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22年06月29日 星期三

    谱写时代新华章

    推荐图书:《天露湾》

    李艳 《 中华读书报 》( 2022年06月29日   18 版)

        李艳:长江文艺出版社编辑室主任,2022年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编辑出版有“李东华‘致成长·焰火’系列”、肖复兴《兄弟俩》、徐贵祥《走出草地》等书,曾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好书”奖、文津图书奖等。

        诗人白居易一千多年前即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由此,“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被广大文人们奉为圭臬。作家陈应松正是秉持这一写作理念,把记录伟大时代、讴歌伟大人民作为使命与担当进行文学创作。早在“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启动之前,自2019年起,他就开始进行田野调查,历时2年,用脚丈量土地,用葡萄串起乡愁,用笔书写时代,创作出《天露湾》这部谱写时代新华章的现实主义力作。

        作为“湖北文学名家”,陈应松是以“神农架系列”立足于文坛的。他的文学生命始于神农架,而他则用“广博的知识”“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奇异的故事”,构筑了自己的一方文学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为森林立言,与山石一起燃烧,替生命发声,从而为当代文学版图贡献了“神农架”这一瑰魅的地域符号,并使湖北文学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神农架只是陈应松的“第二故乡”。他真正的家乡,即“第一故乡”,是湖北省公安县。在长篇小说《天露湾》中,陈应松首次深情回望家乡,怀揣对绿水青山的向往、对故土乡情的守望、对农业农民的敬意,描绘出江汉平原几十年的沧桑巨变,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的田园牧歌。读者可从《天露湾》中,读到一个全新的陈应松——荆州水乡的陈应松,水手陈应松,楚国文化滋养的陈应松,乃至中国新时期文学与文化浸润的陈应松。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作家是时代的书写者,也是受益者。生逢盛世,更是作家之幸。时代新气象、人民新创造都是新时代文艺原创精品创作不竭的源泉。《天露湾》热情拥抱农民们的伟大奋斗与农村广阔的新生活,真切书写了新时代新征程的新农村及农村新人的新特质,从而焕发出新时代乡土小说的新风采。正如陈应松所言,他记忆中的乡村生活是土坯房、泥巴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和无休止地劳作——挑粪、挖沟、锄草、插秧……但如今,家乡的人民已经用手创造了关于田野和土地的奇迹与神话。“几乎一夜之间,农村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葡农把葡萄当作一种田野艺术来经营,葡萄的枝条修剪得非常漂亮,像艺术品一样。树型、穗型、果型几乎一模一样,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令人惊叹。他们高呼农业就是大地的艺术,农民是大地的雕塑家和魔术师……”面对故乡的巨大变化,陈应松一面感慨“我是故乡寒碜的旧影”,一面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欣喜,在《天露湾》中袒露自己的心声:讴歌土地,赞美农民。他“依然有柔软的心,扑向炊烟和乡情,怀着种子的渴望,心系感恩的旅程”。

        《天露湾》于小处着眼大时代变迁,是一部用情用心把握时代脉动,唱响时代主旋律的现实主义力作。这是一部江汉平原的人民与祖国同频共振、与时代同向同行的奋斗史诗,也是体现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的长篇小说,堪称中国当代农民的《创业史》、新时代的《山乡巨变》。作品观照乡村振兴的历史进程,描摹时代新人的精神面貌,可谓书写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农民、中国农村,乃至中国新时代的重磅力作,是当代文坛的重要收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