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8月24日 星期三

    当转型期的社会潮流和青春前期的心理冲动交织在一起,远方的世界就这样充满了无法抗拒的诱惑力。

    《麻雀东南飞》:浪漫理想与现实烟火

    钱淑英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8月24日   16 版)

        《麻雀东南飞》,连城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22年5月第一版,25.00元

        连城

        自2021年始,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陆续推出“故乡·童年”原创儿童文学书系,以多维度呈现特定时代中国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成长轨迹,着力传递中国式童年所共有的精神内核与生命气象。新近出版的《麻雀东南飞》是青年作家连城创作的一部小说,作者以上世纪90年代初社会转型期为背景,书写了苏北乡村女孩燕柳南下打工的经历和故事。

        小说在枸橘花开中开场。十二岁女孩燕柳走到表姑迎春家屋后,看到一丛年深日久的枸橘,密密的白花在风中飘着细浪,散发出一股清苦香气,心思细腻的她不由得驻足欣赏、心生感叹:“玫瑰虽然香,人人都爱闻,可是这世界如果只有玫瑰香,那也太单调了。”这一充满文学细节的开场,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描摹得如此生动,使其性格特征与精神格局鲜活可见。

        燕柳住在小李庄,认真学习和生活着,然而并不满足于漫长、慵懒的乡村生活,内心始终向往着远方。然而,迎春的突然辍学,让燕柳曾经向往的大学梦变得虚无缥缈。这个只大她几岁的表姑曾是小李庄学习最好的学生,原本代表着燕柳的将来,燕柳因此失去了一份切实可靠的榜样及动力。而南下打工潮的到来,更是给这个不甘现状的女孩带来了新的冲击。电视剧《外来妹》的热播,招工广告的出现,在广东打工的金桃过年时的衣锦还乡,这些无不在燕柳的心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当转型期的社会潮流和青春前期的心理冲动交织在一起,远方的世界就这样充满了无法抗拒的诱惑力。于是,燕柳下决心要离开家乡去南方打工,即使未满招工年龄,也要借用他人身份证来实现愿望。

        在上海当兵的小舅,让燕柳的梦想变得触手可及,她带着迎春一起来到上海野马浜,成为了当地酿酒厂的工人。然而,外出打工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精彩美妙。燕柳第一次感受到了离家的凄凉、孤独和恐慌,现实世界的复杂与艰辛,也开始在她眼前徐徐展开。很快,燕柳发现自己并没有做好外出闯荡的准备,更没有能力把握未来。因此,等到过年返家时,她决定不再回到上海打工,而是选择继续上学。

        外出打工的日子尽管短暂,却足以激起生命的浪花,燕柳仿佛经历了一次远行前的试飞,在突然间长大。而迎春的相伴,让成长有了双向交互的力量。小说借用两个女孩在《大学语文》书里读到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为名,代表了对远方的憧憬与渴望,她们在打工过程中所收获的,除了生存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生活体验与精神视野所带来的心灵成长。

        当然,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麻雀变凤凰的励志故事,小说通过生活的丰富面向,呈示了某种超越现实的精神向度。尽管身处社会转型期和个人青春前期的动荡之中,作者却没有着力表现主人公内心的冲突与对抗,而是以接纳和拥抱的姿态指引其走向开阔,体现出女性作家特有的温暖与包容。实际上,燕柳在成长路上遇见的每一个人,都在心里留下了痕迹,推动其更好地理解自我和周围的世界。这些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人与社会的多面体。作家将浪漫理想与现实烟火融合在一起,在主人公眼中交织出复杂景象的同时,又向其呈示出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小说最后以麻雀意象收尾,带有强烈的象征性,直指小说的主旨。燕柳看见春节过后继续外出远行的年轻人,像是那群在空地枯草上起起落落、饮饮啄啄的麻雀,可爱又可怜,不禁感慨:“世间万物,想要活着,并且活得好,都没有‘容易’二字。”而自己这只麻雀之所以留下来,“不是因为恋家,而是为了积蓄力量,好有机会飞得更高,更远”。是的,卑微的生命也值得尊敬,如同燕柳特别在意的篱笆上的葫芦花和冬瓜花,它们虽然柔弱易碎,却在无边夜色里戳开荧荧小洞,给闭塞混沌的心灵带来光辉与澄明。这样的象征性表达虽然稍显用力,却因为饱含赤诚情感与悲悯情怀而显示出打动人心的力量。

        作家连城以自省与反思的态度面对故乡和童年,用文学的方式在过去和未来之间连接起了沟通与对话的桥梁,小说所彰显的时代精神与生命姿态,对于当代少儿读者而言,无疑具有思想启迪以及成长指引的意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