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燕于20世纪80年代初登上文坛,她创作时间长、作品数量多且社会影响大。关于她的写作历程可以以多个关键词概括,如儿童文学、上海怀旧、欧洲游记等。2010年《人民文学》杂志开设“非虚构”专栏,“非虚构写作”这个概念成为文坛热点。而陈丹燕的写作与《人民文学》推出的“非虚构写作”在个人化叙事的立场上有一些差异,与90年以来“非虚构写作”的“国家、民族叙事”的倾向性相比,她更倾向在个人化叙事的立场上与图书市场建立联系。陈丹燕的“非虚构写作”经历了一个由无意识到自觉的过程。从写作方式和作品风貌来看,上海城市系列真正开启了她的“非虚构写作”之路,并逐渐形成其诗性质感、史料研究与新闻采访相融合的写作方式和作品风貌。《独一无二》这部小说又显示出她在人事的历史真实与小说艺术的虚构本质之间寻求平衡的探索努力。她在20世纪90年代收集了大量年青的独生子女的故事,由他们口述、自己整理,写成《独生子女宣言》;她陆续采访了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青年学者,获得了他们的成长故事以及他们对80年代的中国独生子女的专业研究成果。到这时,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才得以完整体现。
约翰·霍格韦尔这样描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非虚构写作:“某些小说家和新闻记者的作品,反映了一种不寻常的自我意识,即作家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在美国人生活里的独特角色。”李云雷在比较“非虚构”与“纪实文学”的区别时,他强调“在写作态度上,前者以个人的真实体验为基础去书写与探索”。这两段说法都强调了作者的自我意识和写作立场对其选择“非虚构”写作的重要影响。
陈丹燕作品中的自我意识是非常突出的,自我的困惑与追寻诗质品格贯穿在她整个创作历程之中。关于独生子女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教育学、医学、心理学、体育学等,《独一无二》这部作品以文学的视野、细致入微的心理体验和灵动洗练的文字将一些生动活泼的人物描写、感人肺腑的故事情节一一呈现出来。硬邦邦的数据在陈丹燕的笔下变成了活生生的形象。它文学性的光芒并没有被社会学的思考所掩蔽,社会学的文学式访问更是增加了作品的厚度和张力。在《独一无二》中可见识到陈丹燕细腻的笔法和细致入微的心理描摹。文中随处可见发自心灵的问句和对人生的思考,这一代人的个性、梦想、责任、奋斗、压力等都在这声声发问中沉淀并积聚力量,厚积而勃发,成为一个时代的主角和担当。
如果说诗性品格是陈丹燕作为作家的天性,史料研究是她选择的创作途径,那么新闻采访是陈丹燕在长期写作中逐渐习得的,并成为她重要的写作方式,这些成就了其小说真诚的纪实风格。《独一无二——诞生在中国独生子女时代》是以类似于口述实录的“非虚构”文体的写作方式架构的,所以其中包含大量的场景对话。这种对话并不是为了凸显人物性格,而是类似于采访,是写作者的个人介入从而突出“我”的在场,与历史对话。口述纪实性写作“萌生于美国史学界,渐次浸染到全球的史学、新闻和文学领域”,“中国的口述实录产生发展的过程,大致上可以说它肇始于文学领域,普及于新闻领域,发达于历史领域。因此,这种书写方式势必以史料为基础,“多层次、多角度地再现真实世界的广阔与复杂,展现本真的民生”。
《独一无二》正是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尝试呈现每一类独生子女的命运和生存态度。作品中出现多个声音、多种观点交织在一起,它们之间相互对话、博弈,甚至相互消解,最终,时代的或事件内部的复杂性被呈现出来。比如,《独一无二》中提到一些新鲜有趣的观点:独生子女一代则多是“才大志疏”;独生女“两情相悦”的爱情观;放开二孩生育以后关于“善养”的问题;80后“小皇帝”“自私”“冷漠”的形象被自信、阳光的正面形象和光明象征所取代。《独一无二》中有许多真实而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汶川地震志愿者魏菁、陈丽媛、陈太阳等作为独生子女中逆行者形象,在面对大灾难的特定时刻,呈现出真实的生命体验和社会责任感。作者将这些人物形象设定于特定的历史性事件中,呈现出每一个时代背景下独生子女这群特殊人群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第一代独生子女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同龄人,其实也是全球化兴起兴盛的同龄人。”在全球化的视野下,虽然面对着人口老龄化的危机以及一系列经济、灾患、斗争和生存问题等,他们一直积极乐观、敢于直面挑战,勇于自我反省,逐渐站在时代的舞台中央,成为中坚力量。
当前,三孩政策是对未来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政策。自从三孩政策正式入法,到日前国家废止《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等三项法规,也标志着一个历史时代的重大转变。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了30多年,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也成为社会人口中一支独特的存在。陈丹燕以“非虚构写作”的笔法为我们打开了一段清晰的记忆。《独一无二》是从新闻采集开始的,写作源起于她在电台主持一档名叫“十二种颜色的彩虹”的青春类节目。她从一千多封珍藏下来的信中再精选了两百封信和上百个有效地址,做了几十个补充采访,完成了作品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从2008年中国志愿者元年的定义出发,通过对一批成年后,参与汶川地震、秘鲁地震、世博会、新冠肺炎疫情几个重要事件节点的80后志愿者故事的叙述,来补充和记录“独一无二”的人生发展阶段。第三部分与学者的讨论兼80后青年学者的访谈,来对“独一无二”现象进行研究性解读,就此完成社会学意义上的诠释,进入到宏观框架的历史视野。历史的一页已经翻过去了,独生子女时代将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存在,陈丹燕的写作也带领我们进入这些人群独特的精神世界。
当独生子女这一带成长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时,他们毅然担负起社会的责任和使命。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独生子女经历了许多社会重大事件。第二部分“一个志愿者的成长史”等故事中讲述了他们面对灾难担当志愿者过程中心灵成长和蜕变的过程。独生子女这群特殊的一代人终于从家庭中温室的花朵成长为社会的脊梁,成为时代的担当者。独生子女精神成长和蜕变在这篇小说中完整地呈现出来,读来就如同又经历了一遍人生的历练。而之所以实现这样的转变,作者也在第三部分中进一步探讨了独生子女的性格养成和精神特征。“在大的时代变迁的裹挟下,第一代独生子女群体最大的特征是非常多元的矛盾性。”但是这种矛盾和纠结在社会现实需求中逐渐消解,他们在规范性和特殊性之间寻求均衡。第一代独生子女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寻求到社会认同感和自我价值,便与自己和时代和解了。于是,我们跟随陈丹燕得到了最真切的精神体验,这一代“成长和发展过程深刻记录了这个社会在一段特殊时期的变迁轨迹”,“他们被那个伟大却有诸多无奈的时代所塑造,现在又在参与塑造一个新的时代”。
陈丹燕从自我出发,由自我的追寻导向对独生子女这一特定时代的特殊人群进行探求,她从1996年开始筹备写作,通过对搜集和采访的典型实例来探讨与这一代人的成长有关的问题,这是她“独一无二”的写作起点,也奠定了她“非虚构写作”的道路。在创作过程中,她逐渐形成了诗性质感、史料研究与新闻采访相互融合的写作方式和相应的作品风貌,这是作家陈丹燕在“非虚构写作”所做出的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