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后参加了两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的评选,感觉鲁奖的评奖方式认真严肃,来自各全国各地的评委们专心阅读,相互讨论,每个人畅所欲言,尊重相互之间的意见。最后两场会有公证,程序严谨,仪式感很强。
这一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的获奖作品丰富多元,最大的特点是体现了多样性。从体裁上来说,小说、诗歌、传记、散文非常全;从语种上来说,有英语、俄语、日语,尤其是阿拉伯语,在此之前没有得过鲁奖。
相对于其他门类的评选,翻译类作品因其语言的多样性评选难度较大,需要多重把关,所以更为慎重。比方说,有些小语种我们都不是专家,对于入围的作品会再请两人以上的外聘专家把关。一个优秀的评委在评选过程中,阅读时会有直觉,几乎不需要对原文就知道译本的好坏。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有一种生命力,内容、语言、结构等都有内在的逻辑,好的译者能把这些准确地传递过来,即使不懂外语也能感受到。即使有些不太好读的名著,也有自身的内在逻辑。
我连续担任十四届傅雷翻译奖的评委,对评奖有丰富的经验。我认为无论什么奖,都有一个基本前提:规则加良心。规则一定要公正,否则稍不注意就会漏掉好作品;良心就是我所说的对外国文学全部的经验和了解。这两个加在一起,比较容易出现好的结果。中国的翻译界完全投入翻译的人越来越少,不再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个时候翻译家上手就是翻译福克纳等名家,因此会涌现出一些大家公认的耳熟能详的翻译家。翻译是需要有学识和学术作为支撑的,翻译家要靠实力,评选作品要看译者是否投入了全部的精力。打个比方,今年有个专攻艾略特的译者许小凡,翻译了戈登的《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艾略特是重要诗人、思想家。他的传记又是独特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非常精心投入,译著呈现了艾略特的生活历程和复杂内心,获得鲁奖就当之无愧。
从目前来看,学者型的译者也是外国文学翻译的发展方向。很多年轻学者有机会留学、研究名作家,在这种前提下,如果文笔、语言各方面比较高超,就可能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翻译家。他们有学术的支撑,又有留学背景,可以平起平坐看世界,应该涌现出更多更好的翻译家。
也有一些遗憾。我个人比较喜欢《赫贝特诗集》。这部诗集收入赫贝特一生创作出版的10本诗集(含诗体散文),译者也是专门研究赫贝特的专家,没能获奖非常可惜。我作为法语专家,很遗憾法语语种没能入围。评奖遵循的是名作名译,法语翻译家阵容强大,法国文学的翻译也非常丰富繁荣,但是遗憾此次没有重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