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8月24日 星期三

    两位资深体育记者合著新书,全面回溯——

    世界足坛最激烈的龙虎斗

    本报记者康慨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8月24日   04 版)

        2021年10月24日,在曼联主场0-5负于利物浦的比赛中,客队30岁的埃及边锋穆罕默德·萨拉赫(左五)射入本队第三球后奔离背景中(左起)的队友安德鲁·罗伯逊和罗伯托·菲尔米诺,以及曼联后卫哈里·马圭尔、维克托·林德勒夫和守门员大卫·德赫亚。 

        摄影:迈克尔·里甘

        新书《二红斗》的封面是红军传奇斯蒂芬·杰勒德(上)和红魔悍将加里·内维尔

        一本记录英格兰两大球会、两大城市、两大群体争斗史的新书已经上市。

        《二红斗》(Red on Red)厚320页,8月4日在英国出版。它由两位资深体育作家合著,以“利物浦、曼联和世界足坛最激烈的竞争”为副题,全面回溯了别称“红军”的利物浦俱乐部和俗名“红魔”的曼彻斯特联合俱乐部之间长逾百年的争锋。

        1

        有位曼联球迷回忆,他过14岁生日时,父亲给他买了一张曼联做客利物浦的比赛门票,让他自行前往。结果他以为自己到了外星人或半兽人的世界,利物浦的安菲尔德球场就像托尔金笔下的魔多。当他回到家,父亲对他说:“你现在是个男人了,儿子。”

        利物浦和曼彻斯特位于英格兰西北部,相距不过50公里。两地思想独立,不拘一格,文化兴旺,却双双以邻为壑,其市民以一种发自内心的激情相互厌恶,构成一道跨越世代、阶级、性别和种族的鸿沟,而且这种分歧多年来不断扩大,主要的原因就是足球。

        利物浦人和英国广播公司首席足球记者菲尔·麦克纳尔蒂(Phil McNulty)以一种罕见的方式,与曼联拥趸和《曼联传》作者吉姆·怀特(Jim White)合作著书。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两队支持者之间黑暗而有毒的恶意已经渗入了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格拉斯哥、伊斯坦布尔或莫斯科等城市,足球只是一种蔑视的气压表。而在英格兰西北部,它是仇恨的发动机。

        “两家球会的追随者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身份的一部分就是对其红色竞争对手支持者的厌恶远甚于他人。”麦克纳尔蒂和怀特写道,“在沟壑的两边,有成千上万的人……对对方保留了最大限度的憎恶。当他们竞相占据道德制高点时,这共生的蔑视似乎让人人都乐在其中。”

        但利物浦和曼联之间的敌意来得有些不明不白。它们不像格拉斯哥的两大球会凯尔特人和流浪者那样,各有天主教和新教背景,也不像巴塞罗那和皇家马德里那样,受到历史和政治的束缚,更不像前南斯拉夫联赛的贝尔格莱德红星和萨格勒布迪纳摩那样折射出紧张的民族关系。它们甚至不是同城或同区的对手,没有热刺和兵工厂、阿斯顿维拉和伯明翰、谢菲尔德联队和谢菲尔德星期三那样的天然敌意。相反,这两座城市共享许多原则,如激进政治、集体主义、工会主义和社区价值。曼彻斯特也有很多人喜欢利物浦的甲壳虫乐队,正像很多利物浦人喜欢曼彻斯特的绿洲乐队一样。

        将利物浦和曼彻斯特分开的是足球,确切地说,是“红军”和“红魔”踢的足球。

        2    

        红魔曼联成立于1878年,红军利物浦则在1892年建会。它们是英格兰足球史上最成功的两家俱乐部。

        有些人认为两队的竞争植根于历史。18世纪和19世纪初的奴隶贸易让利物浦获得了可观的财富,却受到很多曼彻斯特人的厌恶。后来,利物浦又转过头来鄙视曼彻斯特纺织业对劳工的野蛮压榨。1894年船运河的开通,让曼彻斯特摆脱了对利物浦港口的依赖,也打破了两地的经济平衡。

        还有些人认为原因在于各自的文化优越感。举凡时尚、音乐、夜生活、商业,甚至口音,均可找到蔑视对方的理由。

        但这些并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如此强烈的恶意只存在于利物浦和曼联两家球会之间。同样的仇恨并不见于埃弗顿(也在利物浦市)和曼联球迷,利物浦和曼城球迷之间也没有——两队经理佩普·瓜迪奥拉和于尔根·克洛普甚至公然表现出了惺惺相惜和相互尊重。

        怀特和麦克纳尔蒂都认为,众所周知的激烈竞争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才真正出现,后因曼联在弗格森带领下取得成功而得到强化。

        “这种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并非永远存在。这很奇怪。”怀特8月18日告诉爱尔兰体育媒体《无球状态》,“我们谈到利物浦和曼彻斯特,谈到船运河和各种历史事件,但实际上在60年代,曼联和利物浦是非常尊重对方的。他们的两位经理比尔·尚克利和马特·巴斯比还是非常好的朋友呢。”

        怀特和麦克纳尔蒂通过研究发现,竞争在70年代才大为加剧。在1977年的足总杯决赛中,曼联击败了利物浦,摧毁了后者三冠王的美梦。曼联球迷一直对此津津乐道,利物浦球迷则始终耿耿于怀。

        “红军”曾是常胜军。而弗格森时代的曼联是英格兰超级联赛最成功的球会,共13次赢得冠军。同期的利物浦一次也没有问鼎。

        2004年,西班牙人拉斐尔·“拉法”·贝尼特斯成为利物浦经理,率队接连获得欧洲冠军和足总杯,2008年又在杰勒德、阿隆索、马斯凯拉诺和托雷斯等一班天才球员的带领下,年终时以领先曼联七分的成绩排名榜首,大有夺得本队首个超级联赛冠军之势。

        但贝尼特斯剑走偏锋,自乱阵脚。在2009年1月9日的赛前记者会上,他出人意料地拿出一张清单,攻击了弗格森,指控他是联赛唯一一个享有特权的老板,一贯不讲武德,横行霸道,指鹿为马,操纵赛程,欺压裁判,却总是受到足总的偏袒和优待。媒体把这篇精心准备的讲话称为“拉法的咆哮”。怀特和麦克纳尔蒂认为,它断送了利物浦大有希望的冠军梦。当时的队内后卫杰米·卡拉格说,贝尼特斯意图向裁判施压,以帮助曼联下一场比赛的对手切尔西,没想到舆论将所有目光集中到本队身上,利物浦球员在巨大的压力下以0-0与斯托克城战平。

        前曼联后卫加里·内维尔回忆,他当时正在看天空台的体育新闻,起初对拉法的咆哮大惑不解,后来感到弗格森在家里看到电视上的这一幕时一定在想:我拿下他了。

        3

        “二红斗”本来是英文军事术语,指敌军两部相互攻击。

        2005年,美商格莱泽家族收购了曼联,五年后,另一家美国企业芬威体育集团买下了利物浦。2013年,弗格森爵士退休,两年后,斯图加特人克洛普上任。曼联和利物浦的命运由此完全逆转。

        弗格森之后的曼联再未问鼎联赛和欧洲冠军联赛,继任者莫伊斯、范哈尔、莫里尼奥、索尔夏尔、卡里克和朗尼克无不在他漫长的阴影下挣扎。刚刚从埃阿斯俱乐部转任曼联的另一位荷兰经理埃里克·滕哈赫现在也出师不利。

        曼联自废武功的同时,利物浦已在克洛普的领导下赢得了所能赢得的一切,包括队史第一尊英超冠军奖杯。

        格莱泽家族被曼联自己的支持者斥为吸血鬼,只知利用球会赚钱而经营无方,球会成绩日益平庸,面貌愈发陈旧。其老特拉福德球场自2006年后再未获得更新,安菲尔德却在连续翻建看台。2010年芬威入主时,利物浦的年收入仅为曼联的五成五,现在已经追平。俱乐部的估值也从芬威当初付出的3亿英镑剧增至2021年4月《福布斯》计算得出的29.6亿英镑。

        克洛普是拒绝了曼联的邀请而执教利物浦的。从上任的第一天起,他就和俱乐部的足球总监迈克尔·爱德华兹一起,在与专业有关的方方面面注入活力。他没有俱乐部传奇比尔·尚克利、肯尼·达格利什、艾伦·汉森和格雷姆·苏内斯那样的苏格兰背景,但他理解利物浦俱乐部和它在这座城市的地位。

        很快,许多人开始相信,克洛普是尚克利之后最接近其成就和风格的人,尤其是比尔的外孙克里斯·尚克利·卡莱恩。

        “他的球员会为他蹈火穿墙。”尚克利·卡莱恩告诉麦克纳尔蒂和怀特,“他在球队创造出的同志情在每个赛季都等值于大把的积分。这跟我外公非常相似,他那时就在球会上下造就了这种氛围。于尔根也是这样。他们也都认识到了球迷在俱乐部起到的作用,认识到他们之间的联系多么紧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