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7月13日 星期三

    吴宓研究的多维阐释与陕渝表达

    王泉根 王本朝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7月13日   14 版)

        “吴宓研究书系”(共8种,太白文艺出版社2022年版)是陕西省委宣传部重大文化精品项目。我们有幸应约组编这套书系,意在整合多年来国内学界吴宓研究所取得的不菲成绩,承传和彰显吴宓及其同仁的文化精神和人文情怀。

        吴宓,字雨僧(又作雨生),陕西泾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和教育家。他学贯中西,文博古今,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学衡派”灵魂人物,亦是资深的编辑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和红学家。

        吴宓早年寝馈传统诗文,1910进入清华学堂,1917年赴美留学,先入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后转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师从美国新人文主义大师欧文· 白璧德(Irving Babbitt),确立了他的道德理想主义和文化中心主义思想。1921年学成归国,历任东南大学(1921)、东北 大 学 (1924)、清华 大 学(1925)、西南联合大学(1937)、燕京大学(1944)、武汉大学(1946)等大学教授,于文学人生,深研几索,拨隐抉微,恒以出世心为入世事。1949年到重庆,执教勉仁文学院、重庆大学。1950年后,任西南师范学院(西南大学前身之一)教授,担任校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直至1977年回陕。1978年1月17日在家乡泾阳辞世,享年84岁。

        吴宓的一生,著书立说、教书育人是其本色。吴宓的著作生前出版有《希腊文学史》(1929)、《吴宓诗集》(1935),身后有其女整理出版《文学与人生》(1993)、《吴宓自编年谱》(1995)、《吴宓日记》(1998)、《吴宓书信集》(2001)、《吴宓诗集》(2004修订版)、《吴宓诗话》(2005)、《吴宓 日 记续编》(2006)、《吴宓评注顾亭林诗集》(2012)和《世界文学史大纲》(2020)等。另有近300篇论文、译文和10余部讲义尚待整理出版。

        人们一般说到吴宓的贡献,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一是参与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学科的奠基和开创;二是担任大学教师培养人才;三是热衷旧体诗创作和红学研究;四是主办《学衡》等刊物,坚守人文主义文化理想等。

        吴宓是外国文学、比较文学和翻译学等学科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之一,被誉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1918年吴宓入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开始潜心比较文学研究。1920年,在《中国留美学生日报》上发表《论新文化运动》和《中国的旧与新》,首次向国内介绍“比较文学”概念,并运用比较文学方法,撰写了《〈红楼梦〉新谈》。1922年,创办国立东南大学西洋文学系,开设了“比较世界文学”“比较世界文学史”等课程,以传授西洋古典文学为职志,倡导新人文主义,顺应了时代潮流,改变了始于京师大学堂偏重语言而轻视文学的外语教育模式。吴宓还在《学衡》杂志发表了《诗学总论》《希腊文学史》《英诗浅释》等一系列比较文学论文,填补了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空白。1926年,吴宓在清华学校大学部创办西洋文学系,并代理系主任,制订了培养“博雅之士”的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又在清华首开“翻译术”,是我国第一个系统讲述翻译理论的学者。吴宓主张翻译要“信、达、雅”,译者须精通文字训诂之学,讲求格律音韵,反对乱译和硬译,还成功地运用旧诗体翻译过西方近代优秀诗作,发表有关西方文化和文学的大量译文。吴宓在清华及抗战时期西迁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执教长达19年,培养了大批外国语言文学与翻译学的优秀人才。1942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首次实施“部聘教授”,全国共有30位(实际公布28位)教授获聘,吴宓荣膺英国文学部聘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吴宓一直在西南师范学院任教,从外语系、历史系到中文系,教授“欧洲文学史”“英国小说”“世界文学”“世界古代史”等课程。还结合教研工作,编写有《世界通史》《外国文学名著选读》《中国汉字字形、字音沿革简表》《中国文学史大纲》等讲义。

        吴宓热衷于旧体诗词创作和红学研究。他15岁学诗,其诗有着明显的杜诗之风。后受胡先骕、吴芳吉影响,学作宋诗。转益多师,兼收并蓄,铸成独特诗风。他曾谈到自己作诗的动机,为“发泄一时之感情,留存生涯之历史”,“专供一己之展读,重溯昔来之旧梦,于风晨雨夕,青灯书案,困顿之时,抑郁之际,取此一册,独自沉吟涵咏,使少年之感情,过去之经验,一一涌现心目”。在研究教学之余,赋诗作词,从古体到近体,从词曲到歌赋,尤以近体为最精。一部《吴宓诗集》,可谓洋洋大观。吴宓的诗学造诣早为黄节、柳诒徵、吴芳吉、缪钺诸人所称道。新中国成立后,他依然笔耕不辍,紧贴时代和民情,寄寓了一个知识分子的文化情怀。

        吴宓立足中西文论,展开文学批评,涉及诗歌、小说和戏剧评论,尤其长于“红学”研究。他将文学批评与“义理之学”相联系,提升文学到人生境界。在《浪漫的与古典的》一文中提出:“文学批评者,非仅如前人之诗话艺谈、零篇断句,自述其涵泳之心得,以为专门研究此道之人说法者。文学批评之范围较大,目的较正,方法较精。盖今之文学批评,实即古人所谓义理之学也。”其批评对象极其广泛,从曹雪芹的《红楼梦》到萨克雷的《名利场》,从王安石的名句到茅盾的小说《子夜》与徐志摩的新诗,留下了大量可圈可点的文字和观点。吴宓治红学的时间比较早,其《〈红楼梦〉新谈》作于1919年春,次年公开发表。从已披露的文献看,他对《红楼梦》情有独钟,刊有《红楼梦与现代生活》《红楼梦索隐及考证撮述》《石头记之作成及历史考证》《石头记中爱情之大旨》等文章。在研究方法上,吴宓属于批评派,或称义理派,明确反对索隐派的“饾饤寡要”,重视《红楼梦》的赏析与诠释,治学理路近于王国维。此外,据不完全统计,从1919年至1963年间,吴宓先后在哈佛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以及机关、社会团体作“红学”讲座70余次,“每讲红学,千头攒动”。吴宓曾手订《红楼梦研究集》《红楼梦演讲节略》两部稿本,可惜目前仍下落不明。

        吴宓自幼受父辈的传统教育,耳濡目染,加之维新思想影响,胸怀天下,萌生“报业救国”的理想。1909年,与胡仲侯诸表兄弟及南嵩云、牟深编撰《陕西杂志》,自此开始了近40年的编辑家生涯。1914年秋,开始编辑《清华周刊》,一度出任总编辑之职。1920年夏,任波士顿“中国国防会”董事,负责“国防会”机关报《乾报》《民心周刊》在美国的征稿和发行。1922年1月,在南京创办《学衡》杂志,主编11年,出刊79期。自云:“予半生精力,瘁于《学衡》杂志,知我罪我,请视此书。大体思想及讲学宗旨,遵依美国白璧德教授及穆尔先生之新人文主义。”1928年1月,受天津《大公报》主笔张季鸾之邀,任《大公报· 文学副刊》主编6年,出刊313期。1946年12月,在汉口主编《武汉 日报· 文学副刊》,出刊50期。他的编辑理念一以贯之,学理至上,一视同仁,整饬规范,精益求精。吴宓经营多年,学者云集,佳作迭出。特别是《学衡》杂志成就了一个思想文化流派。他所倡导的“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主张,在今天看来,以其理性、均衡与综合的思想方式,更具历史的合理性和持久的影响力。由此,《学衡》也成为现代中国拥有独立文化精神与理想追求的思想文化阵地,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位。

        吴宓是现代文化思潮中的会通派,主张在“学衡”中会通与“化合”中西文化,由此成为中西贯通之典范,并成为人们重新审视和理解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精神”的一个重要人物。吴宓对新文化运动提出的文化方案、革命主张及实践方式,都有其独特的认识,并以自己的人生注脚诠释着中国文化的出路和方向。在吴宓眼中,世界范围内的优秀文化,其本质都是相通的,且不同时代之间的文化具有传承性,他并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完全是落后的,主张维持中国文化遗产的应有价值,并参照西方文化传统加以重新审视。吴宓对中国文化所持有的充分文化自信以及愿为中国文化“殉道”的精神,给人们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他明确反对全盘西化的言论,疾呼:“吾国文化有可与日月争光之价值。”“今欲造成中国之新文化,自当兼取中西文化文明之精华而熔铸之,贯通之。”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吴宓逐渐成为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对象,从史料考辨到传记写作,从历史叙述到学理阐释,研究视角日益多样,思想史、文学史、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宗教学、传播学等等都有人涉猎,并且成果丰硕。试在中国知网上,如以“吴宓”或“学衡”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很多学术论文。这些论文的研究内容涉及到《学衡》及学衡派、吴宓、白璧德、陈寅恪、梅光迪、王国维、吴宓日记、新文化运动、新人文主义、文学与人生、《大公报·文学副刊》、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化观、白话诗等。

        人们之所以对吴宓研究有着持久的兴趣和热情,其原因既与吴宓本身的丰富性有关联,也有社会现实和学术语境的触发。吴宓在现代中国代表着一种文化精神和文化思维,在当代中国也可作为知识分子遭遇的缩影,这样,吴宓就有了文化转型和社会变迁的符号特征,特别是世界性与地方性、现代性与民族性、政治性与学术性、文人情怀与社会向度等话题,都在吴宓身上有交集,拥有或多或少的折射,或深或浅的印记。可以说,在吴宓这里,汇聚了现代思想文化和情感的多重冲突与矛盾,消融了现代社会和人生的一些极端化命题,并建构了一种文化思维类型,呈现出现代学院派知识分子的理念化生存方式。吴宓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有其纯粹和固化的一面,也有驳杂和分裂的一面。吴宓与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张力,在新中国时期的精神世界和生命形态,吴宓日记写作的文类及“在场”属性,吴宓的诗词抒怀和教师使命都是很有意思的话题。面对吴宓的人生和思想文化,既不能做简单的批评,也不可过于理想化,而应保持平和冷静心态,加以全面客观的分析和判断。无论是从思想史和学术史,还是文学史和教育史视角,认识吴宓都应尽可能地接近历史现场,让材料说话。吴宓研究应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当今学界有两个吴宓研究重镇,一是陕西(陕),二是重庆(渝)。吴宓是从陕西泾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陕西作为吴宓的家乡,最早着手整理吴宓资料和出版吴宓研究论著。国内第一本吴宓研究文献《回忆吴宓先生》,即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1991年,陕西学界在西安召开了首届吴宓学术研讨会。1992年5月,陕西学界又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吴宓研究学术社团——陕西省吴宓研究会,并先后于1992、1994、2004、2018年在西安与咸阳召开了第二至第五届吴宓学术研讨会,已出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届研讨会的论文选集。而在吴宓执教、生活长达28年,占其三分之一生命岁月的重庆,也在1998、2014、2018年召开了三届吴宓学术研讨会,出版了研讨会的论文集。西南大学还创设了国内唯一一处吴宓纪念场馆——“吴宓旧居陈列室”,并设有“吴宓研究中心”。我们组编的这套“吴宓研究书系”的主要学术力量,就来自陕西与重庆。

        往昔皆为序曲。新时代如何进一步深化吴宓研究,无论对于陕西学界还是国内学界都具有实质性的现实意义与文化价值,这是毋庸赘言的。希望“吴宓研究书系”能为通向丰富而复杂的吴宓及现代思想文化世界打开更多的窗户,贡献更加扎实而有质量的学术成果。吴宓研究,需要汇聚更多的学术力量与创新思维,尤其是年轻人的力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