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1月09日 星期三

    北大召开谢冕学术思想暨中国新诗研究国际研讨会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1月09日   02 版)

        本报讯“谢冕先生是在五四精神鼓舞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学者。他爱国的热情、创新的勇气、求真理的信念,是北大精神最好的诠释。”11月6日,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举办的“谢冕学术思想暨中国新诗研究国际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表示,谢冕先生时刻关注当代文学,尤其是对于诗歌界的发展,积极给予及时、准确而赋有建设意义的评价。

        谢冕从1955年考取北大中文系便把诗歌作为追求目标,从当初的写诗到后来的评诗,一直奋斗了66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表示,谢冕老师在诗歌评论方面成就甚大,贡献很多,概要地看,主要表现在反思新诗传统,阐扬诗歌的抒情本性,推导诗艺的求新求变,发现和呵护新人新作,为新诗和文学中的突破精神仗义执言。就新时期而言,谢冕老师从广场的“呐喊诗”到后来的“朦胧诗”,再到“实验诗”“新潮诗”,他都有独到的阐释和精深的见解,并起到了为新时期诗歌和文学发展鸣锣开道的重要作用。新时期开始全面建立当代文学学科,谢冕老师参与了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的学科建设,在他的主导和影响下,建立了北京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一个博士点。在中国当代文学史料方面,谢冕、洪子诚老师先后编选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是迄今为止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当代文学史料选本。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成立40多年以来,谢冕老师倾注了太多的精力与心力,他的文品与人品对研究会的后辈有很大影响。

        “一代代的北大人都在思考什么是北大精神,并且都贡献了属于每一代人自己的认知和总结,谢冕老师的身上闪耀的是北大的青春、热情、自由、理性、包容、平等、民主、神圣等精神维度。”北京大学教授吴晓东认为,谢冕先生把北大精神理解为一种精神合成的魅力,单独用某一个关键词都无法概括其丰富性。       (夏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