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8月24日 星期三

    “外婆家的图书馆”点燃了阅读的火把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8月24日   08 版)

        每到寒暑假,家住杭州的王子悦都会回浙江台州临海市杜桥镇的外婆家度假。王子悦的流动阅览车犹如一点星火,点燃了村镇大众的阅读热情。有时候王子悦因为家里有事,当天没有去摆书摊,就会接到电话催促他出摊,王子悦不得不“被动营业”。王子悦作为唯一的未成年人获评“全国乡村阅读榜样”。(8月16日《钱江晚报》)

        老师们“管不到”,父母角色缺席、陪伴缺位,祖辈“管不了”“管不好”,在外部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同时下降的背景下,一些孩子陷入了“放假即荒废”。从大城市到外婆家过寒暑假的王子悦发现,虽然乡镇的物质生活渐次丰盈,“小洋房越盖越多”,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相对贫乏,许多小朋友无处可去。看电视、玩手机、打游戏,村镇孩子们“宅家度假式”的假期模式,显然隐患重重。

        “外婆家的图书馆”的初衷,在于通过图书分享,让乡村孩子也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当地的农家子弟也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罢,他们并非没有阅读的兴趣与热情,而是火把没有被点燃。最开始都是王子悦往外借书,后来有一些小朋友将自己家里的闲置书籍赠予王子悦,让这些书籍流转给更多的孩子阅读。

        “外婆家的图书馆”说到底就是一个书摊,书摊周围始终围满看书的孩子们;爱上阅读的不仅有孩子们,也有一些成年人;有些成年人并不是同村人,却因为阅读互相认识,阅读成为一种社会联结的纽带。从主动送书上门到“被迫”雨天营业,“外婆家的图书馆”被越来越多的孩子认同与接纳;置身于热闹的集市,“外婆家的图书馆”成为最火爆的摊点,生动地说明在丰衣足食之后,“精神食粮”变得愈发重要。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寒暑假时间相对较长,如何让孩子过得更加充实、更有意义? 通过阅读来求知,增长知识储备、提升自我认知能力;通过阅读来思考,收获真知灼见、收获精神启迪;通过阅读,我们既能理解过去,也能应对未来。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通过阅读来持续丰盈自我的精神世界,这才是应有之义。

        书籍的生命需要被阅读唤醒,与其让书籍束之高阁,还不如让它们在共享和流动中惠及更多人;作为一项公益活动,“外婆家的图书馆”让闲置图书“动起来”“活起来”,不仅助推了全民阅读,也促进了主人公的精神成长。“外婆家的图书馆”虽然点燃了阅读的火把,但寒暑假期结束之后,当地的孩子们想看课外书就面临着“无书可读”的困境。在当地建设一座图书馆,或许才是治本之策。

        以书为伴,让书籍成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日用品;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通过阅读来涵养精神世界,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小小的“外婆家的图书馆”的价值不容小觑。武汉市洪山区  杨朝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