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从幽暗历史深处发出的光

    姚霏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8月31日   16 版)

        《发光的骨头》,[英]凯特·摩尔著,刘畅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22年8月第一版,68.00元

        2019年12月,我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第二届医疗社会史学术沙龙,同时为我编撰的口述著作《爱来癌去——他们口中的疾病与新生》召开新书发布会。会议的下半场是学术交流,我发表了一篇关于中比镭锭医院院史的论文。中比镭锭医院是中国第一家肿瘤专科医院,诞生于1931年的上海。发表结束后,一位学界友人提醒我,你的论文把镭锭放射治疗技术介绍得很详尽,但千万别忘了告诉大家这一技术后来被淘汰了,它的副作用同样非常可怕。我感谢她的建议,因为我确实知道不少关于镭锭的悲伤故事。于是,当得知林凡凡(《发光的骨头》责任编辑)正在做一本关于“镭姑娘”的译著,我觉得有义务写一篇像样的书评。

        镭是伴随居里夫人的发现而为世人所知的。某种程度上,关于它的故事是20世纪初“科学万能、科学万岁”狂潮的表征之一。又因其作为天然放射性物质的罕见稀有,很快从物理学、医学领域进入到商业领域。为了开发镭的商业价值,资本家们不断夸大镭的积极效应,通过各种渠道树立其在大众心目中的正面形象。各种在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甚至堪称恐怖的镭制品因其稀缺而被争相抢购,各种镭治病保健且百利无害的宣传甚嚣尘上。在这一背景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当美国的仪表盘行业将镭作为夜光涂料的时候,没有人会质疑其高端性。和许多早期轻工业一样,由于绘制表盘并不需要重体力劳动,女性因其细致耐心、服从管理甚至“同工不同酬”的“天然优势”,成为表盘画工的首选。相应的,在美国的一些小镇,年轻女性对于这个技术含量不高但报酬丰厚的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她们在一天天“抿、蘸、画”的时光里,将镭粉绘制在表盘上,也绘制着通过自食其力创造美好生活的蓝图;她们在暗室里看着彼此因为沾染镭粉而闪闪发光的头发、衣物甚至面部,仿佛看到了各自熠熠生辉的人生。然而,她们不知道的是,生命的表盘从这一刻开始发生了偏转。各种不适的症状开始出现,牙齿脱落、下颌骨坏死、身体各处骨骼的疼痛和肿瘤……这些在今天看来高度疑似放射性物质在体内积聚引发的症状,在20世纪初的美国仍是困扰医生们的疑难杂症。直到越来越多的表盘画工因为相似的症状四处寻医,对于职业病的怀疑才开始产生。在个别敏锐的医生、有良知的律师记者以及社会机构等的帮助下,一批批女工开启了断断续续长达十数年的维权之路,最终不仅促成了美国劳工赔偿问题的新立法,也推动了美国放射性行业安全标准的出台。

        当你翻阅这本书,会由衷感叹它的优秀——叙事上接近小说般引人入胜,内核上又不失历史著作的严谨。作者做了充分的史料准备,仅就其参考书目的种类(报刊、档案、书信、日记、口述等)即可见一斑。但该书并不是关于“镭姑娘”故事的“首秀”。相反,此前已经有不少著作专门论述这段历史,或围绕表盘画工及其支持者如何提讼美国镭锭公司,或围绕整个事件如何推动美国卫生部门、劳工部门将镭伤害认定为职业伤害。同时,这些作品自然也会引发相关思考,比如科学发现是如何被资本裹挟、为何社会变革总是肇始于惨痛的悲剧并要经历艰难的博弈。最后,这些作品也会让人们更清晰地意识到,医学认知本身难免经历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更新的过程。被认为是癌症治疗之光的镭曾令整个医学界极为兴奋,但吊诡的是其本身也是引发肿瘤的罪魁祸首。人类的每一次医学发现和医疗进步,不仅仅是医学家的功劳,患者的痛苦也是每一次伟大发现的深层动力。

        从全球范围来看,医疗史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关于科学发现、技术更新、器械发明、伟大医生的历史,而患者成为煊赫历史下的黯淡背景。一切历史首先应该是生命史,我们呼唤关于患者经历的历史。从这点来说,这本书非常“生命史”。诚如“作者的话”里所言:太多的作品展示的是“这段历史所涉及的法律和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而不是姑娘们自己的生活”。她们只存在于法律诉讼、医学病例中,作为受害者和弱势者被呈现。更可怕的是,世界上大部分文化还把疾病作为消极、丑闻甚至污点来认识,诚如女工们在渥太华小镇里的遭遇。但是,作者却把这些受到放射物质侵害的女工们放到了舞台中心。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描述作为故事真正主角的女工们的故事。她们第一次获得丰厚报酬时的喜悦,她们用收入购置时髦的服饰参加各类派对的身影,她们对爱情的期待,她们对家庭的付出;她们第一次面临牙齿掉落、牙洞迟迟不能愈合的忧虑,她们忍着骨痛从家中步行上工的艰难,她们经历多次流产的心痛,她们四处寻医问药经历的希望和失望,她们等待诉讼结果的忐忑和得知胜诉时的泪水……这些才是这个故事的中心。作者通过翻阅日记、信件、法庭证词、口述访谈和照片,通过不远千里行走在她们生活过的小镇,通过触摸她们的墓碑,用心复原着她们的经历。特别是那些关于疾痛经历的描述,常被主流史学指责为“矫情”“口罗嗦”的个体化叙事,却在不断告诉我们,慢性疾病不仅是一个医学名词,如影随形的是每一个个体的疾痛经历和每一个家庭的伤感往事。这一切同样值得记录。

        作为一名医疗史研究者,同时也是性别史研究者,我同样认可这本书在性别史研究中的价值。得益于作者将“镭姑娘”作为叙事中心和史料中大量的“女性书写”,这本书真正呈现了“女性用力量、尊严和勇气捍卫自己的权利”。

        这本书很长,你或许会急于翻到那些关于“迟来的正义”的部分,但请你放缓速度,体会那些“活死人”们的生活和斗争的甘苦。这或许会令你很难熬,但这恰恰才是那段历史真实的节奏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