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6月29日 星期三

    新闻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

    潘宇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6月29日   07 版)

        潘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文分社社长,编审。曾策划出版了列维-斯特劳斯文集(15卷)、“政治哲学史”(7卷)等众多有影响力的图书,其中“政治哲学史”(7卷)获得了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参与策划的《人文之蕴:北京城的空间记忆》被评为2018年“中国好书”。

        推荐图书:《做新闻:现实的社会建构》

        《做新闻:现实的社会建构》是美国社会学家、布兰迪斯大学社会学博士盖伊·塔克曼的代表作,作为1970年代异军突起的媒介社会学研究中的里程碑式作品,它也是一代代媒介研究学者无法绕过的“高峰”。1999年,《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邀请相关学者评选20世纪最重要的新闻与传播学研究著作,《做新闻》位列35种经典之一。

        1966年,时年23岁的作者盖伊·塔克曼在布兰迪斯大学社会学系攻读博士,在一次项目会议上,教授要求选择一处田野地点,进行观察研究。塔克曼选择的是当地的一家电视台,从而得以以一个“闯入者”的身份、一个田野观察者的角度近距离地观察新闻生产。1969年,塔克曼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其博士论文《新闻,新闻人的现实》。1978年《做新闻》的英文版正式出版。在这部媒介社会学经典中,塔克曼运用现象学社会学、社会建构论等理论,从新闻工作的现实条件和新闻人能够调用的资源入手,对新闻生产过程的常规化以及内在的关系运作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绘。

        自1978年英文原版出版以来,这本书影响了众多学人。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获得了这本书的中文简体字版权,随即邀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李红涛教授担纲翻译。译者李红涛教授将原著与中文语境相结合,翻译的同时写就了万字“译者导读”,帮助该书读者理解这部经典。

        作者盖伊·塔克曼在本书的开篇说道:“新闻是通往世界的一扇窗。”事实上,这本书本身也是一扇窗,它为后续学者的研究呈现了媒介社会学的范例,启发了无数新闻学子。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就曾表示,自己的博士论文从《做新闻》中得到了重要的启示,这本书也“长期影响着我的日常教学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陈阳在其著作《重新出发》一书的后记中,也讲述了自己被《做新闻》改变的故事:一直怀抱新闻理想的她,有一天在人大图书馆书架上随手抽出一本英文书借了回去,这本书就是盖伊·塔克曼的《做新闻》。“读了第一遍,我并没有完全读懂这本书,然而书里的观点和研究深深吸引了我,我感到做研究也许是一件有趣好玩的事,于是决定申请读博士。就这样,我的职业轨道发生了改变,从记者转向了研究者……”“因为读了《做新闻》,所以想读博士,想写跟《做新闻》一样好的博士论文。”这是一个简单的读博理由,却也证明了《做新闻》的不简单。

        得知我们将《做新闻》收录在“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中,作者盖伊·塔克曼特地发来视频表示她非常自豪:“我认识不少这套书的作者,也读过系列中其他的书,我非常荣幸进入这套丛书作者的系列,得以和我老师的老师们站在一起。”这些老师们的确每一位都是大师级的人物:马歇尔·麦克卢汉、威尔伯·施拉姆、保罗·F.拉扎斯菲尔德、阿芒·马特拉、詹姆斯·凯瑞、戴维·莫利……他们的经典作品也都收录在这一系列中。数十年来,我们多方遴选,编辑出版“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师经典系列”,目的就是以世界眼光和开放心态,为读者打开一扇扇窗。目前,该系列已出版25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