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1月02日 星期三

    著者感言

    清宫档案里的后妃身影

    王冕森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1月02日   10 版)

        《清代后妃杂识》,王冕森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2年9月第一版,158.00元

        从古至今,“皇帝的后宫”似乎都颇受关注。人们津津乐道地渲染出各种“宫廷秘闻”,这些秘闻又通过民间传说或文人笔记流传于世。然而,学界对历朝后妃的研究却十分有限,主要原因是相关史料过少。清代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朝代,各类史料数量颇巨,宫廷的一手档案也大量遗存,即便如此,学界对清代后妃的研究也并不丰富。

        在清代后妃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取材于《清史稿·后妃传》《清皇室四谱》《清列朝后妃传稿》,这三者均与民国年间的清史纂修有关。清帝退位之后,北洋政府设立清史馆纂修清史,最终编成《清史稿》行世。清史馆臣中,吴昌绶、金兆蕃、张尔田、唐邦治等人,均参与过《后妃传》的撰写或资料整理工作。其中,张尔田所撰之稿未被馆内采用,经由张氏增补,自行刊印为《清列朝后妃传稿》;唐邦治主修表谱,以《玉牒》为来源,自行编出《清皇室四谱》刊印;至于《清史稿·后妃传》,内容颇为简约,与张、唐二氏皆异。但无论是《清史稿·后妃传》,还是《清皇室四谱》《清列朝后妃传稿》,均以清代官修的《实录》与《玉牒》为主要史源,从某个角度而言,可谓“同出一源”,且三者各具特点,颇可互补,故而被学者广为引用。

        20世纪80年代,学界开始关注清代后妃群体,并对一些后妃的基本情况进行记叙,取材仍以《清史稿·后妃传》《清皇室四谱》《清列朝后妃传稿》为主。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历史档案的开放,部分学者开始尝试立足宫廷档案,加大清代后妃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杨珍和于善浦。杨氏取材于满汉朱批奏折,着重研究清初后妃在宫廷政治史中的角色与作用,著有《康熙皇帝一家》《清前期宫廷政治释疑》等书。于氏取材于宫中簿册,或立足于陵寝实情统计后妃群体,或就某个知名后妃展开具体分析,著有《清代帝后的归宿》《光绪皇帝的珍妃》等书。杨、于二氏用力颇深,考证精当,廓清了清代后妃的诸多问题。而在2010年之后,学界对清代后妃的研究转入沉寂,罕有力作问世。

        由于档案利用条件有限,学界既存的清代后妃研究仍遗留不少问题,很多后妃只知姓氏,其出身及履历均属阙载,难以深入分析。

        近年来,清代宫廷档案不断得到整理和利用,一些后妃档案也逐渐浮出水面,使进一步研究成为可能,本书即是在此背景下写就。全书内容分为上、下两部:上部旨在梳理清代后妃的各项制度,并讨论清代后妃的生活状态;下部归纳整理清代列帝后妃的人物信息,并加以考辨。希望读者借此形成对清代后妃的整体印象。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