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是一名高校教师,教书、读书,有时候也写书,可以说常年在与书打交道。近段时间我一直在读束景南教授最新增订版的《朱子大传》,九十余万字,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束教授对南宋大儒朱熹的生平与思想做了细致、系统的考辨与分析,对今天朱子学的学习和研究者裨益良多。但该书内容如此厚重,却仅做成一册,拿在手上捧读实在不太方便。幸好笔者是男性,要是一个女读者,只怕更会吃力。在这点上,由重庆出版社出版、日本学者冈田武彦教授撰写的《王阳明大传》就对读者要友好一些。《王阳明大传》全书也有近九十万字,但出版社分为上中下三册,阅读时就要轻便许多。
《朱子大传》和《王阳明大传》我记得刚到手时都有封皮,如今封皮早已不知所终。《朱子大传》的封面是一个浅酱色的硬壳,上书“朱子大传”四个烫金大字。由于和封面颜色相近,“朱子大传”四个字不太明显,时间久了之后看着并不甚雅观。说句实话,我对书的封皮、腰封之类的附件可谓深恶痛绝。每每买来新书,撕开那一层塑料薄膜之后,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腰封或者封皮扯下放到一边。初时还能见到它们,时间一长,大多也就莫名消失了。腰封还好,往往只是关于书的一些简要推荐语,扯掉了无关紧要。但封皮上标着书名、作者和出版社,有的书在拿掉封皮后在封面甚至书脊上连个书名都没有,放在书架上要找书委实不方便。即使不存在这个问题,看着那光秃秃的书,也总是难免要生出有如谢顶一般的怅恨。而不拿掉封皮,封皮又是与书本分开的,看书时其老是滑来滑去,严重影响读书效果。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都不大可能一口气把整本书读完,往往会分好多次来读。既如此,总不至于每次要看书的时候都先把封皮撤掉,看完了又套上吧? 我想多数人大概都没这份耐心。这真是一种“漂亮”的累赘!
对于个人是如此,对于图书馆而言,这类的图书装帧同样不便于书籍的贴签登记和出借管理。因为图书馆对入库书籍要进行编码并贴签,一般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也只能将签贴在封皮的书脊上,但借阅者一旦如笔者一样撤掉封皮,然后又找不见了,那对借阅者和图书馆显然都是麻烦事。可见出版社在做装帧设计时,并没有从使用者的立场出发考虑其实用性,只是片面关注到美观问题。
其实在这方面也不乏好的例子,比如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白色牛皮纸的封面,橙色或绿色的封底,简洁大方,清爽自然;还有中华书局的“理学丛书”“新编诸子集成”“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等等,其或平装或硬装,设计风格同样朴素典雅,辨识度极高。最关键的是,上述丛书均没有封皮和腰封之扰。这一类的丛书固是已经形成了独立、成熟的风格,单本著作的设计或许另有其特殊性所在,但出版社理应明白的是,一本书的好坏通常只取决于写作水平和编校质量,其外观设计是否华丽新奇并不重要。即便是各种畅销书,决定销量的也不是外观。因此,对出版社来讲,最重要的是应当换位思考,真正以读者为上帝,而非自以为是的仅仅追求装帧的美观甚或新奇。如能做到这一点,不仅出版社会减去很多费力不讨好的人力物力浪费,还给读者减少了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出版事业是如此,其他各行各业也是如此。
福建省厦门市 冯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