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广兄的三卷本《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史(1922—1949)》一面世,一向严谨的导师陈美兰教授对他的执著精神也不吝夸赞。无疑,这部作品是陈门弟子们迄今交的最有分量的一份作业,而我供职的武汉出版社能出版这套书,既得益于同门之谊的“近水楼台”,也由于我对思广兄研究课题的长期跟踪和价值的充分认识。
思广兄2000年在武汉大学读博时,就已开始整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目录,到川大工作后,出版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2010年,他又启动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的研究,先在我社出版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话》,后又开始全面搜罗有关现代长篇小说的史料,寻找初版本以及书影、版权页信息,钩沉当时报刊关于长篇小说出版的报道以及评论、社会反响情况,考订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撰写现代长篇小说故事梗概和点评性的按语等。
研究文学史有不同的理路。有的学者热衷于构建一套体系,通过体系来观察文学史的流变,梳理文学思潮演进的逻辑,并将作家作品作为文学思潮演化的说明和例证。思广兄不预设前提和结论,而是扎扎实实在史料上下功夫。在他看来,不仅仅小说的文本很重要,作者在创作谈中透露的心迹、所借鉴的文学流派同样重要;不仅仅初版本重要,后来的重印、再版本中细微的修改也同样重要;不仅仅创作过程重要,作品在出版中的命运甚至出版商所做的广告也同样重要。正是有了这样的梳理,使这套书显得十分厚实,结论也十分可信。
正因为史料基础好、实证功夫足,这套编年史才真正做到了宏微结合。宏观方面,作者以发轫和奠基期、发展和深化期、复兴与转型期三个时期总结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发展历程,逐一分析了五四时期创造社、文学研究会等社团活跃对现代长篇小说创作的推动,二三十左翼文学与国民党“三民主义文学”的争斗对现代长篇小说创作深化的影响,三四十年代解放区、国统区、沦陷区不同的创作生态给现代长篇小说创作转型打上的深刻烙印。微观方面,诸如老舍《骆驼祥子》的情节受到英国作家康拉德多方面的影响;茅盾《子夜》的修改反映了国民党书报审查制度对作品面貌的改变;法国“大河小说”对李劼人、巴金等长篇小说创作的启示等,都从多方面拓展了人们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的认识。
书出版后,思广兄在中国作家网发表了以“二十年漫漫艰辛路”为题的感言,感叹自己的艰辛和不易,阅读量排到了该网站2021年年年度第二名;《新文学史料》等专业刊物刊登了书出版的消息;这套书在我社学术类图书中发货情况也位居前列,他的劳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回想近年来常见到他的一脸标志性的倦容,此时此刻,我只想轻轻地对他道一声:兄台辛苦了!