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苏轼“何须出处”的出处问题

    杨海文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8月31日   15 版)

        嘉祐二年(1057),苏轼(1037—1101)参加礼部考试的《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收入《苏轼文集》卷2)写道: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 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其中的“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意即“皋陶将‘杀死他’说了三遍,尧将‘宽宥他’说了三遍”,而不是“皋陶说‘杀死他三次’,尧说‘宽宥他三次’”,所以不能点作“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围绕这句话,宋代至少有五位学者“接力”演绎了发生在苏轼与梅圣俞(1002—1060)、欧阳修(1007—1072)之间的一段文坛轶事,所谓“何须出处”的出处问题即在其间。

        一是赵令畤(1061—1134)的《侯鲭录》卷7指出:

        东坡先生召试直言极谏科时,答《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云:“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诸主文皆不知其出处。及入谢日,引过诣两制幕次,欧公问其出处,东坡笑曰:“想当然尔。”数公大笑。

        二是叶梦得(1077—1148)的《石林燕语》卷8指出:

        苏子瞻自在场屋,笔力豪骋,不能屈折于作赋。省试时,欧阳文忠公锐意欲革文弊,初未之识。梅圣俞作考官,得其《刑赏忠厚之至论》,以为似《孟子》。然中引“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事不见所据,亟以示文忠,大喜。往取其赋,则已为他考官所落矣,即擢第二。及放榜,圣俞终以前所引为疑,遂以问之。子瞻徐曰:“想当然耳,何必须要有出处?”圣俞大骇,然人已无不服其雄俊。

        三是陆游(1125—1209)的《老学庵笔记》卷8指出:

        东坡先生《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有云:“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梅圣俞为小试官,得之以示欧阳公。公曰:“此出何书?”圣俞曰:“何须出处!”公以为皆偶忘之,然亦大称叹。初欲以为魁,终以此不果。及揭榜,见东坡姓名,始谓圣俞曰:“此郎必有所据,更恨吾辈不能记耳。”及谒谢,首问之,东坡亦对曰:“何须出处!”乃与圣俞语合。公赏其豪迈,太息不已。

        四是杨万里(1127—1206)的《诚斋集》卷115《诗话》指出:

        欧阳公作省试知举,得东坡之文惊喜,欲取为第一人;又疑其是门人曾子固之文,恐招物议,抑为第二。坡来谢,欧阳问坡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有“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此见何书? 坡曰:“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欧退而阅之,无有。他日,再问坡。坡云:“曹操灭袁绍,以袁熙妻赐其子丕。孔融曰:‘昔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惊问何经见,融曰:‘以今日之事观之,意其如此。’尧、皋陶之事,某亦意其如此。”欧退而大惊,曰:“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然予尝思之:《礼记》云:“狱成,有司告于王。王曰:‘宥之。’有司曰:‘在辟。’王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坡虽用孔融意,然亦用《礼记》故事。其称三谓王,三皆然。安知此典故不出尧?

        五是龚颐正(1140—1201)的《芥隐笔记》“杀之三宥之三”条指出:

        东坡《试刑赏忠厚之至论》,其间有云:“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梅圣俞以问苏出何书,答曰:“想当然耳。”此语,苏盖宗曹孟德问孔北海:“‘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出何典?”答曰:“以今准古,想当然耳。”一时猝应,亦有据依。(据《东汉孔融传》:“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以上五种记载略有差异。譬如直接向苏轼提问者,或作梅圣俞,或作欧阳修。更重要的是,苏轼的回答依次被表述为:“想当然尔。”“想当然耳,何必须要有出处?”“何须出处!”“尧、皋陶之事,某亦意其如此。”“想当然耳。”在这五种表述中,“想当然耳(尔)”典出孔融 (153—208)之答曹操(155—220),可以视作苏轼“照着讲”;“何须出处”虽是大白话,但可视作苏轼“接着讲”,而且更能刻画一代文豪的个性。就此而言,叶梦得笔下的“何必须要有出处”,被陆游简化为“何须出处”,实乃神来之笔。这五种记载以《老学庵笔记》的历史影响最大,所以“何须出处”最终成为苏轼这段文坛轶事的标识。

        所谓“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而“何须出处”,究竟有无出处呢? 其一,依据叶梦得的记载,当事人梅圣俞“以为似《孟子》”。这是因为《孟子》13·35说过:“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其二,依据杨万里、龚颐正的记载,主人公苏轼说是“事在《三国志·孔融传》注”。这是因为《后汉书》卷70《郑孔荀列传第六十·孔融》说过:“初,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其三,杨万里同时认为:“坡虽用孔融意,然亦用《礼记》故事。”这是因为《礼记·文王世子》说过:“狱成,有司谳于公。其死罪,则曰:‘某之罪在大辟。’其刑罪,则曰:‘某之罪在小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公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及三‘宥’,不对。走出,致刑于甸人。”

        从故事学的角度看,一方面,苏轼原文当中的“皋陶为士”有点像《孟子》设置的那个场景,而“宥之”有点类似《礼记》那段对话里面的台词;另一方面,假托苏轼说的“想当然耳(尔)”吻合着《三国志》那句点睛之笔。但是,后人这样解决出处问题,会让苏轼的在天之灵满意吗? 在笔者看来,《省试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也许早已给出了答案:“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既不是《礼记》《孟子》《三国志》,也不是其他典册与历史,而是亲亲仁民、博施济众、大象无形、穷神知化的圣人之意,方是苏轼心中的出处。唯有抓准苏轼那颗守正创新而又雄俊豪迈的人文心灵,人们才能鲜活地体悟“何须出处”这段文坛轶事。

        (作者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泰山学者特聘专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