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章灿
朱淑真(1135—1180)与莎士比亚(1564—1616),这两个人一个生于东方,一个长在西洋;一个女生,一个男士;一个生活于12世纪的中国杭州,一个生活在16、17世纪的英国;一早一晚,相差四五百年,本来八竿子打不着,只因为英国汉学家翟理斯(H. A. Giles)的“生花妙笔”,花为媒,春为介,居然发生联系了。
1922年,翟理斯出版了他的又一种中国文学选译本《古诗选珍》(Gem of Chinese Litera⁃ture-Verse),其中译有一篇朱淑真(原书中作“朱淑贞”)的诗,题目居然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中 的一句:“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除了加上前后引号,翟理斯并没有作其他说明,一句注释也不肯多下。这部诗歌选本主要面向英语读者,有兴趣阅读英译汉诗的人,难道还会不知道这是莎翁的名句? 翟理斯大概是这么想的。
早期欧美汉学家翻译中国古诗,在处理诗题之时,往往不是逐字照译,而是取其主旨,别创新题。从译题的选择中,可以看出译者对所译诗的理解与接受,也为比较文学史研究提供了视角和材料。不过,如果译者不附原文,要还原中文原作,有时颇费气力。幸好笔者早年读过几篇莎翁十四行诗,碰巧Shall I compare thee toa summer's day? 这一首还约略记得,要不,就看不出翟理斯的小把戏了。在翟理斯,这大概算是灵机一动,“逢场作戏”,或者临时发挥,在我,却觉得有如看穿了舞台戏法,不免少见多怪,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朱淑真诗是哪一首,等一下再说。先照录莎翁原诗如下: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Solongasmencanbreathe,oreyescansee,Solonglivesthis,andthis giveslifetothee.
为了便于对照阅读,加深理解,我在下面抄录被台湾诗人余光中称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最佳翻译”、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梁宗岱译本(《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它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被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没有芳艳不终于雕残或销毁。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凋落,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这诗将长存,并且赐给你生命。
翟理斯这样翻译朱淑真的诗: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The lattice-like sprays had scarce burst into bloom,
Ere the storm in its envy accomplished their doom…
Ah, would that the Spring-God might ever more reign,
No dotting the sward with these petals again.
存世朱淑真诗作不多,不难检索。翟理斯翻译的这一首题作《惜春》,是一首七绝,《后村千家诗》卷七中已经收录,今收入《朱淑真集注》页29。明人李蓘编《宋艺圃集》卷二十二和清人陈焯编《宋元诗会》卷六十亦录此诗,不过题作《落花》: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苦相催。愿教青帝长为主,莫遣纷纷落翠苔。
朱淑真之诗究竟在哪些方面引发翟理斯对莎翁诗的联想呢?不能起翟理斯于地下而问之,只好妄自猜测。在网上见到莎翁诗的两种古体译本。一种是不知其真名实姓的“海外逸士”所译的七言古诗本:
我欲将君比夏昼,君更娇艳更媚柔。
疾风吹摇五月蕾,夏日苦短行矣休。时或骄阳何炎炎,常见金乌遭遮掩。美人之美易消逝,偶失天夺亦可怜。君之长夏永不逝,君之花容能久驻。阎罗终未拘君去,不朽君因不朽句。世间有人人能看,我诗长与君并存。
总的来说不错,后二句要是改一改,先合辙押韵,再有一点警句的样子,就更好了。另一种则是五古译本,更多属于自由的译写,感觉不及上一首,其译者也未详:
美人当青春,婉丽自销魂。焉知东风恶,良辰讵待人?朝日何皋皋,暮色何昏昏。众芳俱摇落,天意倩谁询?我有丹青笔,腾挪似有神。为君驻颜色,风霜不可侵。丹青亦难久,罔若诗与琴?延年歌一曲,万古扬清芬。
把这两种莎诗的文言译本,与朱淑真原诗比对,以古体比绝句,以少对多,纵使你未必生出翟理斯那样的读后感,也许多少也能看到彼此类似的一点意思。莎翁此诗是如此脍炙人口,翟理斯所引用的这句,又确有怜惜落花、怜惜春天之意,借用来作朱淑真诗的题目,可谓别出心裁。
《宋艺圃集》和《宋元诗会》二书虽然都被收入《四库全书》,但《四库全书》仅抄录七本,并不是常见的书,我想,翟理斯恐怕无从借阅到《四库全书》。至于《后村千家诗》,后世流传之本大多简称为《千家诗》。这本书其实是托名南宋诗人刘克庄(号后村),我早年曾经写过一篇《所谓〈后村千家诗〉考》(载《中国诗学》,《中国诗学》第4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专门讨论这一问题。《千家诗》坊间多有刊本,翟理斯应该不难看到。而朱淑真《落花》恰好被收入《千家诗》,遂生出与翟理斯的这一缘分。
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个说法,在朱淑真最有名的十首诗中,《落花》排名第一。不知此说有何根据,也许是因为诗被收入《千家诗》才广为流传的吧。我猜测,翟理斯就是从《千家诗》中读到朱淑真此诗的。实际上,《千家诗》中也将“朱淑真”写作“朱淑贞”,与翟理斯相同。翟理斯在翻译朱淑真诗的过程中,联想到莎士比亚的相关诗句,于是给朱淑真的诗披上了一件莎士比亚的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