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棣的《零公里处》是我近年读到的颇具“先锋”气质的一部小说集。它的先锋性体现在鲜明的“形式”自觉与“结构”意识。在叙事技法上,作者通过视点漂移、能指延宕、虚实交织、文本互渗、情感间离、时空倒错等一系列反常规的操作,打破了读者的阅读惯性和审美定式,带给我们别样的情感体验和心灵震撼。从这个意义上讲,与其说《零公里处》是一部小说集,毋宁说是一部“反小说”的小说集。
《零公里处》由13个记忆碎片组成,每一个记忆碎片分别对应着一段非比寻常的精神之旅。它们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共同连缀成一个“莫比乌斯环”式的路线图。一个若隐若现的神秘主人公带着莫名的冲动与焦虑,向“零公里处”进发,所到之处既是终点也是起点。伴随着记忆与遗忘、找寻与失去、真实与梦幻之间的种种交织,一个个“在途中”的奇遇故事徐徐展开……
阅读经验告诉我,要想打开唐棣的“潘多拉魔盒”,首先需要找到一把“取胜之匙”。而这把至关重要的钥匙,或许就隐藏在路线示意图的第四站——位于102.56公里处的《立交桥下的发廊》中:“男孩在差不多的时间,走上天桥,低头数着台阶,三十九级台阶……为什么是三十九级台阶? 没人可以回答。”
对于西方电影史有所涉猎的朋友应该知道,《三十九级台阶》是希区柯克的一部经典电影。在这部电影中,他的“麦格芬理论”初步形成。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麦格芬”? 用专业术语解释是:一种电影的艺术手法,表示并不存在的某人或物,却是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是悬疑电影中角色们必须要拼命追逐、可观众却可以毫不关心的东西。
就像“麦格芬”藏匿于电影《三十九级台阶》,“三十九级台阶”亦隐藏在小说《零公里处》中,它看似可有可无,对于故事情节的进展没有起到任何推动作用,但却是带领我们走进小说内部的导航仪。
沿着“三十九级台阶”拾级而上会发现,《零公里处》的每一篇小说里都埋藏着一个“麦格芬”。它是《看吧,风塔》中玻璃瓶发出的空洞嗡鸣声,是《绿草地》中的数字倒计时,是《在面馆的几小时》中紊乱的生物钟,是《暗巷中》中命定的“小意外”,是《追凶者和凶手》中期待发生的新闻事件,是《山海之间》中的《哥德堡变奏曲》曲谱……
甚至连“零公里处”这个题目本身也是一个“麦格芬”。通常意义讲,“零”表示无、没有,但作为一个能指符号,它又确乎是一个实存。在《21世纪十万个为什么·数学之谜》一书中,编者这样写道:“0自身有一个最本质的根本矛盾,比如任意多个数与0相加,0并不改变它们的值;而许多个数相乘,只要其中有一个数是0,乘积就是0。”早在几千年前,庄子就开始从形而上学角度展开同样的思考:“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齐物论》)由此可见,无论是作为数学符号,还是作为一个哲学概念,“零”都必然携带着“麦格芬”的二律背反属性。恰如作者在小说“缘起”中所言,“零公里处”这个词,“在不同读者手上会变幻出不同的用意”,当你将其看作道路的起点、地图的中心时,它同时意味着旅途的尽头和更加遥远的未知;当你将其视为物种的起源、存在的核心时,它也预示着生命的终结和意义的边界。
哲学家齐泽克在《少于无》中指出,在语言所建构的“象征界”之外,还有一个“前语言化”的、未被命名的、大写的“实在界”。语言试图将“实在界”彻底象征化,但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个“剩余”,这个剩余就是“麦格芬”,它是“实在界”的一块碎片,埋藏在语言之中,并标记了一个特殊的点位,在那里,语言会突然陷入故障之中,从而暴露出自身的不一致性。正是基于这样的创作动机,唐棣在《零公里处》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尾声”:无论预示着什么,最后一站,总会抵达,你必须想象自己正在问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中,是哪一个曾找寻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