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8月31日 星期三

    穿越千年的中国石窟艺术

    张翔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8月31日   08 版)

        《中国石窟艺术精讲》,常青著,东方出版中心2022年8月,88.00元

        三千世界,是佛教中对佛国的描写:一千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一千大千世界则为佛国。这是历史上佛教在人们的理想世界塑造的广博而宏大的精神空间。现世中,存在这样宏伟的“三千世界”吗? 答案是肯定的。正如艺术史学者常青先生近作《中国石窟艺术精讲》开篇所言,“全中国约五千处以上的石窟与摩崖造像地、总数超过十万处”,这些遗迹正是佛教精神空间的“物化”。也正因为此,我们今天依旧能看到绵延万里的中国石窟艺术。

        常青先生毕业于北大考古系并师从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先生,之后在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相继工作,并于20世纪末赴美留学完成博士、博士后学习,他对石窟艺术研究可谓学贯中西。《中国石窟艺术精讲》是常青先生回国任教以来出版的著作之一,读物的通俗性,是常先生近年艺术史写作的一个重要纬度,即把艺术史研究写入读者心中。我想,这与佛教广结善缘的道理是一致的。“三千世界”之于《中国石窟艺术精讲》一书而言,也可以有一种通俗的诠释:空间跨千里、时间越千年、思想接千载。

        对中国石窟艺术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众多石窟。本书中,常青先生以陆上丝绸之路为线索由西向东重点梳理、介绍了二十余处石窟,这个脉络也是佛教艺术由西向东传播的线路。

        以地域空间展开的石窟艺术写作实际是通过文字形式呈现佛教艺术的传播。地域空间造成的文化、观念差异使得艺术风格各有特征,这既帮助读者看到中国不同石窟艺术的区别,更见其联系。以地域为序列的石窟艺术写作,透视着常青先生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学术思想。常青先生曾说起他的导师宿白先生晚年在石窟寺考古上的诸论,就是以地域序列展开的。我想这是常青先生学术思想升华的体现,这种安排更方便读者理解佛教艺术自西向东的传播,也见作者常青先生悉心之处。

        时间是艺术史研究者进行写作的一项基本坐标。本书并未像市面上大部分艺术史著作一样时间线状勾勒,而是将时间的因素寓于框架及具体章节中。由西北至东南、西南的框架安排反映了中国石窟从十六国至宋元时期大致开窟时间序列。这千年的时间使得石窟艺术面貌各不相同,如“新疆克孜尔石窟在早中期、晚期分别受到犍陀罗风格和汉地风格影响”;“龙门石窟的皇家风范,成为中原模式的杰出代表,并影响了韩国日本造像”;“云南石钟山石窟受唐宋佛教艺术元素影响,还有东南亚南传佛教影响以及云南本土风格影响”。这些都是时间给予各地石窟艺术风格的总体面貌特征。

        在具体篇章中,作者把时间背景置于每一章开篇,介绍相应石窟的历史情况。而该书另一个写作特征就是使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具体石窟的年代、内容、风格等话题进行分类介绍。时间的分期自然成为书中具体章节一种基本陈述方法。这也给予作者在面对年代接续复杂、研究内容庞杂的石窟艺术时轻松厘清结构,梳理了关键问题。“穿越千年”,看似盘根错节,却在常青先生的笔下被解构得清晰、明了。

        以史带论是史学写作的一种基本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范式。艺术史也不例外。笔者细数本书的具体写作方法也同样遵循以石窟艺术为主线的古籍文献、近人研究、作者观点的方式进行,反映古今石窟艺术思想在作者笔下汇聚。从学术写作的角度看,这种方式是常见的。但如若从通俗性读物的角度看,这不仅使读者对内容能“看得懂”,同时还让观点、思想能“靠得住”。我想这是常青先生面对通俗性出版物的“专业自觉”,也是市面上相当一部分同类书籍可能常忽略的写作基点。而这些观点、思想都凝练于书中每一章末尾的结语部分。结语的观点或是地域风格的演变规律,或是形象来源的基本概括,或是艺术题材的综合归纳,亦或是作者想法的推衍判断。而作者也不时留出探讨空间给读者自寻答案,如在论及瑞像之时,作者发问“它的雕刻时间是什么时候?会不会是后人冒名雕刻? 为什么看不出任何时代风格?”等等,这些促人探索、引人追问的话题吸引读者对中国石窟艺术的热爱。

        最后,我想用借用常青先生在本书前言中的一句话来表达和他同样的愿望:“如果这本书能陪伴石窟爱好者走完上述精华石窟,是我倍感欣慰之事! 那么,为编写本书付出的心血都是值得的。”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