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8月17日 星期三

    出版融合优秀图书案例❷

    名师统领·优课加持·平台助力:“三步走”打造一本“谈美”的新形态教材

    周粟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8月17日   12 版)

        《大学美育》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责任编辑:周粟 梁宏宇

        使用技术平台:小鹅通、京师E课、腾讯会议、Adobe Premiere Pro、Adobe Af-ter Effects

        使用技术模块:直播、社群、绿幕抠像、部分AR模拟技术、短视频制作等

        “新外·新文科云端讲坛”走进艺术学直播课海报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体现出国家层面对美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凸显了各学段开展美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其中,“大学美育”作为推动美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备受高校一线美育师生关注。时隔一年后的2021年10月,由教育部高校艺术学理论类教指委主任委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王一川教授及其团队精心编写的新形态教材《大学美育》,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形态上看,《大学美育》紧密围绕“大学美育是什么?”“如何上好大学美育课?”这两大高校教师关注的美育核心问题,依托北师大出版社“新外·新文科云端讲坛”的直播平台渠道资源,匠心打造国内一线美育名师领衔的“大学美育课”精品视频微课;教材特别考虑到“美育”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独特属性,以具象立体、案例丰富、互动性强的“美育课”融媒体教学资源,贴合满足国内美育课逐步开展局面下的一线教师需求,通过数字资源与纸质教材的纸电深度互融共生,提供国内广大美育任课教师全程专家拆解式、精细化讲解,以信息化升级手段助力读者逼近大学美育的精神实质,实现了良好的传播辐射力与口碑美誉度。

        打造这样一本出版融合背景下“谈美”的新形态教材,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呢?

        前期酝酿策划:名师直播课积淀“谈美”的教学氛围

        尚在《大学美育》组稿阶段,编辑团队就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依托北师大出版社的“新外·高校教材名师云端讲坛”直播小鹅通平台,力邀国内众多美育名师进行审美知识模块化传授与艺术思维主题式解读,精心渲染搭建高校美育类融媒体教学的应用场景;面对“大学美育课”这一近年新增的新兴通识类课程,出版社配合名师团队策划制作了丰富的美育宣传短视频,着力培养塑造一线文科类美育教师对于课程信息化配置的习惯。

        出版社依托丰富的专家资源,邀请王一川教授以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胡智锋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甄巍教授等美育名师,围绕美育专题录制了“走进大学美育”“走进艺术学”“走进传媒艺术学”“走进现代美术史”等高质量的线上直播课。

        通过绿幕抠像、部分AR模拟技术、短视频制作等信息化手段,营造出“沉浸式”的文科通识类和融媒体公益示范课,并通过直播课带动的美育垂直类社群宣传,让众多年轻一线教师充分体验到美育名师课程讲解“临场感”。这种“教学资源前置”的教材出版思路调整,得以吸引凝聚“美育课”这一新兴课程对开课教师的关注度,让更多一线教师在教材出版前就能顺畅地跟随名师一起在云端“提前备课”,客观上也提升了文科教师教学中实现信息化资源配置的主观能动性。

        中期设计制作:融合出版助力文科教师“信息化素养”升级

        在前期酝酿的基础上,编辑团队进一步夯实美育课融媒体教学配套资源,推出了专门针对广大美育一线教师的教学衍生服务产品。

        其一,教材配有细分章节的数字教学课件,适应不同教学层次的高校师生使用;其二,书末附有教学二维码,读者扫码即可观看“走进艺术学”等直播课精华视频和互动学习答疑资源;其三,教材专门剪辑制作了作者团队精心录制的“大学美育课”融媒体微课,供使用院校老师备课参考;其四,结合《大学美育》教材构建的在线精品课程制作完成,即将登陆大学慕课类教学平台,未来将申请进入“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其五,出版社围绕《大学美育》出版后一线教师的众多反馈,专项策划开展了系列公益美育教学培训服务,如2022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起的“大学美育课”教育教学网络直播课,在线观看数量近万人,报名参加“大学美育课”线上直播课的高校老师及相关读者,可通过扫码报名的手机号权限,定向获得剪辑制作后的“大学美育”直播课章节精华讲解和网友互动答疑资源,全程完成在线学习者还可以获得9学时的在线学习电子证书,进一步激发了一线美育教师对“大学美育”这门新兴课程的讲解兴趣。

        后期宣传维护:围绕“大学美育”构建“大美育”宣传矩阵

        《大学美育》自2021年10月面世以来,不到10个月时间已实现持续重印;社会效益方面看,出版社跟进读者建议,不断展开围绕“大美育”课程教学的公益直播活动。以2022年7月举办的“大学美育课教育教学研讨会”通过“新文科云端讲坛”向全国线上直播,国内9位美育教学领域专家,围绕“如何上好大学美育课程”这一议题,进行了全天系统性、拆解式、精细化专业讲解,会后形成的融媒体直播课资源浏览量近万人次。

        “新华社客户端”的“读书频道”专门就此活动进行了综合报道,单日浏览量达到52.4万人次;这种传播力让出版社围绕教材开展线上新文科美育云端讲座有了更大的底气;此外,出版社还与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研究所等知名艺术类垂直公众号形成了紧密合作,迅速构建起围绕“大美育”产品线的学术营销宣传矩阵。

        《大学美育》作为一本新形态教材,遵循教育“智能+”时代国家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紧跟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有意舍弃单纯以纸质教材讲授美学知识的老路,以线上云端讲座及立体化的融合出版教材技术宣传纸质教材中的优秀理念,借助“分众化”“点对点”的美育“从游式”知识传播新手段,从大学生“人格养成”的角度阐述美育问题,不仅有利于帮助一线美育教师通过反复观看视频课的教学资源和互动答疑课件,弥补高校美育课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不足和教学短板,也客观上进一步助力当下文科教师实现信息化素养升级,充分调动起广大文科类一线教师跟随名师,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启在线教学的信心。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分社社长)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