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

    话剧高端对话 舞台表演 “真经 ”

    胡一峰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10月26日   19 版)

        《北京人艺演员谈表演》,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22年6月,98.00元

        中国文联出版社今年推出的新书《北京人艺演员谈表演》,一经问世,便广受关注,入选今年7月“中国好书”,在大众阅读和专业阅读两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两位“编者”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携手奉献此书,可谓“强强联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中国话剧艺术的殿堂,70年来,北京人艺奉献了一大批经典剧目,成为话剧人仰之弥高的典范性剧院。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是我国话剧研究重镇,汇聚了一大批话剧研究专家。正如北京人艺拥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艺术传统一样,话研所同样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传统,也就是书的“后记”中说的,“考察和描述中国话剧的历史进程,对剧作家、剧作、戏剧现象以及艺术问题进行学术探讨,总结中国话剧发展的深层规律及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史鉴今,以今溯史,史论结合,深化学理”。由此可见,本书堪称话剧艺术领域“高端对话”的结晶。

        话研所的老所长田本相先生论及北京人艺演剧学派时曾说:“这个学派不仅创造性地汲取了哥格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以及中国戏曲的导表演体系中的精神,而且汲取了中国话剧艺术发展的历史经验并集其大成,终于创造了具有自己的艺术审美个性并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导表演体系和方法。同时,更提炼、升华、概括出一个比较完整的富有创意的民族话剧的美学思想体系。”这一重要论断中包含的思想方法,其实也可视为田先生的夫子自道。毋庸讳言,话剧是舶来的艺术,但传入中国一百多年来始终行进在民族化、本土化的道路上,已经汇入了中华民族艺术的主潮主流之中。长期以来,话研所坚守话剧艺术本体,植根中国话剧创演实践,并将其与中华文化内涵的戏剧精神相贯通和衔接,构筑着中国话剧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表演水平是话剧艺术水准的重要标志。一部不被表演的话剧是不完整的,也是未完成的。表演诉诸行动、视觉,不立文字,同时又是现场的、即时的,这又令其成为话剧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如今,两家单位联手推出的这本书,正是中国话剧研究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在我看来,本书的特点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现身说法,原汁原味。书中收录了于是之、刁光覃、朱琳、郑榕、蓝天野、英若诚、董行佶、朱旭、林连昆、谭宗尧、濮存昕、杨立新、冯远征、吴刚、何冰、徐帆共16位人艺表演艺术家关于表演的“谈话”。有些是为了本书编写而做的专门采访,有些则是从艺术家已发表的文章或出版的书籍中摘选编辑而成。不论哪一种形式,都是艺术家表演心得的“自述”。比如,蓝天野说:“演员对角色的塑造,绝不能拿到剧本后才开始,应该从决心做演员的那一天起,就要不断地观察和创作。对自己塑造的人物,要像生活中最熟悉的人那样,一听到窗外的脚步声,就清楚地知道这是谁。”再如,朱琳、徐帆等多位演员用自己的表演经历,来诠释人艺的名剧《蔡文姬》的民族化探索,“怎么结合极度的夸张写意与细致入微的写实动作来表演;怎么运用丰富、优美、准确的外部形态,生动表达的人物性格和充沛的思想情感等问题”。这样的感受原汁原味地表达了他们对表演艺术的思考,切近而深刻,质朴而生动,不可能抄自表演教科书,只能源于舞台的实践感悟。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可谓一本精彩的表演手记,点点滴滴,浸透着几代名演员的心血,令人不忍释手。

        其二,人艺精神,传承有序。书中的“谈话人”皆为人艺不同时期的演员,他们生活、工作、成长在这座艺术殿堂里,又以各自的艺术贡献为它添砖加瓦,使之愈发巍峨庄严。书中虽没有直接对人艺精神做出全面系统的理论概括,但在段落论述或只言片语中,随处可见人艺精神的闪光。比如,刁光覃说:“北京人艺一向有重视群众演员(小角色)的传统”;冯远征说:“北京人艺是一个有传统的剧院,但其实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非常具有开拓精神”;何冰说:“北京人艺真的存在一个体系,一个非常稳定的逻辑框架,就如同分子结构一样,稳定地一直存在”。这些内容正是我们在欣赏人艺剧作时感受到的独特精神风貌,它们浸润于一代代人艺演员心中,构成了“人艺味儿”的基本元素,也构成了一份传承有序、不断丰富的艺术谱系。

        其三,源于舞台,哲理之思。书如其名,“谈”这种文体,提示读者本书并非表演理论的系统化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书中的内容缺乏理论性。相反,15篇“谈”中包含了大量事关表演成败的理论话题,并以经过舞台实践检验的思考作出了独到解答。比如,朱琳说:“我理解所谓意境则是作品对观者通过移情而产生的联想,联想得愈深远,观者的审美心理愈能得到满足。有人认为,戏剧的意境主要靠导演去创造,我觉得这种看法不全面,戏剧的意境除了导演、舞台美术之外,更主要是靠演员的创造去引申……”这显然触及了“表演何为”这一表演理论最本质的内核。再如,英若诚说:“要想演好一个角色,就得把角色吃透,真正懂得你所演的人物,包括他的世界观、审美观、价值观,总之,他的一切”;朱旭说:“多少年来,话剧演员的一大忌,就是‘干说’。舞台上没有行动,不是形象地展现情节,事件都是过去的,全靠说”。这些感受来自于他们各自塑造不同角色时的体会,但都指向“如何表演”这个共同的问题。因此,本书也可以看作一本别开生面的“表演学”教科书,而且,这本书不是成于范畴、概念的推演,而是得自于舞台创造的提炼,因而也就更具实践性和指导性。

        其四,技进乎道,德润于艺。表演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伦理。如何看待角色、演员和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往往决定了一个演员在表演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在艺术的峻岭中能攀多高。本书中几乎所有“谈话人”都提到了全情塑造角色、充分尊重观众这一准则,再一次印证了在中国的表演领域中,人艺这座高峰不仅高在演技上,而且高在德行上。比如,于是之说:“观众看戏,只有他们的想象力被你的表演调动起来,他才会感到满足。你所表演的人物,引起他对生活的想象越多,他就越觉得过瘾、有味道。……演员的概括能力越强,就越能表现得精炼,观众的想象力也就越容易调动起来”;濮存昕说:“观众付出宝贵的时间和买票钱,带着热切的愿望走进剧场,期待观赏一台精彩的演出,享受一个美好的夜晚。作为演员,我们必须全身心投入,虔诚地交付真心,以高质量的表演回馈观众——我们的衣食父母”;吴刚说:“作为演员,经验和技巧都可以靠练、靠学来习得,但是思考是要独立存在于心中的。人都是孤独的。也许,孤独才是人的本质。作为一个搞艺术的人,内心应该是很孤独的”。这些内容藏在各位艺术家娓娓道来的叙述或对自己塑造角色的细致分析之中,是在舞台这座“炼丹炉”中经受住了表演的“三昧真火”而炼就的“金丹”,构建中国表演学派,推动表演艺术高质量发展,舍之其谁?

        总之,《北京人艺演员谈表演》是一次高端对话,也是中国话剧表演艺术的“真经”。在这里,我们读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舞台心路,也读到了薪火相传的艺术精神,读到了“戏比天大”的职业操守,更读到了中国话剧艺术的探索道路和光明前景。

        (作者系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