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宝贵财富。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国土家族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是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繁荣发展添枝加叶的文化工程。
一个民族是否具备一部优秀的大型综合性的百科全书,是衡量其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土家族大百科全书》便是土家族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必然,也是在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830多万土家儿女的隆重献礼,表达的是包括土家族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定信心,对民族团结局面的高度拥护,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决支持。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地处我国内陆的武陵山区,长期交通较为闭塞,经济发展水平较为缓慢,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和党中央对民族地区经济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土家族聚居区与外界的交往交流交融变得便捷而频繁,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生产生活方式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土家族民族特色的语言、艺术、民间习俗、古籍文书与传统技艺等等也在悄然消失,为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对土家族地区的知识分门别类地来一次系统的梳理,显得非常必要而紧迫。
《中国土家族大百科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册,收录词条8485条,近400万字,内容涵盖地理、历史、民族、经济、民间信仰和宗教、语言、文学、艺术、科学研究、文化事业、教育、医疗卫生、体育游艺、民俗、文物古迹、古籍文献、人物共十六大门类。该书融学术性、资料性、知识性于一体,集中了土家族研究的最新成果,代表了当前土家族研究的最高水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部地理范围覆盖整个武陵山区的土家族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以超大规模、超全门类,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一大空白,在土家族社会、经济、文化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编纂团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本着树立士气、志气、勇气,做好编纂的浩繁工程;讲求对策、良策、实策、科学、民主、方法,做好民族文化的民心工程;崇尚务实、求实、扎实,把成果做成精品工程。项目组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强调资源的互通、经验的互鉴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集中该领域百余位专家学者,经过十年的集体攻关而完成。
该项目于2011年正式启动,至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正式出版,前后持续十年时间。编纂工作由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牵头组织,三峡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大学等武陵山区高等学府共同参与,确保了编纂工作所依托的资料的全面和翔实。编纂者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学者,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学者和朝气蓬勃的青年学者。他们前后深入土家族聚居区进行了5次大规模和30多次小规模的资料收集和调研工作,记录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资料,为本书的编纂工作提供了丰富素材。出版社项目团队积极跟踪,与作者团队保持顺畅的沟通,提供及时周到的服务,成功申报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物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使得项目尽早获得国家层面的肯定和关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给了编纂团队巨大的信心,坚实了他们的方向和目标。另外,出版社还成立了由文史专家、民族学专家组成的顾问团队,以及资深编辑和中青年编辑组成的出版团队,他们为该书的出版工作呕心沥血,甘坐冷板凳,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在内容上不断修正,不断完善,精益求精,为项目的顺利出版保驾护航。
编纂出版《中国土家族大百科全书》是及时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需要,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族文化盛事,更是中国民族出版史上的一项宏大的文化工程。它系统整理和详细记录了土家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入发掘和提炼了土家族民族精神,全面回顾和认真总结了土家族研究的成绩和经验,大力普及了土家族聚居区自然和历史文化知识,客观彰显了土家族聚居区的建设成就。基于该项目的重要性,湖北人民出版社还在该项目的融合出版积极探索和尝试,依托该项目构建了“中国土家族百科智库”,并将通过多个渠道对外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