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8月10日 星期三

    我们都是乡下人

    张兵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8月10日   19 版)

        《牛背宽宽》,夏伟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22年3月,77.00元

        拿到夏伟所著《牛背宽宽》,我迫不及待第一时间通读了一遍,得到的第一个感受是,沾着露珠,文短意长,韵味隽永。

        《牛背宽宽》汇编了100篇文章,每篇文章大约500字左右,每篇文字配一副漫画。这是一本有关童年的散文诗,是可以唤醒乡愁的营养剂。全书文章简洁晴朗,配图活泼幽默。给我们营造了一份浓浓的乡愁,也给现实世界添加了一份滋润,让我们真正体会了:什么是诗和远方,什么是诗意的栖居。

        对于常年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故乡,才是我们的诗和远方;童年,才是我们的精神家园。这些评论,我深以为然。我甚至想起南宋诗人雷震写过的一首小诗:“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我与夏伟一样,都来自湖北农村。他是麻城,我是荆州;一个鄂东,一个鄂南。在农村的生活点滴,我感同深受,他不只是在写他自己,他在描写我们这一群人,描写农村那个年代人们共同的生活。

        翻阅《扯秧》《抛秧》《插秧》《薅秧》《割谷》《抱谷》《打谷》《晒谷》《卖谷》《收谷》等农事纪实,每一篇都那么真实,水稻是湖北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种地的艰辛,粒粒皆辛苦,他在父亲的教导下,俨然成为了一名经验老道的农夫,让人肃然起敬。

        我没有太多种水稻的印象,只记得,大清早被催促去摘棉花的极端不情愿,夏季早上四五点,太阳出来前,正是摘棉花的最好时间,这个时间点,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却正是睡觉最香的时间。

        凡在南方农村呆过的人都知道,收棉花要选择清晨太阳还没升起或者刚刚升起的时候,因为伴随着清晨的露水,棉花洁白的棉花垛不会黏上棉花叶子和杂草,这样采摘的棉花洁白无瑕很干净。

        他的文章回忆整个儿时的农村一人一物、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砖一瓦,甚至农村的耕牛,都带着浓浓的乡土味,是一种怀旧,这怀旧背后透露着淡淡的感伤。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农村记忆,我们终究是回不去了,只好将这份情感付诸笔端,寄托于共鸣中寻找抱头痛哭的欢畅。

        城市里的世界和乡村里的生活有很大的不同。我喜欢宁静自在的乡村,喜欢早上躺在床上被“啾、啾、啾”的鸟鸣声叫醒,离开故乡二十多年了,一年如果不回去睡上几晚,我竟然会郁郁不欢。我很可怜现在城里的娃娃们,他们的童年少了很多乐趣,老师甚至要收集他们在家劳动时的照片。他的文章说“城市快而冰冷,乡村慢而温存。乡村与城市的距度,在于速度,在于温度。”只有对农村有深厚情感的人,才能读出他文章的韵味。

        他是一个兼才气与性情的人,活出了自己的模样。如今,我们都是奔五的人了,悟出许多人生道理,人生不过百,人各有命,富贵在天,享受平凡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能留下一点我们曾经生活过的记忆,是一件简单而幸福的事情。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