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1月02日 星期三

    《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主题出版“走出去”的实践与启示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1月02日   06 版)

        ■牛晋芳

        近年来,一批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道路、中国智慧的出版成果走向世界,向海外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新中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其中,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是其中的一个亮点。

        《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一书,是由中共中央党校以韩庆祥教授和黄相怀教授领衔的资深学术团队共同创作的。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及其成功实践日益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全面系统地阐释好中国道路及其世界贡献,便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围绕这个问题,作为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韩庆祥和黄相怀发表了系列具有分量和影响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其中包括韩庆祥的《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国道路对世界的四大总体性贡献——对梁漱溟之问的回答》《中国道路的哲学智慧》《作为一种学术分析框架的中国道路》,和黄相怀的《中国道路破解了一系列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难题》等,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一书就是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完成的。

        本书紧紧围绕中国道路及其对世界的贡献这个主题,系统深入阐释了中国道路的框架性含义,深入研究了中国道路及其世界意义,认真梳理了中国道路若干重要方面的贡献,提出了诸多独到的深刻见解。包括:中国道路的历史背景和理论阐释,中国道路的生存性贡献、发展性贡献、制度性贡献、文化性贡献、和平性贡献,中国方案的世界价值等重大问题。

        为了把我国学者阐释中国道路的成果推介到世界,这个选题申报了当年中宣部对外推广局重点项目并成功入选,计划同时推出中文、英文、日文、法文和俄文五个语种的版本。

        本书出版后,受到了读者好评,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光明网、求是网、中青网、党建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网站以及各大微信公众号纷纷登载或推送本书书评、书摘和书讯等内容;《中华读书报》还以“中国道路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珍贵礼物”为题,组织了有关本书的笔谈;围绕本书出版举办的出版座谈会和读书活动,引发了包括人民网、共产党员网等在内的权威媒体的报道潮。本书还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选为2017年7月“中国好书”;荣登光明网2017年8月“光明书榜”;入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9月“优秀畅销书榜”;入选2017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本书也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缘于国际社会对了解当代中国、研究中国经验、认识中国道路、理解中国发展战略的兴趣和愿望与日俱增,加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走出去”方面多年深耕,人大社形成了以中国主题图书为亮点,以高端学术出版为特色,面向海外读者和市场需求的“走出去模式”,《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的版权输出和外译进展顺利。2019年,本书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被翻译成英文、德文、法文、俄文、日文、土耳其文等12个语种在国外出版,顺利输出英文、波兰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希伯来文等13种版权;后斩获“2020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

        《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一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中的重点产品之一。这一书系基于全球视野和本土视角,通过专业的学术阐释,旨在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现已出版包括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法文版在内的图书60余种。2016年至今,该书系共输出版权120余项,在国际出版市场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探究《中国道路能为世界贡献什么》以及“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成功的奥秘,除了图书本身内容过硬,也在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在推动主题图书“走出去”方面的不懈努力。具体而言,人大社多年来积极探索主题图书选题策划与“走出去”工作联动机制,善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势,形成国内国际、上游下游“双循环”的出版模式,二者相互促进、深度融合,较好地实现了主题出版“走出去”的可持续发展。

        主题出版的高质量“走出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开拓思路,创新思路,久久为功,从而为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出新时代出版人应有的贡献。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