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8月10日 星期三

    当传奇照进现实

    ——“华夏生物传奇”编辑手记

    苏昉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8月10日   19 版)

        “华夏生物传奇系列”,萧春雷著,鹭江出版社2022年4月,分册定价29.80元

        我们自称“龙的传人”,但你相信龙曾经真实地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吗? 史书上言之凿凿,“不断有人声称见到了麒麟,甚至捕获了麒麟”,为何我们今人会认定麒麟只是古人虚构出来的观念动物?

        当初我们在策划这一套写给青少年的人文科普读物——“华夏生物传奇”时,曾经提到要把“龙”“麒麟”“人鱼”这些传说中的动物替换掉,但作者萧春雷老师坚持保留。他说自己年轻时喜欢在深山露营,曾经与野生华南虎不期而遇,动人心魄。而今,野生华南虎绝迹,动物园中的华南虎即使进行野化训练也无法恢复自然种群,作为一个物种,华南虎已经灭绝了。他很遗憾,对他刚出生的孙儿来说,华南虎已经成了一个传说。“中国古代留下了很多传说动物,例如龙、凤、麒麟、山魈等等,很多人否认它们的存在。我想,若干年后,当所有的老虎都绝迹已久,只剩下渺远的传说,会不会有人否认老虎的存在?”他的一席话触动了我,于是我们保留下了这些看似虚幻的华夏生物。

        萧春雷是《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等杂志的撰稿人,其作品曾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福建省百花文艺奖,甚至被收入中学教科书。初读他的文字,一定会被他优雅凝练的叙事语言和深邃的思想情感所折服,但写儿童读物,萧老师是新手。作为一名编辑,我必须站在小读者的角度提出疑问——这样简洁而富有哲思,并且融合了诸多古籍的文字,少年读者能够接受和喜爱吗? 于是我们的团队抽取了其中几篇文章,编成阅读小练习,分发给身边五六年级的孩子试读,结果出乎意料:孩子们不但理解,还说很喜欢。正如孙绍振教授在这套书序言中提到的,当下很多儿童读物使用了低幼化的语言、低幼化的思维,“蹲下身子与孩子说话”,“而这套书很特别,作者没有故作小儿语,而是站着与儿童说话,分享自己的感悟”。不过为了让少儿读者能够更顺畅地阅读,我们将书中引用的古籍都翻译成了大白话,给生僻字和著名古籍增加了注音和注释,大大减少的阅读障碍。编辑这套书的过程中,我每编好一篇文章,都拿给读四年级的女儿品评。当她读到老虎吞野鸡的段落:“它先囫囵入嘴,然后仰起脖子喷羽,五彩斑斓的羽毛脱口而出,四散空中”,由于画面感太强,女儿不禁当场表演起老虎喷羽的姿态,嬉笑起来。我终于可以认定,萧老师的创作是成功的。

        虽然没有“故作小儿语”,但这套少儿读本最突出的特点便是一如孩童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令人匪夷所思的古籍记载。例如,谈到麒麟出没,萧老师找出的“证据”是《瀛涯揽胜》——里边记载了明代郑和下西洋,发现了一个“麒麟王国”,就组织当地的国家向大明进贡,但查看了明代的画作《麒麟图沈度颂》我们才发现,那原来是一头长颈鹿,真是令人啼笑皆非。谈到苍蝇,萧老师就想到了仙人手中的拂尘——“遥想魏晋名士风度,一个个仙风道骨,手执拂尘,侃侃而谈,玄之又玄。但他们手中的蝇拂子提醒我们,再高妙的哲思,也抵挡不住现实中的一只苍蝇。”又如谈到竹子,就联想到我国南方民间“竹生人”的传说——《华阳国志记载》,有个女子在溪边洗衣,“水面漂来三节大竹,中有小儿啼声,她带回家,破竹得一男儿。这孩子长大后雄霸一方”。“竹海深处,世界宛如初生,云雾与阳光飘忽不定,唯有竹笋怀抱着巨大的秘密,拔节生长。”

        在大众的印象中,古籍晦涩难懂,却不知浩瀚典籍中藏有这么多千奇百怪的传说。自然科学并不发达的古代,就如同人类发展的孩童时期,古人就像一个个懵懂好奇的孩子,凭借着漫无边际的想象去解读这个神秘的世界。如今,我们追求科学的真相,却再没有那样天真烂漫的思想。然而不论龙凤麒麟是否真实存在,他们都是华夏生物圈的重要成员,它们成千上万次地出现在我们的哲学、历史、文学作品当中。虎啸龙吟、兔起鹘落、草长莺飞,这就是孕育中国文明的生态环境。我们对华夏生物圈了解得越多,对中国文明的了解就越深。

        讲述中国人与鸟兽草木之间的故事,再现瑰丽、奇幻的华夏生物世界,这就是我们出版这套书的目的。希望这一系列小读本能够让青少年读者们了解到,我们身边的草木鸟兽有这么多的故事、知识和智慧,进而感受中国人独有的文化精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