产生了巨大影响的五种思潮,其中,对促进人类进步的社会主义予以肯定,对和平主义在肯定其进步作用的同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对罪大恶极的法西斯主义断然否定。这里值得说一说的是对民族主义和民粹主义的评价。一般认为,这两种主义主要起的是负面作用,是应该否定和批判的,但是本书没有做这种简单化的评判。本书既介绍了这两种主义的起源和其积极作用,也指出了其消极作用,认为它们具有两面性,例如民族主义在打破西方殖民体系、塑造与建构当前国际格局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但是如果不能恰当运用,它也会对国家稳定与世界和平造成破坏性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它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具体分析它对本民族发展进步和对人类历史进步所起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种评价是客观公允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其放到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看其对社会历史进步所起作用的大小好坏,对其作出公正的评判。

        本书充分肯定了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对推动人类进步的巨大作用,除社会主义在苏联曾经的辉煌和中国的成功外,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绝非没有发挥进步作用,指出:“尽管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运动并没有导致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但社会主义思想推动的工人运动的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向工人做出让步,原始资本主义时期那些对工人的过度剥削退出了历史舞台,工人的劳动权、休息权、受教育权得到保障。”这种看法是令人信服的。

        4

        本书有鲜明的中国立场。本书讲的是世界百年大变局,一方面给大家提供一个全面反映世界百年大变局的读本,另一方面是讲清楚中国在这一大变局中所处地位的变化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出发点是中国,这正是大家最关心的。

        众所周知,中国曾备受列强的侵略欺凌,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则表明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本书简要回顾了这一伟大历程,指出:世界百年大变局最重要的变化是中国角色地位的变化。在世界发生巨变的过程中,中国的角色地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中国适应世界的变化到世界要适应中国的变化,中国成为世界大变局的重要因素。从百年世界看中国,从中国看未来世界的百年变局,会使人有许多感悟,得到有益的启迪。

        在每一个专题中,作者都注意介绍我国该方面所处的地位,帮助读者了解我国所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清醒认识到我国存在的短板,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如数字经济方面,我国曾大幅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同时也指出,在中美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逆全球化倾向愈演愈烈的复杂态势下,中国数字经济面临来自国际形势的严峻挑战。

        同时,对我国如何应对百年大变局带来的复杂局面,本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如对中、美、欧关系,指出欧盟仍是中、美、欧三边关系中不确定的一环,这为中国外交提供了时间窗口和回旋空间,在美国打压中国的现实面前,中国应该主动引导和塑造中欧关系,而不能被动接受。这些对策建议有很强的针对性,启人思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