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汤凌霄、欧阳峣、洪联英教授等著的《新兴大国经济开放战略——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中国方案》一书,注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中国与世界的结合、问题与思路的结合,通过“三个结合”较好地实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第一,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寻求将经济学理论融入客观现实研究的路径。经济学拥有庞大的理论体系,经济开放也涉及许多理论问题,只有首先准确地把握现实的客观需求,才能基于合适的理论开展严谨的研究。比如,新兴大国具有经济规模庞大和从粗放型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客观现实特征,所以在选择开放空间的时候应该利用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进行合理布局。作者运用空间经济学理论,特别是马克思提出的“生产空间假说”和克鲁格曼提出的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形成国际专业化和国际空间集聚的理论,科学地分析怎样利用大国幅员辽阔的优势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形成大国经济开放的“圈层结构”,以及以国内经济开放空间为主体、以后发国家经济开放空间为延伸、以发达国家经济开放空间为前沿的战略思路。又如,当今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化的格局,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呈现上升的趋势,这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特征,所以中国需要采取措施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作者根据这种客观现实,在小岛清的“雁行产业”理论和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多极雁行格局”理论,并用于指导新兴大国经济开放的战略选择,提出新兴大国的产业链地位为价值链升级提供了产业基础和主动权,而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从产业链到价值链的转换,将使中国经济从产业规模上的“大雁”变成价值链上的“头雁”。
第二,从中国与世界的结合上,寻求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治理中地位的路径。实行经济开放战略,就是使中国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并通过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在国际经济治理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例如,由于全球经济风险和政策冲突加剧,对规则和机制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作为公共产品的全球经济治理供给严重不足,新规则更是明显缺位,在客观上要求提高全球治理的正当性、合理性和协调性,特别是提升新兴国家的制度性话语权。作者根据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典型代表的客观事实,从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中分析提升制度性话语权的基本方向,提出了坚守多边治理宗旨、推动既有多边治理组织改革、积极倡导新的多边治理规则与平台机构以逐步提高多边治理引领力和贡献力的战略思路。再如,具体到全球货币治理结构的探讨,国际货币体系呈金字塔形状,中心国主导全球货币政策和享受“超级特权”收益,边缘外围国则被动承受中心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和承担“原罪”成本,中国在国际货币体系里具有“超越原罪”的中间外围国货币性质,应该采取提升在金字塔中地位的行动策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人民币外汇储备的全球占比。
第三,从问题与思路的结合上,寻求解决中国经济开放重大问题的路径。中国经济开放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优化方案。例如,一般认为美联储可以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最后贷款人,但实际上美联储基于霸权国私利而非全球公共利益来选择货币互换对象,它有可能对中国采取“战略竞争”策略,因而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有效国际最后贷款人。针对这个难题,著作者们基于科学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案:中国要深度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并依据与霸权国的金融联系度和战略竞争程度动态调整外汇储备规模。再如,中国一直致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但较低层次的经济开放导致中国被锁定在国际价值链分工的低端。针对这一问题,著作者们较早地探讨了构建双循环格局的思路:建设基于超大国内市场的经济开放系统,以发挥它吸引全球优质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作用,同时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在参与国际大循环的过程中谋求全球价值链高端位置。此外,通过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培育中国经济开放的领头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引领中国新一轮的高水平经济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特聘二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