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7月20日 星期三

    鲁敏写《金色河流》是想表达她对物质与物质创造者们的尊重与爱慕。但她并不是在进行一次简单的情感表达,她的尊重与爱慕是建立在严肃的思考之上的,她将这种思考上升到了哲理的层面。

    “有”与“无”的哲学

    ——评鲁敏《金色河流》

    贺绍俊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7月20日   09 版)

        《金色河流》,鲁敏著,译林出版社2022年3月第一版,78.00元

        一

        千万不要低估了《金色河流》的力量,鲁敏是要携着它对习成的观念发起一场挑战的。

        我一直把鲁敏看作是专注于精神世界的作家。她对物质世界的丑陋和邪恶始终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和批判。但她这一次的挑战首先便是从物质开始的。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老板,他叫穆有衡,从创办第一个企业“衡祥水泥厂”起,他在商海中闯荡四十余年,拥有了令人艳羡的财富。这样的老板在文学中往往被作为反面形象来对待,认为他们有悖于精神和道德的目标。但是鲁敏郑重宣布:“他们都是前赴后继创造财富的人啊,是了不起的。”

        鲁敏的挑战也是面对现实的挑战。穆有衡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代表了民营企业家这一新型的群体。对这一群体的非议一直不断,比如说他们的“第一桶金”都是有问题的,说他们是金钱与权力的合谋,等等。鲁敏并不想在这方面进行直接的辩驳,而是提醒人们,不要忽略了他们决定进行创业的原初动机。鲁敏便是从原初动机写起的。穆有衡和何吉祥曾是部队里最铁的战友,他们共同经历过匮乏的年代,吃过烤蚂蟥,啃过杂面饼子,他们有着摆脱饥饿与贫困的强烈欲望。南方的改革就像一道曙光出现在天边,何吉祥率先辞职去了南方。他与穆有衡约定,等他去开好路,再两人一起“赚大钱,享大福”。六年后,两人共同在本地创办了衡祥水泥厂。这是穆有衡与何吉祥的前故事,小说多次重复着这个前故事,它与饥饿有关,与贫困有关,它揭示出最早投入改革开放大潮的一代人是饥饿的一代,因此才会有他们以后对于创造财富的拼命。鲁敏点出了穆有衡和何吉祥们的原初动机,也就是点出了改革开放的原初动机。

        同时,鲁敏还发现了改革开放中嵌入的平等精神。穆有衡所在的机械厂在他离开没几年就倒闭了。何吉祥的电影院也面临发不出工资的困境。如果不是改革开放给他们提供了机会,他们只能照旧艰难地过日子。改革开放的机会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只要你有勇气便可去追逐这个机会。何吉祥便是这样痛快地开导穆有衡的:“给你讲个硬道理。有一样东西,是能跟人上人平起平坐,去叫板的。啥呢,钞票。所以必须的,我们俩必须要发大财,要赚上大把的真金白银,连家带口的,肥肥地过起日子啊。”但穆有衡这四十年的商场闯荡并不容易,光是遭遇性命危险就有无数次,称得上是“死过好多回的人了”。鲁敏以不一样的眼光,塑造了穆有衡这一有个性、有思考、也有故事的老板形象,这是一个物质创造者的典型形象,这一形象同时也是由改革开放伟大时代所塑造出来的。穆有衡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清醒意识到自己与时代的关系,当他说到自己的财富时便感叹:“它不是我穆有衡一个人的,而是我们所有这帮老家伙,三四十年拼下来的啊。”这也就是最后他决定将自己所有的财富都捐赠出去的根本缘由。

        面对穆有衡这一新的形象,大家是否也会循着鲁敏的思路去进行解读呢? 恐怕不要低估了习成观念的力量。我读到一些评论文章,几乎都在用类似“第一桶金”、救赎和忏悔等角度来分析穆有衡的。显然,评论者们还是将穆有衡归入老板形象的固定序列里,认为他们是带有原罪的,他们必须通过忏悔来获得救赎。小说的确写到了穆有衡的“第一桶金”,这就是何吉祥拉着他一起创办的衡祥水泥厂,但这与资本积累的原罪无关,这里显示的是何吉祥对于市场的敏锐判断力,他从全国大修公路、发展基建的趋势中判断出水泥的巨大市场潜力,便有了办水泥厂的行动。至于穆有衡挪用了何吉祥所托付的钱款,这只是与朋友之间的信任和担当有关,无关乎资本的原始积累。当然,穆有衡一生都背负着对何吉祥的歉疚,他多次去寻找何吉祥的女人,但他的犹疑不决,并不是想私吞金钱,而是不愿让自己的朋友上当受骗,因此当他确认了河山就是何吉祥的女儿后,便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一路帮扶着河山的成长。穆有衡最大的遗憾是何吉祥与他的约定仅仅实现了一半。当年何吉祥说咱俩要赚大钱,然后全家人“肥肥地过上好日子”。因此他要那么迷恋地收集大家的“全家福”照片,他是要通过别人的“全家福”来弥补自己的遗憾呀。

        鲁敏大概意识到人们不会轻易接受穆有衡这一形象,因此她不是采取完全正面书写穆有衡创业辉煌史的方式,而是写他中风之后,与家人以及几个亲近者的关系的变化,来一层层地剖析穆有衡的精神世界。谢老师这个人物主要就是为了纠正人们对于物质和金钱的认识偏差而设置的。谢老师曾是报社记者,当年写揭露穆有衡雇佣童工的报道。事后穆有衡看上了谢老师的执着劲,特意请他来做公关总监。谢老师抱着将计就计的心理来到穆有衡手下干活,他准备了两摞红皮本子,记载着穆有衡的点点滴滴。他最初认定的是要写穆有衡的黑暗原罪史或者是黑暗财富史,但随着对穆有衡了解得越多越深入,他倒是从穆有衡的身上发现了一种“别的”和“没看明白”的东西。最终,谢老师被穆有衡的人格所征服,他为穆有衡所捐赠的基金取名为“梦想基金”,就是他对穆有衡人格的一种理解。他告诉大家他将来写出来的有总绝对是另外的样子。毫无疑问,谢老师将要写的正是《金色河流》这样一本书,鲁敏在《金色河流》中要告诉人们的,也正是穆有衡身上的“别的”和“没看明白”的东西。

        二

        《金色河流》并不是简单地为一位老板正名,这是一条翻腾着哲理浪花的河流。鲁敏说,她写《金色河流》是想表达她对物质与物质创造者们的尊重与爱慕。但事实上她并不是在进行一次简单的情感表达,她的尊重与爱慕是建立在严肃的思考之上的,她将这种思考上升到了哲理的层面。首先,她将物质与非物质作为对应物,看到二者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为此她以忤逆子的定位来设计穆有衡的二儿子王桑。王桑不愿成为父亲生意的接班人,他蔑视财富和物质,并用昆曲来抗衡父亲的金钱和物质,当他将昆曲引入他的凹九空间后,便逐渐意识到:“没有什么是非物质的。归齐到最后,都是不灭不幻结结实实的物质。”他也发现,自己对父亲以及金钱的抗拒立场“实则还是怯弱和口头主义的”。昆曲在小说中作为一个重要的情节元素和文学意象,被鲁敏应用得非常充分。昆曲不仅反映着物质与非物质的辩证法,而且还将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相互纠缠彰显了出来。鲁敏将每一次对昆曲的征用,都作为一次对当下的暗喻。这种暗喻也唤醒了王桑:“应当公正地看待金钱,像看待阳光和水。应当爱慕商业,崇拜经济规律,像爱慕春种秋收、崇拜季节流转。”——这样的话完全出自王桑的内心,他也与父亲达成了彻底的和解。

        鲁敏在对物质与非物质的辩证法的追问中,建立起一个关于“有”的哲学。穆有衡很喜欢名字中的“有”字,他让别人都叫他“有总”,说是越叫越有,“活着嘛,得争,要‘占’要‘有’”。但一个人要想在物质上真正“拥有”,还必须在非物质上有所“拥有”。穆有衡之所以能在物质上信心十足地去“拥有”,是因为他在非物质的“拥有”上作了充分的准备。这种拥有突出体现在他的“有情有义”,他是一位有爱情、有亲情、有友情的男人。穆有衡与云清的爱情是在苦水里浸泡出来的,当我读到他们俩躲进小林子你一口我一口喝青梅酒,“连亲嘴儿都甜津津的”时,仿佛自己的心都化了。穆有衡珍惜这段苦水里浸泡的爱情,他将爱情,以及对两个孩子的亲情,何吉祥嘱托的友情,都藏在心底,成为校正他行动方向的罗盘。

        穆有衡的大儿子穆沧从另一个维度对“有”的哲学内涵加以延伸。穆沧从小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这一终身疾病也将穆沧带入一个与世无争的境界。穆沧不会受到世事的干扰,他关闭了通往外在世界的窗户,干净的心灵丝毫不用担心被污染。河山与穆沧的情景正好相反,她从小就被扔进了污浊的泥坑之中,被迫早早关闭了自己的情感阀门,以一颗冷酷的心去应对所有人和事,这是她孤独地闯荡世界的有力武器。穆沧与河山各自失去了一个人应该具备的一些东西,但因为失去,又使他们拥有了别人所没有的东西。世界就是这样,“失”是“有”的影子,当你拥有什么,也就意味着失去什么。穆沧和河山是穆有衡始终操心的两个人,同时也成为了穆有衡行动的参照物,他因此不会在“拥有”时变得贪婪和疯狂,他也会以豁达的心态去面对“失去”。

        小说写到几个人的爱情,鲁敏同样以“有”的哲学对爱情作了新的阐释,但其实通过“无”的角度。她追溯“爱”字最早的写法是由“无”和“心”两个字组成的,认为这是古人对“爱”作出的最准确的界定:爱是没心没意、无心之属。也就是说,只有“无”的爱情才是最纯粹的爱情,但今天人们面对爱情时心太重了。云清被生活的重负所压倒,穆有衡因为怀着对云清的愧疚而无法重启爱情的大门,王桑拒绝爱情的世俗性而移情于昆曲,丁宁固守世俗的爱情而迷失了自我,河山则是因为周旋在邪恶之中不敢谈论爱情。只有穆沧做到了心里彻底无一物,他的爱真正是一尘不染,但他的爱却无法与人沟通。看来彻底的“无”是行不通的,只有处理好了“无”与“有”的辩证关系,“无”才有可能释放出能量。我总觉得,穆沧就是小说中的另一支昆曲。时间在穆沧和昆曲这里都停滞了,这使他们活在一个纯净的空间里。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他们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就需要开辟一条通道,向他们注入新鲜的内容。王桑对昆曲进行一番“乔装打扮”的创新获得了成功,而河山以她的“不在一起”的“在一起”方式连通了穆沧的心跳。

        小说的结尾别有深意。凹九空间正在表演昆曲,台下观众席里,河山倚偎在穆沧的肩膀上,一个“亦真亦幻”,一个“稳坐如钟”,仿佛在进行内心的交流。在这里,物质与非物质,有与无,构建起了一个非常和谐的意境。这才是鲁敏要表达的全部想法:她既爱慕穆有衡的物质化,也爱慕昆曲的非物质化。这一切都是以善良与温暖的人性为标尺的。

        在故事的最后,有总走向了生命的终点,这场从小说开端就开始酝酿的死亡如期而至,但无论是对于书中的其他主角,还是对于我们读者,这场死亡带来的都绝非是沉痛,而是希望。在死亡之后,紧接着就是生命的来临(王桑的儿子出生了),在穿越生与死的金色河流之后,他们都已抵达善的彼岸。

        一个故事结束了,但又何尝不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