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1月02日 星期三

    潍坊经验:版权产业崛起

    本报记者 陈菁霞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1月02日   06 版)

        版权再多,若不能实现其价值,不想办法将版权转化为现实的GDP,也就不会对地方经济产生任何贡献,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毫无意义可言。”权文松的这句感慨,无疑也是地方版权工作者的初衷和目标所在。

        8月26日,由山东省潍坊市委宣传部、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潍坊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专班办公室)主办的首届潍坊市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潍坊鲁台会展中心开幕。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潍坊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活跃,为知识产权发展提供了优质土壤。随着潍坊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的进程,版权正成为潍坊的一张新名片。版博会上,街景车辆、“潍有尚品”品牌文创等创新作品,以及精品图书、鄌郚乐器、“郭牌”西瓜、黄金珠宝、海水稻等体现潍坊市版权创新创造的成果纷纷亮相,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参观。据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权文松介绍,近年来,潍坊市在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推动版权高质量发展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潍坊社会各界版权意识显著增强,2021年登记版权作品64413件,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潍坊的版权产业增加值占该市GDP的比重达8.02%,有力助推了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淮坊市版权保护状况明显改善,市场规范有序,市县版权执法机构连续多次荣获国家版权局“查处侵权盗版有功单位”,2020年荣获“中国版权金奖——保护奖”。

        “版权再多,若不能实现其价值,不想办法将版权转化为现实的GDP,也就不会对地方经济产生任何贡献,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毫无意义可言。”权文松的这句感慨,无疑也是地方版权工作者的初衷和目标所在。潍坊的版权工作取得了瞩目成绩,有效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其版权产业是如何崛起的?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权文松。

        中华读书报:潍坊近年来在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请您介绍一下近几年潍坊版权工作的发展历程。

        权文松:近年来,围绕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潍坊版权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一是强化版权政策和人才保障,组建首批潍坊市版权专家库;二是不断提升版权创新能力,培育版权登记平台,全市年版权作品登记量蝉联全省首位;三是持续提升版权保护能力,推动成立著作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教育、新闻出版传播等十大行业版权保护联盟以及版权发展大联盟,荣获中国版权届最高荣誉“中国版权金奖——保护奖”;四是加快提升版权管理服务能力,推动版权赋能企业、文化站(馆)、中小学校等,建立版权服务工作站三百余个;五是不断提升版权运用能力,促进版权交易;六是持续加大版权宣传力度,扩大潍坊版权的影响。

        纵观潍坊版权工作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筹备和全力创建阶段。2019年底,潍坊市组织相关部门(单位)人员到河北廊坊、山东即墨等版权示范城市进行考察调研,谋定了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的思路;2020年8月上旬,时任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等,对潍坊市申请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进行考核。二是推进创建和加速创建阶段。2021年12月,潍坊市认真总结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做法,形成“全市域参与”“全产业推动”“全链条保护”“全过程服务”格局,“四全”做法得到国家版权局的高度认可。三是冲刺创建和全力迎查阶段。2022年5月下旬,山东省版权局对潍坊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进行现场督导;2022年6月,省版权局向国家版权局提交对潍坊市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工作进行考核验收的请示。

        中华读书报:潍坊在版权工作方面有哪些创新性举措? 潍坊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这几年相继成立了十个行业的版权保护联盟,这其中是否有结合地方优势和特色的考量? 目前,这些联盟运行情况如何?

        权文松:除了上述工作,我们围绕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还做了如下几项创新性工作:一是开展“版权进乡村”行动。2018年4月,省版权局批复潍坊为全省“版权进乡村行动”唯一试点市。三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创新版权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和实践,初步形成了版权助力乡村振兴的“潍坊模式”,被中国版权协会评为2020年度“版权最佳实践奖”,被国家版权局誉为“版权创举”。二是建立软件正版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全市党政机关软件正版化率保持在100%,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大型民企软件正版化率大幅提升。三是大力建设省级版权数据运营中心。2020年9月,省版权局同意潍坊设立“山东省教育版权数据运营中心”“山东省婚纱摄影版权数据运营中心”“山东省艺术版权数据运营中心”“山东省纺织版权数据运营中心”等四个中心挂牌,开启了潍坊版权数字平台建设新的篇章。2022年6月,省版权局批复同意潍坊设立“山东省黄金珠宝版权数据运营中心”。四是开展“版权进高校”活动。突出青年学生这个重要的创新群体,启动全市大中专学生版权创意作品大赛,从参赛作品中择优评奖。五是首次开展专业的版权统计分析。经科学测算,2019年潍坊市版权产业的行业增加值为456.22亿元,占全市GDP的8.02%,版权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六是举办版权博览会。2022年8月下旬,举办首届潍坊市版权博览会,重点展示潍坊在版权创造、管理、运用、保护方面的成果,组织重点版权企业展示版权创意优秀产品,为企业和个人搭建版权交流、交易平台。

        去年以来,潍坊市相继成立教育、新闻出版传播、摄影、书画、非遗、高新技术、软件、工艺美术(黄金珠宝)、现代农业和纺织服装等十大行业版权保护联盟,迅速提升了相关行业版权创新、保护、运用能力和水平,极大激发了市场创造活力。这十大行业版权保护联盟,是潍坊市结合版权产业发展现状,充分考虑地方优势和特色,由行业领军企业或组织召集,协调同行业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以同行业发展需求和各方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具有法律约束力契约为保障,形成行业自律、相互监督、优势互补、互利互惠、资源共享的合作、非盈利性组织。

        中华读书报:版权产业在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郭牌”西瓜、青州文创产品等一系列地方版权IP如今已成为潍坊的文化名片,为潍坊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知识产权如何落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潍坊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权文松:版权再多,若不能实现其价值,不想办法将版权转化为现实的GDP,也就不会对地方经济产生任何贡献,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无意义可言。为实现版权的价值,我们的做法主要是:一是将版权产业纳入文化创意产业规划发展,围绕新闻出版、文化创意、非遗、书画、摄影、高新技术、软件、纺织服装、工艺美术(黄金珠宝)、现代农业等优势版权产业,实施版权强基固本、版权强企兴业、版权强农助力“三大工程”,打造了翰林轩、全影网、泰山教育、街景梦工厂、华晨纺织、“郭牌”西瓜、梦金园等各个领域的版权创新企业和潍坊文化创意产业园、潍坊软件园等版权集聚区,带动经济快速发展。

        二是扶持版权平台发展。依托行业龙头培育摄影、教育、艺术、纺织、黄金珠宝、云计算等6个省级和正信、民间艺术品等2个市级版权服务平台,推动各平台向对版权创新成果的综合运用转型升级。推动全影网建立中国画都书画版权登记交易平台,建设山东省艺术版权交易中心。

        三是立足潍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农业产业化基础,以助力乡村振兴为使命担当,采取版权“+宣传”“+服务”“+保护”“+典型”“+运用”等措施,创新开展“版权进乡村”行动,重点扶持打造“郭牌”西瓜、青州黄楼花卉等传统农业产业品牌,昌邑华晨印染、临朐华艺雕塑等镇村企业品牌,寒亭杨家埠木版年画、青州中晨书画等乡村文化品牌,助推经济社会效益明显提升。

        四是组织企业参加版权专业展会。如,应邀参加第八届中国(杭州)国际版权博览会,组织部分版权企业参加第五届青岛国际版权交易博览会,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以及瓷虎小夜灯等潍坊文创和版权产品备受瞩目,潍坊市捧回第五届青岛国际版权交易博览会优秀组织奖、特装类金奖、版权保护类金奖等多个奖项。举办首届潍坊市版权博览会,重点宣传现代农业、教育、新闻出版等行业版权优秀企业,市著作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市新闻出版传播保护联盟等版权社会组织机构,展览展示街景车辆、“潍有尚品”品牌文创等创新作品,以及精品图书、鄌郚乐器、“郭牌”西瓜、黄金珠宝、海水稻等特色产品,奉献一场具有潍坊地域特色的版权盛会。

        中华读书报:在这一探索过程中,您有哪些体悟和思考? 当前,潍坊版权工作还面临哪些问题,还有什么样的长远规划?

        权文松:在探索的过程中,我越来越体会到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的必要:一是版权无处不在。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权利,亦称著作权,即版权。原创的文字作品具有版权,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视听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计算机软件,一切符合作品特征的智力成果都具有版权,都是不可盗版的。版权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即使你不是一个创作者,你也一定会是一个参与者,如果对版权一点不了解,很有可能有一天侵犯了别人的版权而不自知。

        二是版权是个系统工程。版权工作,不仅包括版权的行政管理,还包括版权的创新创造、版权的转化运用、版权的行政执法和保护等,还包括对版权的积极宣传,如果只做某一个方面,版权工作的链条是不完整的。版权不但需要政府的强力引导、政策扶持和有效刺激,更需要整个社会的积极参与,没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版权工作就没有了群众基础,就成了一潭死水。

        三是版权的核心是产业发展。当前,潍坊市新闻出版、书画、民间文艺、教育、文化创意、软件等核心版权,现代农业、纺织服装、工艺美术、黄金珠宝等非核心版权均得到长足发展,下步必须将核心做得更强,非核心发展要提速。四是保护版权事关营商环境。从某个角度来说,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是一座城市在科技创新、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具有较高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围绕创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所做的全部工作,都会反映到营商环境的改善上,版权发展水平上去了,版权保护工作做到位了,潍坊的营商环境也就得到进一步的维护,版权对营商环境的贡献度就得到进一步提高。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潍坊的版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企业版权认知水平还不够高、版权质量效益还有待提升;版权精品力作还不够多;版权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利用,等等。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完善版权工作体制机制。加快建立政府推动、需求带动的版权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版权行政管理人员、企事业版权工作人员、版权中介服务人员等重点群体教育培训。建立完善互联网版权确权、授权、交易机制,探索实施创新型中小企业版权质押融资,拓宽投融资渠道,推动版权与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提高版权创作数量质量。进一步扩大版权作品登记辐射面,突出挖掘具有潍坊特色优势的民间文艺、书画摄影、工艺美术、非遗创新、纺织花纹等资源,加快补齐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影视音乐等短板。提高版权登记保护数量,培养打造一批城乡精品版权;着力提振版权产业发展。把核心版权产业列为发展重点,把版权项目列入招商重点;重点扶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民间文艺、书画摄影、软件设计、游戏动漫等产业发展,积极扶持互联网、工业和平面设计、数字出版、原创音乐等版权密集型企业。培育一批版权竞争力较强的市场主体,打造一批知名版权品牌和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城乡高水平版权示范群体,稳步提升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