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孟子》中是“天降大任于是人也”,还是“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引起众多网友的热议。西安碑林博物馆镇馆之宝《开成石经》清晰地镌刻着“是人”。《开成石经》刻于唐朝,而《孟子》一篇是清康熙朝补刻上的。这至少说明在明清之际应该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唐朝建立之初就大兴科举之风,当时的学校有设在京师的中央级学校国子监和设在州、县两级的地方学校,培养学生的首要任务是熟读儒学经书。由于当时的印刷技术所限,与考试有关的儒家经典大多靠传抄的方式记录,这样很容易造成混乱和笔误,势必影响平时学习质量和科举考试的水平与公正。唐文宗即位后,很欣赏精通儒学经典、且行事正直的郑覃,先后任命他为翰林侍讲学士、工部侍郎。太和四年(830),郑覃向文宗上奏:“经籍讹谬,博士相沿,难为改正。请召宿儒奥学,校定六籍,准后汉故事,勒石于太学,永代作则,以正其阙。”文宗对他的建议很重视,于太和七年(833)五月,提拔郑覃为御史大夫,并于同年十二月诏令他主持镌刻石经。郑覃奉旨组织艾居晦、陈玠等20多名文人官员参与书写及校定工作,历时7年,于开成二年(837)大功告成,故命名为《开成石经》。
《开成石经》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氏春秋》《公羊春秋》《穀梁春秋》《论语》《孝经》《尔雅》十二经书和五经文字及九经字样。由114块青石组成,均为竖方形,每石均高216厘米,宽83-99厘米不等,厚20厘米,文刻两面,228面,字列8层,共650252字。每一经篇的标题为隶书,经文为正书,刻字端正清晰。它们比肩连接,绵延百米,两端有石柱夹护。刻好后立于唐长安城的国子监内,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同时也是读经者抄录校对的标准,成为唐代科举考试必备“教材”。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移入府学北墉(今碑林)。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关中发生大地震,《天成石经》有40块碑被折断,未折断的也多有伤痕。明万历十七年(1589),王尧典等人对石经残损部位作了修补,共刻石碑97通,立在《开成石经》周围,以补其缺。
唐朝刻立《开成石经》时,《孟子》尚未列入“经书”范畴,故未收录。《孟子》记录了孟子与其他各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体现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策略和政治行动,且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代表着传统散文写作的最高峰。因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不受统治者待见,直到五代后蜀才首次进入儒家的核心经典。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将《孟子》列入《四书》之中,最终奠定了《孟子》儒家经典的崇高地位。清初陕西巡抚贾汉复悉心吏治,为民兴利,尤崇教育,多处修办书院,培育人才。他看到《开成石经》没有《孟子》,认为这样一部经典不列入其中实属遗憾。康熙三年(1664),他组织人员集《开成石经》字样,补刻《孟子》7篇,计17石,36500字,并入《开成石经》,共称“十三经”。至此,《开成石经》囊括了儒学的基本经典。《开成石经》前十二经整体体现了唐代楷书的特点,补刻《孟子》时,虽然刻者搜集唐《开成石经》字样进行描摹,但是多少还是体现了清代字形的书写风格。
《开成石经》不仅在碑刻史和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是中国古代保存最早、最完好的儒家刻经,堪称中华文化的原典,为后人研究儒家典籍,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版本,是一件弥足珍贵的国之重宝。1961年,以《开成石经》为主要收藏内容的西安碑林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石刻名录中位列第一。2014年,大型文化典藏《开成石经》正式出版。此次出版的《开成石经》以馆藏民国精拓为底本,并由碑林博物馆18名专家及文物出版社资深古籍编辑历时两年完成,是石经刊刻1180年以来第一次原大影印,完美阐释了中华文化复兴与传承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