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图书:《中国哲学通史》
中国有没有“哲学”? 设若有,是谓“中国哲学”还是“中国的哲学”?这些问题曾在学术界有过一定的争论。现在绝大数学者认为这是个伪命题,但仍有少数人抱有这样的疑惑。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中国哲学通史》(学术版),以新的研究方法和写作范式,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也为广大读者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提供了一把很好的锁钥。
《中国哲学通史》是江苏人民出版社今年推出的重磅图书。这部洋洋六百余万字的学术巨著,吸收近40年来的学术成果和最新出土资料,系统阐述了从先秦至现代的中国哲学发展历程。其中8卷为断代史,另有“少数民族哲学”和“古代科学技术”2个专卷,合为10卷。无论从内容和形式讲,这套书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部中哲史著作,特别是其中2个专卷,更有着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而在研究方法上,这套书摆脱了以往同类著作以西哲范式比附中哲的缺陷,以哲学根本问题(即形而上问题)为基础,立足中国哲学自身特点,对天人关系论、群己关系论、修身治国论、天道性命论、心性论、工夫论与境界论、知行关系论、古今关系论等等中国哲学特有的范畴、观念和论域,均作了充分的论述。这便是用“中国话”谈“中国哲学”,但又不是“自说自话”,它体现了中国学者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也反映了一种真正的文化自信。
组织这套书的念头始于2004年,那时我正在编辑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的《西方哲学史》。受该项目的启发,我萌生了策划一套新的中国哲学通史之作,以与《西方哲学史》(8卷)一起,形成我社哲学出版板块的双翼的想法。而我此前在与任继愈先生接触过程中,任先生也多次聊到中国哲学史有重写的必要,只是他本人年事已高,无力完成了。经过反复调研,我了解到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的郭齐勇教授及其教研团队是撰写这套书的最合适人选。2006年,我便与齐勇教授联系,希望他能出面主编这样一套书。齐勇教授谨慎但又积极地回应了我的想法,他说容与学院同仁及相关学者沟通后再说。2007年,我与齐勇教授通过邮件反复沟通,最后达成共识,并召开编写工作会议,签订出版合同。2008年,撰写工作正式启动。其后是漫长的10年,作者们经过辛苦撰写,至2018年前后陆续完稿。
进入编辑流程后,我自己担任郭齐勇撰著的第一卷“先秦卷”的责编,以期做出一个规范样本,供其他各卷责任编辑参照执行;同时安排各卷责编与作者直接对接,遇到问题再由我与齐勇教授来协调。由于这套书是一个集体项目,不少卷次有多人参与,加上引用文献多,篇幅也比较大,编辑过程十分繁难。为保证质量,责编与作者反复沟通,有的涉及内容的修改与调整,有的涉及体例的统一与文献的查证等等。每个卷次的编校都在四五次以上,多的达六七次。历时四年,最终将于近日全部面世。
我一直认为,出版是一项需要耐心的工作,学术出版更是如此。通过策划和编辑这套书,我要再次重申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