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9月07日 星期三

    一块泥版惊天下:《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故事、艺术与发现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9月07日   19 版)

        “二英战洪巴巴”滚印,红玉髓

        洪巴巴头像,赤陶浮雕 

        公元前8世纪的亚述浮雕

        展现吉尔伽美什和恩启都杀天牛场景的滚印印纹

        ■郭静超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人类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长篇史诗。它诞生于近四千年前的两河流域,传唱流行时间长达两千年。在经历了近两千年的沉寂后,记载史诗的泥版因19世纪中期开始的考古发掘而重见天日。它的再现,给人以久违的震撼与赞叹。

        苏美尔王的传奇故事

        吉尔伽美什(Gilgamesh)是一位真实人物,是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中乌鲁克城邦的王。根据《苏美尔王表》记载,他是乌鲁克第一王朝的第五位国王。其生活的年代约在公元前2900—前2800年。之后的苏美尔人视他若神明,敬仰和崇拜他,还为他建造神庙,有关他的故事也在流传。逐渐地,口头传唱的诗被记录传抄,分散的故事被收集整合,最终于公元前2千纪前期形成长篇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它记录下了这位国王是如何在经历磨难和痛苦思考之后,从一个狂妄自大的昏君转变为一个有道明君的传奇故事。就这样,一篇伟大的英雄史诗登场了。

        吉尔伽美什并非全然的凡人,他三分之二为神,三分之一为人。他的形象“无可挑剔”:身材高大、力大无穷、神采非凡。但最初,他是个性情暴戾的昏君。他占有所有乌鲁克新娘的初夜,还奴役年轻人,使他们日夜不得休息,弄得民怨沸腾。民众纷纷向神明哭诉。神明得知后,决定再造一个英雄人物与他制衡。天空之神安努(Anu)下令用泥土创造了恩启都(Enkidu)。

        恩启都满身毛发,最初生活在野外,与动物为伴。之后,经与一个妓女云雨,恩启都开始得到教化,学习人类文明。他还梦见自己将有一个好伙伴。

        恩启都跟随妓女来到乌鲁克,听说吉尔伽美什又要赶赴婚宴霸占新娘,他怒不可遏,拦住了吉尔伽美什。两人大战了一场,结果彼此惺惺相惜,竟成了生死与共的挚友。之后,吉尔伽美什告诉恩启都,自己要登上雪松山,征服可怕的雪松林守护神洪巴巴(Humbaba),还要砍伐雪松回来,为自己和乌鲁克争得美名。尽管恩启都和城邦的长老们劝阻他,但吉尔伽美什不为所动。恩启都见过洪巴巴,也知道去往雪松山的路,决定陪伴好友一同前往。

        途中,吉尔伽美什做了五个可怕的梦,但恩启都每次都将梦境解释为吉兆。在雪松林,他们终于见到洪巴巴。战斗开始了,直打得乌云蔽日、地动山摇。而太阳神沙玛什也帮助他们向洪巴巴刮起13种风,吉尔伽美什趁势抓住了洪巴巴,洪巴巴立刻求饶,而恩启都劝他杀掉洪巴巴。最终吉尔伽美什抽出短剑砍断了洪巴巴脖子。他们杀死洪巴巴后,砍倒很多树,还选了一棵大树做神庙大门,以献给掌管大地和自然的神恩利尔(Enlil)。洪巴巴就是恩利尔派来守护雪松林的。吉尔伽美什和恩启都达成目的,做好木筏,载着大门和洪巴巴的头顺着幼发拉底河回家了。

        吉尔伽美什的英雄气概,引来了爱神、战神伊什塔尔(Ishtar)的爱慕。她向这位英雄求婚,却遭到吉尔伽美什的严词拒绝。吉尔伽美什甚至细数了她的风流,以及她给自己喜欢的人与物带来的伤害,意欲表达“她爱上谁,谁就倒霉”的意思。这些话极大地激怒了爱神,爱神便去父亲——天神安努那里哭诉,并从他手中想办法借来了天牛。天牛一到人间,灾难便降临。恩启都和吉尔伽美什再次默契配合,奋力将天牛制服并杀掉,还把天牛的心脏献给太阳神沙玛什。

        天牛死了,恩启都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众神聚在一起开会,商议谁应该替天牛偿命。虽然沙玛什极力为他们辩护,但最终恩利尔还是决定恩启都的生命必须终结。恩启都最终去世了。

        吉尔伽美什十分悲伤,他回忆与恩启都的冒险经历,悲痛地揪掉卷发、撕碎衣裳;他为恩启都准备了大量精美的陪葬品,为他举行隆重的国葬;他还为众神献礼,以保佑朋友在另一个世界一路顺畅。

        吉尔伽美什安葬了好友,开始在荒野游荡。他极度悲伤,也开始害怕死亡。他要寻找大洪水的幸存者——乌塔纳皮什提(Utnapishtim),向他探寻永生的奥秘。因为乌塔纳皮什提和他的妻子在大洪水之后被众神赐予了永生。吉尔伽美什历经艰险,在船夫乌尔沙纳比(Urshanabi)的帮助下渡过一片危险的海洋,终于到达乌塔纳皮什提居住的彼岸。吉尔伽美什见到乌塔纳皮什提,诉说了自己的遭遇,并请教这位远古先王——人是否能避免一死。而乌塔纳皮什提却奉劝他履行国王的职责,改善民众的境遇。

        吉尔伽美什仍问他如何获得永生。这位先王讲述了一个秘密与天机:众神商议已妥当,发场大水淹大地。智慧之神埃阿显,告知他要快造船。民众若问其缘故,只说行船伴神明。男女老幼都来帮,七层方舟已做好。家眷工匠都登船,牲畜野兽也入舱。暴风骤雨倾盆至,六天七夜水漫山。风平水退放鸟出,不再飞回才下船。恩利尔降临显神威,赐予我和妻永生。

        这位先王讲完大洪水的事,就告诉吉尔伽美什,如果要永生,先要六天七夜不睡觉。结果,吉尔伽美什不一会就睡着了。他一连睡了六天。先王见他如此不堪测试,就叫醒了他,要打发他走。吉尔伽美什和船夫离开之际,先王的妻子出于同情心,希望丈夫能给吉尔伽美什一件礼物。先王便告诉他,海底有一种神奇植物名叫“心跳草”,吃了它就能返老还童。

        吉尔伽美什跳进大海得了仙草,却没有立刻吃掉它。他想拿回乌鲁克,让一位老者先试试。在返回乌鲁克的路上,吉尔伽美什看见一个池塘,便放下仙草去盥洗。结果一条蛇闻到了仙草香,将其叼走。转瞬间,蛇就蜕去了老皮。吉尔伽美什大哭,终于知道,凡人之身终究无法获得永生,便回到他的国家乌鲁克,重建庙宇,建立秩序,完成他作为君王的使命。

        在生命的终点,众神之父恩利尔对吉尔伽美什说:“你被赐予王权,这是你的命运;永生不是你的命运,但你不要因此悲伤;命运赐予了你治理万民的权力、赐予了你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战无不胜的荣耀。但你不要滥用这一权力,要公平对待你的臣属,要光明正大秉公办事。”

        吉尔伽美什去世了。“他躺在命运之床上,不再起来。绚丽的宝座前,他不再回来。”他的家人、臣民为他哀悼,还准备大量贡品向众神献礼,将这位君王埋葬。人们赞美这位举世无双的王,伟大,伟大!

        艺术中的情节再现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最重要的文学著作,它为后世英雄史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灵感。其中蕴藏了人类最感兴趣的话题——友谊、爱情、争斗、冒险、追求荣耀与永生。史诗叙述这些话题的方式,既曲折动人,又发人深省,即便对今人来说,也极具吸引力。

        此外,《吉尔伽美什史诗》虽然主要以文字的方式流传,但也以图像形式出现在两河流域及周边地区的印章或石刻中。不过,要从图像中辨认出史诗的情节,并不是易事。对于研究两河艺术的学者来说,要面对的一个难题就是大部分艺术品上的图像都没有对应的文字说明。比如,在亚述帝国的宫殿浮雕中,圣树或生命树的形象就因缺乏相关的文字记载而一直令学者难以确定其含义。不过,吉尔伽美什作为一个受人敬仰的国王,其史诗的流传又相当广泛,增加了其故事情节在图像中的辨识度。

        目前,学界公认史诗中有两个场景可找到相对应的图像:一个是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大战洪巴巴;另一个则是两英雄杀天牛。而表现这两个主题的最主要媒介就是滚筒印章。

        滚筒印章,是圆柱形的石质印章。它发源于两河流域,最早出现在公元前4千纪。使用这种印章时,要在湿润的黏土上滚动柱体,进而留下连续的图案。通常,柱体中间是空心的,用来穿绳以方便携带。相比于平面印章,滚印可产生更大的压印图案。这些印章的作用是表明拥有者的身份或物品的所有权。

        大英博物馆收藏着不少表现两英雄大战洪巴巴的滚筒印章。其中一件制作于公元前8世纪的新亚述帝国。滚印由红玉髓制成,印纹右侧展现的是二英战洪巴巴:位于中间的洪巴巴单膝下跪,正面视人;他右侧是恩启都,一只脚踩在洪巴巴腿上;洪巴巴左侧的人则是吉尔伽美什,他的头饰和服装与他人不同,突显出他的独特地位,他左手揪着洪巴巴的头发,右手握着短剑刺入洪巴巴肩膀,一只脚踩在洪巴巴脚上。这三人的头上,有代表月神辛的一弯新月,还有象征昴宿星团的七个圆点。这个星团在古代两河地区很受重视,可能兼具历法与宗教意义。

        印纹左侧的图案是一个敬神者,他朝右站立。敬神者的右侧有两个图案:一个是带有穗饰的三角形铁锹,象征着农业神马尔杜克(Marduk);另一个图案是小方块上立着一个楔形文字符号或用于写字的尖笔,这象征着学问与智慧之神纳布(Nabu)。

        在史诗中,洪巴巴被描绘成极为可怕的半神怪兽:“叫喊是洪水”,“言语是火焰”,“呼吸是阎王殿”。

        而展现英雄战胜洪巴巴的画面,可能也包含着当时的人们对消除威胁并获得神明护佑的渴望。另外,洪巴巴的形象还更多以单独头部浮雕的形式出现。洪巴巴面部形象十分可怖,好似聚成团的肠子。人们将这种头雕悬挂在大门上献给恩利尔神,希望因此获得神明的护佑。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这些图像在古人眼中,可能意义更丰富,力量更强大。只是碍于古今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今人难以全然领会和知晓。

        史诗中的其他故事,只有两英雄杀天牛的情节在印章中出现,且数量较少。另外,卢浮宫收藏着一件巨大的人物浮雕,这件高度超过5米的浮雕来自新亚述帝国国王萨尔贡第二(公元前721—前705年在位)在霍尔萨巴德(古称杜尔沙鲁金)的宫殿。他以正面面对观者,左手及手臂毫不费力地控制着一只怒吼的狮子。在古代两河流域,猎狮是国王威仪与能力的象征。有人认为这件浮雕像代表着吉尔伽美什,但学界对此意见不一,并无定论。

        至于史诗中的其他情节,都暂时无法确定相对应的图像。正如著名亚述学家威尔弗雷德·兰伯特(Wilfred G. Lambert,1926—2011年)所说,其他史诗中的情节可能难以用图画来呈现或没有单独纪念的必要。另外,从已经出土的印章数量来看,表现史诗情节的印章数量很少,也没有形成连贯的艺术风格,所以兰伯特认为,吉尔伽美什更多地“生活”在文学而非艺术中。

        一块泥版惊天下

        近代发现和研究《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历史始自1872年。这一年,一位天才式的人物——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1840—1876年)在大英博物馆的一块泥版上发现了大洪水的情节,从此揭开了这部古老史诗的面纱。

        这块泥版来自公元前7世纪新亚述帝国国王阿淑尔巴尼帕所建的巨大图书馆,是由英国考古学家莱亚德(Layard,1817—1894年)于19世纪50年代初期在尼尼微(位于今伊拉克北部)发现的。史密斯终日整理研究这些数量巨大的泥版,在1872年11月有了惊人的发现。据说,当他发现泥版上的洪水情节与《圣经·创世记》中的诺亚方舟故事非常相似时,兴奋得手足无措,狂喜到在房间里跑来跑去,大喊大叫,甚至把衣服也脱了。当这位自学成才的学者把这一重大发现公布于世时,世界同样被震撼了。这种轰动效应并非局限于学术圈,这一发现在公众中也引起了巨大反响。之后,英国《每日电讯报》还出资支持史密斯在尼尼微展开考古活动,以获得更多相关泥版。而恰巧,史密斯竟然真的发现了那块“大洪水泥版”断裂下来的残片。

        之后,随着亚述学学者对发掘出来的大量泥版的整理和释读,《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框架渐渐清晰,内容也更连贯充实。史诗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就有了雏形。当时处于苏美尔人统治下的乌尔第三王朝,有关吉尔伽美什的史料是各自独立的小故事,如《吉尔伽美什与阿伽》《吉尔伽美什和雪松林》《吉尔伽美什和天牛》《吉尔伽美什之死》等。

        后世,这些零散的故事开始被整合成连贯的长篇史诗,即《吉尔伽美什史诗》。但由于流传时间跨度大,且传播地域广阔——不仅在两河流域内,还传播至古代以色列、叙利亚、土耳其等地,因此,史诗存在很多不同版本。其中有两个比较重要的版本:一个是较早的版本——古巴比伦版(约创作于公元前19—前17世纪),但它的内容残缺严重;另一个则是当今通行的版本——标准版《吉尔伽美什史诗》。这一版本内容比较完整,由12块泥版组成,史诗总长度为3000行左右。史密斯发现的“大洪水泥版”就属于这一版本的第11块泥版。其作者是辛雷克乌尼尼(Sin-leqi-unninni),可能是一位祭司或书吏,成书时间约在公元前13—前11世纪。在公元前7—前3世纪,出现了这一版史诗的不少抄本。

        随着古代两河文明的逐渐没落,史诗的流传也进入尾声,其最后一块抄本终止于公元前2世纪。但好故事是不会被遗忘的。学者们研究发现,荷马史诗、《圣经》、《一千零一夜》等世界经典著作中都可找到《吉尔伽美什史诗》的影子。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世界名著之外,还有《吉尔伽美什史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